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节 中国作物的多样性 1
一、中国历代的作物 1
二、中国当代作物的多样性 2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与进化 4
一、作物起源的几种学说 4
二、几个重要的世界作物起源中心 9
三、与作物进化相关的基本理论 11
四、与作物进化有关的性状演化 13
第三节 作物的分类 15
一、作物的植物学分类及学名 15
二、作物的用途分类 18
三、作物的生理学、生态学分类 18
四、作物品种的分类 19
第四节 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20
一、作物遗传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 20
二、遗传多样性的度量 22
三、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实际应用 25
四、用野生近缘植物拓展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27
第一章 蔬菜作物概论 31
第一节 蔬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1
一、蔬菜的定义 31
二、蔬菜与人民生活和健康 32
三、蔬菜与农业、园艺业 33
四、蔬菜与食品加工 33
五、蔬菜与对外贸易 33
第二节 蔬菜生产概况 34
一、世界蔬菜生产概况 34
二、中国蔬菜的生产与供应 36
第三节 蔬菜的起源、分类及中国蔬菜的传播 38
一、蔬菜的起源及起源中心 38
二、中国蔬菜的来源 40
三、中国蔬菜的传播 42
四、蔬菜的分类 43
第四节 中国蔬菜种质资源的特点及收集保存与更新 46
一、中国蔬菜种质资源的特点 46
二、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47
三、蔬菜种质资源的更新 53
第五节 蔬菜种质资源的研究、创新与利用 54
一、蔬菜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与利用 54
二、国外蔬菜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57
三、蔬菜核心种质的研究 57
四、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59
五、生物技术与蔬菜种质资源的发展 61
第六节 中国蔬菜种质资源研究对生产的贡献及展望 62
一、对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贡献 62
二、对世界蔬菜产业发展的贡献 63
三、蔬菜种质资源研究展望 63
第二章 萝卜 68
第一节 概述 68
第二节 萝卜的起源与分布 69
一、萝卜的起源 69
二、萝卜的分布 70
第三节 萝卜的分类 70
一、植物学分类 70
二、中国萝卜分类情况概述 70
三、按栽培季节与园艺性状分类 71
四、按春化阶段(或冬性强弱)分类 75
第四节 萝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76
一、形态特征 76
二、生长发育周期 77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78
四、主要生理特性 79
第五节 中国的萝卜种质资源 80
一、概况 80
二、抗病种质资源 81
三、优质生食和优质加工用种质资源 82
四、抗逆种质资源 84
第六节 萝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86
一、萝卜雄性不育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86
二、萝卜的细胞学研究 89
三、萝卜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90
四、萝卜种质资源的创新 91
第三章 胡萝卜 93
第一节 概述 93
第二节 胡萝卜的起源、传播与分布 94
一、胡萝卜的起源 94
二、胡萝卜的传播 95
三、胡萝卜的分布 96
第三节 胡萝卜的分类 97
一、植物学分类 97
二、栽培学分类 99
第四节 胡萝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01
一、形态特征 101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03
第五节 中国的胡萝卜种质资源 105
一、概况 105
二、抗病虫害、抗逆种质资源 106
三、优异种质资源 107
四、野生胡萝卜种质资源 110
第六节 胡萝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111
一、胡萝卜雄性不育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利用 111
二、胡萝卜种质资源创新 114
第四章 大白菜 120
第一节 概述 120
第二节 大白菜的起源、传播与分布 122
第三节 大白菜的分类 124
一、植物学分类 124
二、栽培学分类 126
第四节 大白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32
一、形态特征 132
二、生物学特性 136
第五节 大白菜的种质资源 138
一、概况 138
二、抗病种质资源 140
三、抗逆种质资源 141
四、优异种质资源 141
五、特殊种质资源 145
第六节 大白菜种质资源研究利用与创新 147
一、大白菜雄性不育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 147
二、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 149
