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报告 1
特 稿 1
情感、美感与诗的审美价值——梁启超后期诗论述评之一&梅运生 1
《文赋》在美国:从方志彤到麦克雷什&李凤琼 17
专题 31
“作为理论资源的中国文论”高层论坛专题讨论 31
论古代文论研究的困境与新机遇&顾祖钊 49
经学与文论 60
尚书中的文学理论比较研究&张思齐 60
论孔颖达经学美学的历史意义与影响&常清 乔东义 80
“体用”论文化视域下的古典诗歌创作论——以孔颖达《五经正义》为例&黄贞权 116
历代文论 135
《文心雕龙》“化感”的内涵及其表达的理念&赵华 135
谢朓“圆美流转如弹丸”诗学观念考论&陈海燕 145
高适诗论发微&魏景波 魏耕原 157
论皎然的“文体四变”说&褚为强 174
黄庭坚“高妙”读词考论——兼论苏轼《卜算子》的宋代阐释史&韩立平 187
从“诗性”阐释到“自性”发掘:明代词论的尊体之说&刘劲松 201
明前期台阁文人诗歌本体论与功用论&汤志波 223
宋征璧词学理论批评开新质素辨说&莫立民 241
转益多师,骚雅为骨与蒋春霖词的艺术追求&杨柏岭 252
《人间词话》的四种读法&叶帮义 275
马一浮晚年诗歌的美刺精神&刘炜 291
文学史视野 308
羞见时节盛:韩愈厌春情绪的思想内涵探析&周游 308
论江南出井《心史》是中华民族一部“经”&陈福康 321
论雷峰塔之倒掉与文化意象之歧义&曾庆雨 330
“泸戎一经少陵擘,至今传诵轻红句”——“轻红”一词的文学历程&赵军伟 344
学 人志 353
历史传统与当代语境——我的探索之路&陈伯海 353
陈伯海先生学术贡献的意义——为陈伯海先生八十寿辰及《文集》出版而作&董乃斌 362
陈伯海先生及其唐诗学研究&蒋凡 373
本色是书生,立意在创新——略谈陈伯海先生的为人为学特点&祁志祥 379
眼光与方法:唐诗学建设工程&查清华 386
文献 396
晚清民国词话两种&和希林 396
周瘦鹃的《绿蘼芜馆诗话(附词话)》&王静 王贺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