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能源消费碳足迹与植被碳承载力动态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剑波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30508546
  • 页数:1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西南地区能源消费碳足迹与植被碳承载力动态变化作为研究对象,在生态文明视阈下构建出西南地区碳足迹测度模型、碳承载力估算模型、碳足迹与经济增长脱钩模型、碳足迹等级评价模型、碳安全评估模型等,并基于2000~2014年数据,运用IPCC分析法、脱钩弹性系数测算法、碳足迹指数测算法、碳压力指数测算法等对西南地区能源消费碳足迹与植被碳承载力动态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2

1.2.1 问题的提出 2

1.2.2 研究意义 3

1.3 文献综述 4

1.3.1 关于碳足迹的研究现状 4

1.3.2 关于碳承载力的研究现状 5

1.3.3 关于碳脱钩的研究现状 6

1.3.4 关于碳安全的研究现状 8

1.3.5 总体评述 9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9

1.4.1 研究思路 9

1.4.2 内容安排 11

1.5 本书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2

1.5.1 研究方法 12

1.5.2 创新之处 13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14

2.1 生态经济理论 14

2.1.1 生态经济的内涵 14

2.1.2 生态经济的效益 15

2.2 经济外部性理论 16

2.2.1 经济外部性的内涵 16

2.2.2 经济外部性的特点 16

2.2.3 经济外部性的影响 17

2.3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17

2.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提出 17

2.3.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解释机理 18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18