三、大白菜的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150
四、大白菜种质资源创新 153
第五章 普通白菜 158
第一节 概述 158
第二节 普通白菜的起源与分布 159
第三节 普通白菜的分类 160
一、普通白菜在植物学分类中的地位 160
二、普通白菜的栽培学分类 162
第四节 普通白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63
一、形态特征 163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66
第五节 普通白菜的种质资源 167
一、概况 167
二、抗病种质资源 168
三、抗逆种质资源 168
四、优质种质资源 169
五、特殊种质资源 170
第六节 普通白菜种质资源研究利用与创新 170
一、普通白菜雄性不育种质资源研究及其应用 170
二、普通白菜自交不亲和种质资源研究及其应用 171
三、普通白菜的细胞学、组织培养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171
四、普通白菜种质资源创新 175
第六章 乌塌菜 177
第一节 概述 177
第二节 乌塌菜的起源、分布与分类 177
一、乌塌菜的起源与分布 177
二、植物学分类 178
三、栽培学分类 178
第三节 乌塌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79
一、形态特征 179
二、生物学特性 179
第四节 乌塌菜的种质资源 179
一、概况 179
二、名优种质资源 180
第七章 菜薹 182
第一节 概述 182
第二节 菜薹的起源与分布 182
第三节 菜薹的分类 183
一、植物学分类 183
二、按熟性分类 184
三、按食用器官分类 185
四、紫菜薹按地方品种的原产地分类 185
第四节 菜薹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86
一、形态特征 186
二、生长发育周期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87
第五节 菜薹的种质资源 189
一、概况 189
二、抗病种质资源 189
三、优异种质资源 190
第六节 菜薹种质资源的研究 193
一、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 193
二、菜薹细胞遗传学及其细胞工程研究 194
三、分子标记在菜薹中的应用 197
第七节 菜薹种质资源创新 198
一、传统方法在菜薹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198
二、远缘杂交在菜薹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199
三、物理化学诱变在菜薹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200
四、生物技术在菜薹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200
第八章 芜菁 206
第一节 概述 206
第二节 芜菁的起源与分布 207
第三节 芜菁的分类 207
一、植物学分类 207
二、栽培学分类 208
第四节 芜菁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208
一、形态特征 208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09
第五节 中国的芜菁种质资源 210
一、抗病种质资源 210
二、优质种质资源 212
三、耐抽薹种质资源 212
四、特殊种质资源 213
第六节 芜菁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213
一、芜菁种质资源研究 213
二、芜菁种质资源创新 214
第九章 芥菜 216
第一节 概述 216
第二节 芥菜的起源、进化与分布 217
一、芥菜的起源 217
二、芥菜的进化 221
三、芥菜的分布 226
第三节 芥菜的分类 228
一、植物学分类 228
二、栽培学分类 234
第四节 芥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235
一、形态特征 235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36
第五节 中国的芥菜种质资源 238
一、概况 238
二、抗病种质资源 238
三、抗逆种质资源 239
四、优异种质资源 239
第六节 芥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246
一、芥菜的细胞学研究 246
二、芥菜的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研究 247
三、芥菜种质资源创新 248
第十章 结球甘蓝 254
第一节 概述 254
第二节 结球甘蓝的起源与分布 255
一、结球甘蓝的起源 255
二、结球甘蓝的分布 255
第三节 结球甘蓝的分类 256
一、植物学分类 256
二、按叶球形状分类 256
三、按栽培季节及熟性分类 258
四、按植物学特征和熟性综合性状分类 258
五、按幼苗春化型分类 259
第四节 结球甘蓝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259
一、形态特征 259
二、生物学特性 264
第五节 结球甘蓝的种质资源 265
一、概况 265
二、抗病虫种质资源 266
三、抗逆种质资源 269
四、早熟优质种质资源 275
五、优异种质资源 276
六、特殊种质资源 278
第六节 结球甘蓝自交不亲和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279
