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5
1.2.1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影响因素 5
1.2.2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布局优化 8
1.2.3 农村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 13
1.2.4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与整理模式 15
1.2.5 简要评述 16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7
1.3.1 研究目标 17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7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8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0
2.1 相关概念界定 20
2.2 理论基础 21
第3章 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分析 30
3.1 研究区概况 30
3.2 历城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 32
3.3 历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分析 36
3.3.1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总体分析 36
3.3.2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37
3.4 历城区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39
3.4.1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9
3.4.2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0
3.4.3 数据获取及指标量化 41
3.4.4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43
3.5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障碍因素分析 45
3.6 历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47
第4章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 49
4.1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测算的一般方法 49
4.1.1 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测算法 49
4.1.2 户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测算法 50
4.1.3 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法 50
4.1.4 相关分析预测法 51
4.2 农村居民点用地可实现规模测算模型 52
4.2.1 构建综合修正指标体系 52
4.2.2 建立农村居民点用地可实现规模测算模型 55
4.3 济南市历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测算 56
4.3.1 历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理论规模测算 56
4.3.2 历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可实现规模测算 57
第5章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 61
5.1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的内涵 61
5.2 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优化的原则 63
5.3 历城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 64
5.3.1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64
5.3.2 历城区农村居民点类型划分 79
5.3.3 历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控分析 81
第6章 农村居民点整理用地变化模拟 84
6.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84
6.1.1 数据来源 84
6.1.2 数据处理 84
6.1.3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84
6.2 CA-Markov模型 88
6.3 CA-Markov模型检验 91
6.3.1 栅格尺度选择 91
6.3.2 CA-Markov模型模拟精度检验 93
6.4 历城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用地变化情景模拟 95
6.4.1 农村居民点整理用地转换情景设定 95
6.4.2 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 95
6.4.3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规则 96
6.4.4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适宜性评价 97
6.4.5 历城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用地变化模拟结果分析 103
第7章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区域效应 107
7.1 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分析 107
7.1.1 不同海拔高度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分析 108
7.1.2 不同坡度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分析 109
7.1.3 农村居民点区位条件变化分析 111
7.2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集聚效应分析 117
7.2.1 农村居民点景观指数计算 118
7.2.2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集聚效应 119
7.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区域城镇化的推动效应 121
7.4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区域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122
7.4.1 景观指数计算 122
7.4.2 不同情景模拟下的区域景观水平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124
7.5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127
7.5.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区域农用地质量的影响 127
7.5.2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农用地规模化经营潜力的影响 131
7.5.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区域耕地压力变化的影响 135
7.5.4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区域土地景观生态安全的影响 136
7.6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方案优选 140
第8章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实施建议 142
8.1 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时序 142
8.2 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投资机制 147
8.3 选择村民安置方式并调整土地关系 148
8.3.1 村民安置方式选择 148
8.3.2 调整土地关系 149
8.4 构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 150
8.5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151
8.6 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制度 151
8.7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51
第9章 主要研究成果与展望 153
9.1 主要研究成果 153
9.2 研究展望 154
附录 156
参考文献 161
后记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