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原理 第1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铭暄主编;高铭暄,张希坡,周振想等撰稿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300017525
  • 页数:73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绪论 3

第一章 刑法学概述 3

第一节 刑法学研究的对象、体系和方法 3

一、刑法学研究的对象 3

二、刑法学研究的体系 8

三、刑法学研究的方法 11

第二节 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7

一、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的回顾 17

二、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的展望 28

第二章 新中国刑法发展简史 35

第一节 新中国刑法的直接历史渊源——革命根据地的刑法 35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运动中产生的刑事法规 36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刑法 39

三、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权的刑法 41

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人民政府的刑法 43

第二节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刑法基础的奠定 47

一、镇压反革命运动与惩治反革命条例 48

二、土地改革运动中惩治不法地主和破坏土地改革的刑事法规 56

三、“三反”“五反”运动中惩治贪污浪费和不法资本家的刑事法规 58

四、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早期准备工作和其他刑事法规 62

五、对刑事审判工作中所提问题的解释和批复 6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刑事立法的初步发展及其被削弱和破坏 74

一、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对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意义 7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草案)》的拟定和修改 76

三、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前的刑事法规 80

四、“文化大革命”中社会主义法制横遭摧残时的刑事法规 86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刑事立法的恢复和刑法典的颁布 90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恢复发展社会主义法制的深远意义 90

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施行前与刑法有关的法规和批复 93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 94

第三章 刑法的任务 97

第一节 刑法任务的规定 97

第二节 规定刑法任务的意义 106

第四章 刑法的指导思想 113

第一节 关于刑法原则和刑事政策的思想 114

第二节 关于犯罪问题的思想 123

第三节 关于刑罚问题的思想 139

第四节 关于打击经济犯罪问题的思想 154

第五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159

第一节 刑法基本原则概说 159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159

二、刑法基本原则的辨析 164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168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沿革 168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172

三、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刑法中的体现 177

四、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立法的完善 181

第三节 罪刑相适应原则 185

一、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历史沿革 185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 188

三、罪刑相适应原则在中国刑法中的体现 192

四、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适用 195

第六章 刑事立法 202

第一节 刑事立法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202

一、刑事立法的概念 202

二、刑事立法的研究意义 205

第二节 中国刑事立法的体系及其剖析 212

一、刑法典 212

二、单行刑事法律 214

三、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规范 238

第三节 中国刑法典体系结构和立法技术的完善问题 268

一、刑法典体系结构的完善问题 269

二、刑法典立法技术的完善问题 273

第七章 刑事管辖权 276

第一节 刑事管辖权概述 276

第二节 刑事管辖原则 279

第三节 地域管辖原则 281

第四节 国籍管辖原则 290

第五节 保护管辖原则 297

第六节 普遍管辖原则 301

第七节 刑事管辖体制 314

第八章 刑法的时间效力 317

第一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概述 317

一、刑法的时间效力的概念 317

二、刑法的生效和失效时间 321

第二节 刑法的溯及力问题 327

一、刑法的溯及力概述 327

二、中国刑法的溯及力 333

三、《刑法》第9条的正确适用 342

第二编 犯罪总论 359

第九章 犯罪概说 359

第一节 犯罪概念的历史沿革 359

一、原始社会没有犯罪概念 359

二、奴隶制国家关于犯罪的概念 362

三、封建制国家关于犯罪的概念 369

四、资产阶级国家关于犯罪的概念 373

第二节 犯罪概念的科学发展 376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犯罪概念的科学论断 376

二、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381

第三节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382

一、一般的社会危害性 383

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389

第四节 犯罪的阶级性 395

一、犯罪是具有强烈阶级性的社会现象 395

二、如何看待普通刑事犯罪的阶级性 397

三、犯罪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402

四、犯罪与两类矛盾 403

第十章 刑事责任 407

第一节 中国法律对刑事责任的提示 407

一、中国现行法律对刑事责任的规定概况 407

二、法律的启示 410

第二节 刑事责任的概念 412

一、刑事责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412

二、刑事责任与刑罚的联系和区别 418

三、刑事责任的开始和终结 421

第三节 刑事责任的法律事实根据 423

一、国外的理论观点概述 423

二、中国的理论和立法 424

第四节 刑事责任的哲学理论根据 429

一、剥削阶级的刑事责任观 429

二、马克思主义的刑事责任观 432

第十一章 犯罪构成 437

第一节 犯罪构成理论的历史发展 437

一、资产阶级刑法理论中的犯罪构成 437

二、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 440

三、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 442

第二节 犯罪构成的概念、要件和分类 444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 444

二、犯罪构成的要件 447

三、犯罪构成的分类 449

第三节 犯罪构成理论中的若干问题 454

一、评价与研究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态度 454

二、关于“三位一体”的新犯罪构成理论 458

三、关于犯罪客体 460

四、关于犯罪主体 465

第十二章 犯罪客体 471

第一节 犯罪客体概述 471

一、中国刑法学中的犯罪客体 471

二、中国刑法学界对犯罪客体的歧议 480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种类 485

一、直接客体 485

二、同类客体 489

三、一般客体 493

第三节 犯罪客体的作用和意义 494

一、深刻认识犯罪的本质 494

二、准确认定犯罪的性质 495

三、正确适用量刑的方法 496

四、科学界定分则的体系 498

第四节 犯罪对象 498

一、犯罪对象的概念 499

二、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 501

第十三章 犯罪客观方面 506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506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 506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 512

三、犯罪客观方面与犯罪主观方面的联系 515

四、犯罪构成客观方面与犯罪构成的修正形态 519

第二节 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基本形式 522

一、刑法上危害社会行为的概念 522

二、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 530

第三节 危害社会的结果 550

一、危害社会结果的概念和意义 550

二、危害结果的种类 561

第四节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567

一、因果关系在刑法中的地位 567

二、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理论基础及其表现形式 573

三、不作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 586

四、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591

第五节 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选择性要件 596

一、犯罪的时间 596

二、犯罪的地点 597

三、犯罪的方法 597

第十四章 犯罪主体 599

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说 600

一、犯罪主体的概念和意义 600

二、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 605

三、犯罪主体与刑事责任 623

第二节 年龄与刑事责任 633

一、年龄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633

二、完全无刑事责任的幼年人 637

三、相对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 644

四、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刑事责任原则 652

第三节 精神障碍、生理功能丧失、生理醉酒与刑事责任 664

一、精神障碍与刑事责任 664

二、生理功能丧失与刑事责任 680

三、生理醉酒与刑事责任 690

第四节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与刑事责任 702

一、犯罪主体特殊身份问题概述 702

二、主体特殊身份对定罪的作用 708

三、主体特殊身份对量刑的作用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