一、结球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机制研究 279
二、结球甘蓝自交不亲和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279
三、结球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及应用 281
四、结球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繁育方法的研究 283
第七节 结球甘蓝雄性不育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284
一、结球甘蓝雄性不育种质资源的类型 284
二、结球甘蓝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 287
第八节 结球甘蓝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289
一、结球甘蓝细胞学研究 289
二、结球甘蓝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96
第九节 结球甘蓝种质资源创新 305
一、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创新甘蓝种质资源 305
二、应用生物技术创新甘蓝种质资源 306
第十一章 花椰菜 315
第一节 概述 315
第二节 花椰菜的起源、传播与分布 316
一、花椰菜的起源与传播 316
二、花椰菜的分布 317
第三节 花椰菜的分类 317
一、植物学分类 317
二、栽培学分类 318
第四节 花椰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321
一、形态特征 321
二、生物学特性 323
第五节 花椰菜的种质资源 325
一、概况 325
二、抗病、抗逆种质资源 326
三、优异种质资源 326
四、特殊种质资源 326
第六节 花椰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327
一、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种质资源研究 327
二、花椰菜雄性不育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328
三、花椰菜细胞学研究 330
四、花椰菜种质资源的创新 331
第十二章 青花菜 340
第一节 概述 340
第二节 青花菜的起源与分布 341
一、青花菜的起源 341
二、青花菜的分布 341
第三节 青花菜的分类 342
一、植物学分类 342
二、栽培学分类 342
第四节 青花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344
一、形态特征 344
二、生物学特性 350
第五节 青花菜的种质资源 352
一、概况 352
二、抗病种质资源 352
三、抗逆种质资源 353
四、优异种质资源 354
五、特殊种质资源 355
第六节 青花菜雄性不育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356
一、青花菜雄性不育源的类型 356
二、青花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 357
第七节 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系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358
一、青花菜自交不亲和遗传机制的研究 359
二、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及利用 359
第八节 青花菜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360
一、青花菜细胞学研究 360
二、青花菜分子生物学研究 364
第九节 青花菜种质资源创新 368
一、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创新青花菜种质资源 368
二、利用细胞工程创新青花菜种质资源 369
三、利用基因工程创新青花菜种质资源 370
四、利用诱变技术创新青花菜种质资源 371
第十三章 球茎甘蓝 378
第一节 概述 378
第二节 球茎甘蓝的起源与分布 379
一、球茎甘蓝的起源 379
二、球茎甘蓝的分布 379
第三节 球茎甘蓝的分类 379
一、植物学分类 379
二、栽培学分类 379
第四节 球茎甘蓝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征 380
一、形态特征 380
二、生物学特性 381
第五节 球茎甘蓝的种质资源 383
一、概况 383
二、优异种质资源 383
第六节 球茎甘蓝种质资源研究利用与创新 385
一、球茎甘蓝自交不亲和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利用 385
二、优异基因源的深入挖掘与远缘杂交 386
第十四章 芥蓝 388
第一节 概述 388
第二节 芥蓝的起源与分布 388
第三节 芥蓝的分类 389
一、植物学分类 389
二、栽培学分类 390
第四节 芥蓝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391
一、形态特征 391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92
第五节 芥蓝的种质资源 393
一、概况 393
二、抗病种质资源 394
三、抗逆种质资源 394
四、优异种质资源 394
五、特殊种质资源 395