2.4.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8

2.4.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

2.4.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9

2.5 生态足迹理论 20

2.5.1 生态足迹的概念 20

2.5.2 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21

2.6 生态承载力理论 22

2.6.1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22

2.6.2 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22

2.6.3 生态承载力的特性 23

2.7 低碳经济理论 24

2.7.1 低碳经济的概念 24

2.7.2 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 25

2.7.3 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 25

第3章 我国生态脆弱区空间格局及发展演化 27

3.1 生态脆弱区相关概念界定 27

3.1.1 脆弱性的内涵 27

3.1.2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28

3.1.3 生态脆弱区的内涵 29

3.2 生态脆弱区的特点及成因 29

3.2.1 生态脆弱区的基本特征 29

3.2.2 生态脆弱区的成因 30

3.2.3 生态脆弱区的主要压力 31

3.2.4 人类活动对生态脆弱环境的影响 32

3.3 我国生态脆弱区的划分 32

3.3.1 两大生态脆弱区 32

3.3.2 六大生态脆弱区 33

3.3.3 七大生态脆弱区 33

3.3.4 八大生态脆弱区 34

3.4 我国生态脆弱区发展的认识嬗变历程 35

3.4.1 改革开放前的忽视(1949~1978年) 35

3.4.2 改革开放后的初步认识(1979~1991年) 35

3.4.3 可持续发展战略后的关注(1992~2004年) 36

3.4.4 科学发展观实施后的重视(2005~2012年) 36

3.4.5 十八大后的高度重视(2013年至今) 37

3.5 我国生态脆弱区发展现状 38

3.5.1 东部生态脆弱区发展情况 38

3.5.2 中部生态脆弱区发展情况 39

3.5.3 西部生态脆弱区发展情况 40

第4章 贵州省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 42

4.1 贵州省自然资源概况 42

4.1.1 地形地貌 42

4.1.2 气候特征 43

4.1.3 土地资源 43

4.1.4 植被及生物资源 43

4.2 贵州省主要能源储量及消耗情况 44

4.2.1 主要能源储量及分布 44

4.2.2 主要能源消耗情况 46

4.3 贵州省经济发展现状 48

4.3.1 贵州省经济发展概况 48

4.3.2 产业结构总体概况 53

4.3.3 贵州省对外贸易概况 54

4.3.4 贵州省利用外资概况 55

第5章 贵州省能源消费碳足迹动态分析 57

5.1 碳足迹的基本内涵 57

5.2 贵州省能源消费碳足迹测算模型构建 59

5.3 贵州省人均、单位GDP、单位面积的碳足迹测算模型构建 60

5.3.1 贵州省人均碳足迹的测算 60

5.3.2 贵州省单位GDP碳足迹的测算 60

5.3.3 贵州省单位面积碳足迹的测算 61

5.4 数据来源及处理 61

5.5 实证结果与讨论分析 61

5.5.1 贵州省能源消费碳足迹分析 61

5.5.2 贵州省人均、单位GDP、单位面积的碳足迹分析 63

第6章 贵州省能源消费碳足迹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 65

6.1 脱钩的基本概念 65

6.2 脱钩弹性系数测算方法 66

6.2.1 OECD脱钩指数模型 66

6.2.2 Tapio脱钩弹性模型 67

6.2.3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弹性模型 67

6.3 数据来源及处理 68

6.4 实证结果与讨论分析 69

第7章 贵州省能源消费碳足迹等级评价研究 71

7.1 碳排放评价指标的演进 71

7.1.1 常见的碳排放评价指标 71

7.1.2 碳足迹等级评价指标 73

7.2 碳足迹等级评价模型构建 73

7.2.1 能源消费碳足迹测算方法 73

7.2.2 能源消费人均碳足迹指数测算方法 74

7.2.3 能源消费单位土地面积碳足迹指数测算方法 74

7.2.4 能源消费碳足迹等级评价测算方法 74

7.3 数据来源及处理 75

7.4 实证结果与讨论分析 76

第8章 贵州省植被碳承载力的动态分析 84

8.1 承载力及碳承载力的基本内涵 84

8.1.1 承载力的概念 84

8.1.2 碳承载力的概念 85

8.2 贵州省碳承载力模型的构建 86

8.2.1 贵州省碳承载力总体模型的构建 86

8.2.2 贵州省森林碳承载力模型构建 87

8.2.3 贵州省绿地碳承载力模型构建 87

8.2.4 贵州省农作物碳承载力模型的构建 88

8.3 贵州省人均、单位GDP、单位面积的碳承载力模型的构建 89

8.3.1 贵州省人均碳承载力模型的构建 89

8.3.2 贵州省单位GDP碳承载力模型构建 89

8.3.3 贵州省单位面积碳承载力模型的构建 90

8.4 数据来源及处理 90

8.5 实证结果与讨论分析 90

8.5.1 贵州省植被碳承载力分析 90

8.5.2 贵州省人均、单位GDP、单位面积的碳承载力分析 93

第9章 贵州省碳安全评估分析 97

9.1 碳安全的基本内涵 97

9.2 贵州省碳安全评估模型的构建 98

9.2.1 贵州省碳赤字测算方法 98

9.2.2 贵州省人均、单位GDP、单位土地面积碳赤字测算方法 99

9.2.3 贵州省碳压力指数测算方法 99

9.2.4 碳安全等级的划分 100

9.3 数据来源及处理 101

9.4 实证结果与讨论分析 101

9.4.1 贵州省碳赤字分析 101

9.4.2 贵州省人均、单位GDP、单位土地面积碳赤字分析 103

9.4.3 贵州省碳压力指数分析 105

第10章 促进贵州省低碳发展的对策措施 108

10.1 推动绿色GDP核算 108

10.1.1 树立绿色GDP政绩观 108

10.1.2 创新绿色GDP绩效评估 109

10.1.3 环境绩效审计推动绿色GDP发展 110

10.2 编制低碳发展规划 111

10.2.1 确定低碳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 111

10.2.2 构建低碳发展的目标指标体系 111

10.2.3 注重低碳发展规划的实施与执行 112

10.3 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112

10.3.1 壮大低碳产业并培育新兴低碳产业 112

10.3.2 深入推进工业体系转型升级 113

10.3.3 着力提升低碳服务业 114

10.4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114

10.4.1 合理开发可再生能源 114

10.4.2 改善用能方式 115

10.4.3 强化能源管理 115

10.5 加快碳金融市场建设 116

10.5.1 加紧制定碳金融战略与发展框架 116

10.5.2 大力推进低碳金融业务 117

10.5.3 完善多层次的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117

10.6 支持低碳农业发展 118

10.6.1 树立低碳农业理念 118

10.6.2 鼓励技术集成发展低碳种养 119

10.6.3 推广农业节能减排技术 120

10.7 加快碳汇能力建设 121

10.7.1 积极提升陆域环境碳汇能力 121

10.7.2 不断巩固湿地固碳潜力 122

10.7.3 推进城市绿化建设 122

10.8 加强低碳社会建设 123

10.8.1 推进低碳交通建设 123

10.8.2 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124

10.8.3 倡导低碳消费方式 124

10.9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125

10.9.1 完善生态补偿资金(基金)制度 125

10.9.2 改革生态补偿相关税收政策 126

10.9.3 完善生态补偿收费政策 127

10.10 加强人才与低碳技术合作 128

10.10.1 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人才队伍建设 128

10.10.2 推广高新低碳技术应用 128

10.10.3 鼓励低碳技术创新 129

第11章 结论与不足 130

11.1 主要结论 130

11.2 研究不足 132

11.3 未来展望 133

参考文献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