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凡例 2
建委党组合影 3
建委办公楼 4
修志机构 5
第一篇 建置沿革 9
小序 9
第一章 机构设置 10
第一节 党组织机构 10
第二节 行政机构 11
第二章 党政负责人的更迭 15
第一节 党组织负责人的配备 15
第二节 行政机构负责人的配备 19
第二篇 基本建设的投资和效益 29
小序 29
第一章 各时期的投资和效益 33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33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35
第三节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41
第四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45
第五节 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 48
第六节 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 55
第七节 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 58
第八节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头三年 66
第二章 投资比例 72
第一节 投资额比重 72
第二节 各部门完成投资额 73
第三节 预算内投资比重 74
第四节 建筑安装工程 75
第五节 房屋竣工面积 76
第六节 新增固定资产 77
第三章 各部门的主要效益 79
第一节 农业部门 79
第二节 工业部门 81
第三节 交通邮电部门 82
第四节 财贸部门 83
第五节 文教卫生科研部门 84
第六节 城建环保部门 85
第七节 其它部门 86
第四章 基本建设的管理 87
第三篇 城镇建设 93
小序 93
第一章 城池 97
第一节 城墙 97
第二节 城楼 98
第三节 城门 98
第四节 城壕 99
第二章 街道 100
第一节 旧城区街道的演变 100
第二节 新城区街道的兴建 101
第三节 巷道 106
第三章 桥涵 108
第一节 桥 108
第二节 涵 110
第四章 房屋 112
第一节 公房 112
第二节 民房 114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116
第五章 电力·电讯 118
第一节 电力 118
第二节 电讯 119
第六章 给水·排水 120
第一节 给水 120
第二节 排水 122
第七章 环境卫生与绿化 126
第一节 环境卫生 126
第二节 绿化 127
第八章 城区布局和面积 129
附:“三台八景”的昔与今 135
第四篇 集镇建设 143
小序 143
第一章 社辖镇 144
第一节 小河镇 144
第二节 雷河镇 146
第三节 流水沟镇 149
第四节 璞河垴镇 152
第五节 南营镇 155
第六节 板桥店镇 156
第七节 刘猴镇 157
第二章 其它集镇 159
第一节 孔湾镇 159
第二节 郑集镇 160
附一:全县集镇基本情况统计表 162
附二:废为村落的集镇 166
第五篇 乡村建设 171
小序 171
第一章 村庄 172
第一节 村庄的分布 172
第二节 迁村并点 172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 175
第一节 新村建设所走的弯路 175
第二节 新村建设出现的好形势 175
第三章 农房建设 178
第一节 农房建筑结构 178
第二节 农房建设特点 179
第三节 宅基地的选择 181
第四章 乡村公用事业 183
第一节 用水 183
第二节 用电 184
第三节 道路与绿化 185
第六篇 建材工业 189
小序 189
第一章 砖瓦工业 190
第一节 县砖瓦厂简况 190
第二节 社队砖瓦厂简况 199
附:宜城县砖瓦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202
第二章 水泥 203
第一节 发展过程 203
第二节 技术改造和工艺流程 207
第三节 经营管理 210
第四节 产品质量 211
附:水泥生产经济技术指标统计表 213
第三章 石灰 215
第一节 原材料蕴藏量及生产发展 215
第二节 刘猴石灰厂简况 216
附:宜城县石灰产量、产值统计表 217
第四章 水泥预制构件 219
第一节 发展简况及产品品种 219
第二节 工艺流程 219
第三节 质量检验 221
第四节 产品销售 221
附:预制厂基本情况统计表 223
第五章 其它建筑材料 224
第六章 供销情况 226
第一节 建材公司发展概况 226
第二节 经营情况 226
第七篇 建筑业 231
小序 231
第一章 建国前后建筑业的概况 232
第一节 建国前的泥木工匠与经营方式 232
第二节 建国后的施工队伍 232
第三节 建国后的承包方式 234
第二章 建筑设计 235
第一节 县建筑公司的设计工作 235
第二节 建委设计室的设计工作 235
第三节 房屋结构的演变 238
第四节 房屋建筑的风格和款式 239
附:有代表性的建筑物选记 240
第三章 质量与安全 245
第一节 质量检验 245
第二节 安全生产 247
第四章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发展情况 248
第八篇 环境保护 253
小序 253
第一章 环境污染 255
第一节 工业污染 255
第二节 农业污染 265
第三节 生活污染 270
第四节 交通运输污染 271
第五节 生态平衡受到影响 272
第二章 污染治理 276
第一节 宣传和教育 276
第二节 工业“三废”治理 278
第三节 农业污染治理 286
第四节 生活污染治理 294
第九篇 荣誉纪录与杂记 299
小序 299
第一章 荣誉纪录 300
第一节 党代表与人民代表 300
第二节 先进集体 302
第三节 优秀党员 303
第四节 模范(先进)个人 304
第五节 技术人员 305
第六节 能工巧匠 306
第二章 杂记 307
第十篇 大事记 323
编后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