第六节 芥蓝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395
一、芥蓝细胞学研究 395
二、芥蓝种质资源创新 397
第十五章 黄瓜 399
第一节 概述 399
第二节 黄瓜的起源、传播、演化与分布 400
第三节 黄瓜的分类 404
一、黄瓜属和黄瓜的分类 404
二、黄瓜品种的分类 405
第四节 黄瓜的近缘种 408
第五节 黄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410
一、形态特征 410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415
三、黄瓜的品质特征 419
第六节 中国的黄瓜种质资源 421
一、中国黄瓜种质资源的来源 421
二、黄瓜种质的抗病性鉴定与抗病种质的筛选 421
三、黄瓜优异和特异种质资源 423
四、黄瓜特殊种质资源 424
第七节 黄瓜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创新利用 427
一、黄瓜主要性状遗传基础的研究 427
二、黄瓜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430
三、黄瓜种质资源创新 436
第十六章 冬瓜 448
第一节 概述 448
第二节 冬瓜的起源与分布 449
一、冬瓜的起源 449
二、冬瓜的分布 449
第三节 冬瓜的分类 450
一、植物学分类 450
二、栽培学分类 450
第四节 冬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451
一、形态特征 451
二、生物学特性 454
第五节 中国的冬瓜种质资源 455
一、概况 455
二、抗病种质资源 456
三、抗逆种质资源 456
四、优异种质资源 457
五、特殊种质资源 458
第六节 冬瓜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创新 459
一、细胞学研究 459
二、同功酶研究 459
三、组织培养研究 459
四、分子生物学研究 460
五、种质资源创新 460
第十七章 南瓜 463
第一节 概述 463
第二节 南瓜的起源与分布 465
第三节 南瓜的分类 466
一、植物学分类 466
二、栽培学分类 469
第四节 南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470
一、形态特征 470
二、生物学特性 472
第五节 南瓜的种质资源 474
一、概况 474
二、中国南瓜优异种质资源 475
三、印度南瓜(笋瓜)优异种质资源 478
四、嫁接用南瓜优异种质资源 482
第六节 南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483
一、南瓜远缘杂交研究 483
二、南瓜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485
三、南瓜种质资源创新 487
第十八章 西葫芦 493
第一节 概述 493
第二节 西葫芦的起源与分布 494
第三节 西葫芦的分类 494
一、植物学分类 494
二、栽培学分类 495
第四节 西葫芦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496
一、形态特征 496
二、生育周期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497
第五节 西葫芦的种质资源 500
一、概况 500
二、抗病种质资源及其研究 500
三、优异种质资源 501
四、特殊种质资源 503
第六节 西葫芦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503
一、花药或大孢子培养 503
二、胚胎拯救 504
三、分子标记 505
四、遗传转化 505
五、西葫芦种质资源创新 505
第十九章 丝瓜 511
第一节 概述 511
第二节 丝瓜的起源与分布 512
第三节 丝瓜的分类 512
一、植物学分类 512
二、栽培学分类 513
第四节 丝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514
一、形态特征 514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515
第五节 丝瓜的种质资源 516
一、概况 516
二、优异种质资源 517
第六节 丝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519
一、细胞学研究 519
二、分子生物学研究 521
三、丝瓜种质资源创新 521
第二十章 瓠瓜 523
第一节 概述 523
第二节 瓠瓜的起源与分布 524
第三节 瓠瓜的分类 525
一、植物学分类 525
二、栽培学分类 525
第四节 瓠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527
一、形态特征 527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528
第五节 瓠瓜的种质资源 529
一、概况 529
二、优异种质资源 529
第六节 瓠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534
一、瓠瓜种质资源研究 534
二、瓠瓜种质资源创新 535
第二十一章 苦瓜 537
第一节 概述 537
第二节 苦瓜的起源与分布 538
第三节 苦瓜的分类 538
一、植物学分类 538
二、栽培学分类 539
第四节 苦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540
一、形态特征 540
二、生物学特性 541
第五节 中国的苦瓜种质资源 542
一、概况 542
二、抗病种质资源 543
三、抗逆种质资源 544
