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县情概况 1
历史沿革 2
方言概述 3
音标符号 7
语音篇 17
第一章 语音概述 17
第一节 声母特点 17
第二节 韵母特点 19
第三节 声调特点 20
第二章 丹城话 22
第一节 声母 22
第二节 韵母 23
第三节 声调 25
单字调 25
连读变调 25
第四节 声韵配合关系 28
第三章 石浦话 34
第一节 概述 34
第二节 声母 35
第三节 韵母 37
第四节 声韵配合关系 38
第五节 声调 42
第四章 爵溪话 43
第一节 爵溪话形成的历史过程 43
第二节 语音特点 44
第三节 声韵调 46
一、声母 46
二、韵母 47
三、声调 48
第四节 声韵配合关系 48
第五章 文白异读 52
第六章 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58
第一节 声母对应关系 58
发音部位对应关系 58
发音方法对应关系 60
附:声母对应关系表 64
第二节 韵母对应关系 67
单韵母对应关系 68
附:单韵母对应关系表 71
复韵母对应关系 73
附:复韵母对应关系表 76
鼻韵母对应关系 77
附:鼻韵母对应关系表 79
入声韵母对应关系 80
附:入声韵母对应关系表 83
第三节 声调对应关系 85
附:声调对应关系表 88
第七章 同音字表 89
语汇篇 131
第八章 常用词本字考 131
第九章 语汇概述 246
第一节 象山话与古汉语的关系 246
第二节 象山话与普通话的语汇差异 249
第三节 象山话与别地吴语的差异 255
第四节 象山话的发展趋向 258
第十章 分类词表 261
第一节 名物类 262
一、天文 262
二、地理 265
附:本县地名例选 272
三、时令·时间 275
四、农事 279
五、渔事 288
六、植物 303
七、动物 317
八、房屋 329
九、器具 335
十、穿着 346
十一、饮食 355
十二、人品 368
十三、称谓 377
十四、身体 383
十五、病痛·医疗 389
十六、红白大事 394
十七、宗教·迷信 399
十八、讼事 402
十九、交际 405
二十、商业 408
二十一、工业 414
二十二、交通·邮电 420
二十三、教育 425
二十四、文娱 433
二十五、方位 440
第二节 动作 443
第三节 情态色泽 485
第四节 其他 506
一、指代 506
二、副词 509
三、介词 511
四、助词 512
五、象声 513
六、数目 517
七、量词 522
第十一章 分类语表 526
第一节 成语 526
第二节 惯用语 542
第三节 歇后语 548
第四节 谚语 551
语法篇 615
第十二章 词法 615
第一节 词缀 615
一、名词词缀 615
二、动词词缀 618
三、形容词词缀 620
第二节 重叠 623
一、名词重叠 623
二、动词重叠 623
第三节 助词 625
一、结构助词 625
二、时态助词 627
三、语气助词 629
第四节 介词 630
第五节 象声词 632
一、重叠 633
二、词尾 634
三、语法功能 635
第六节 特殊词的用法 635
第十三章 句法 641
第一节 主谓谓语句 641
第二节 被动句 643
第三节 比较句 644
第四节 “同”字句 646
第五节 “得其”句 647
第六节 补语 649
第十四章 象山话标音举例 651
第一节 日常用语 651
第二节 歌谣 666
一、童谣 666
二、民谣 671
三、民歌 676
第三节 故事 688
后记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