四、优异种质资源 544
五、特殊种质资源 545
第六节 苦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546
一、苦瓜分子生物学研究 546
二、苦瓜多种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药理作用 547
三、苦瓜种质资源创新 548
第二十二章 西瓜 551
第一节 概述 551
第二节 西瓜的起源与分布 552
一、西瓜的起源 552
二、西瓜的传播与演化 553
三、西瓜的栽培分布 554
第三节 西瓜的分类 557
一、历史的回顾 557
二、西瓜属内种的检索表 559
三、西瓜属、种和亚种、变种的描述及分布 559
四、栽培西瓜的生态型 562
五、西瓜品种的栽培学分类 565
六、中国西瓜栽培品种的演变过程 565
第四节 西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566
一、形态特征 566
二、生物学特性 571
第五节 西瓜的种质资源 573
一、西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状况 573
二、抗病种质资源 574
三、抗逆种质资源 575
四、特异种质资源 576
第六节 西瓜种质资源研究利用与创新 578
一、雄性不育种质资源及其研究与利用 578
二、染色体核型分析 580
三、同工酶技术 581
四、分子标记技术 583
五、西瓜种质资源创新 586
第二十三章 甜瓜 594
第一节 概述 594
第二节 甜瓜的起源与分布 595
一、甜瓜的起源及栽培历史 595
二、甜瓜的分布 596
第三节 甜瓜的分类 597
一、甜瓜的分类地位及其近缘植物 597
二、甜瓜分类的历史回顾 599
三、中国甜瓜的分类及亚种检索表 601
四、甜瓜亚种及变种的主要特征特性 602
第四节 甜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604
一、形态特征 604
二、生长发育周期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606
第五节 中国的甜瓜种质资源 607
一、概况 607
二、抗病虫种质资源 608
三、早熟种质资源 609
四、优质种质资源 611
五、特殊种质资源 612
第六节 甜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612
一、甜瓜细胞学研究 612
二、甜瓜组织培养研究 614
三、甜瓜的基因染色体定位 616
四、分子标记技术在甜瓜上的应用 617
五、转基因技术在甜瓜上的应用 620
六、甜瓜种质资源创新 622
第二十四章 番茄 624
第一节 概述 624
第二节 番茄的起源与分布 625
第三节 番茄的分类 626
一、植物学分类 626
二、番茄及其近缘种检索表 627
三、栽培番茄与其近缘种的杂交关系 628
四、栽培学分类 628
第四节 番茄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630
一、形态特征 630
二、生物学特性 633
第五节 番茄的种质资源 637
一、概况 637
二、抗病种质资源 638
三、抗逆种质资源 644
四、优异、特殊种质资源 646
第六节 番茄雄性不育利用、细胞学研究与种质创新 649
一、番茄杂交一代与雄性不育利用 649
二、番茄细胞学研究 650
第七节 番茄分子生物学研究与种质创新 653
一、番茄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654
二、功能基因组研究 658
第八节 番茄种质资源创新 658
一、常规育种与多种新技术相结合创新番茄种质 658
二、基因工程 663
三、诱变育种 673
第二十五章 茄子 680
第一节 概述 680
第二节 茄子的起源与分布 681
第三节 茄子的分类 683
一、植物学分类 683
二、栽培学分类 684
第四节 茄子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684
一、形态特征 684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687
第五节 茄子的种质资源 688
一、抗病、抗虫种质资源 688
二、抗逆种质资源 693
三、特殊种质资源 695
第六节 茄子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696
一、组织培养研究 696
二、细胞培养及体细胞融合 698
三、外源基因导入 699
四、茄子种质资源创新 700
第二十六章 辣椒 704
第一节 概述 704
第二节 辣椒的起源、进化、传播与分布 705
一、辣椒的起源与进化 705
二、辣椒的传播与分布 706
第三节 辣椒的分类 706
一、植物学分类 706
二、栽培学分类 713
第四节 辣椒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714
一、形态特征 714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717
第五节 辣椒的种质资源 719
一、概况 719
二、抗(耐)病种质资源 719
三、抗逆种质资源 725
四、优异种质资源 728
五、特殊种质资源 731
第六节 分子标记在辣椒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 737
一、种质资源的鉴定和分类 737
二、辣椒分子标记遗传图谱 738
三、种质资源改良和创新中的分子辅助筛选 740
第七节 辣椒种质资源创新 742
一、通过杂交选育创新种质 743
二、通过单倍体培养创新种质 744
三、导入外源抗病基因创新种质 744
四、通过原生质体培养创新种质 744
第二十七章 菜豆 747
第一节 概述 747
第二节 菜豆的起源、传播与分布 748
一、菜豆的起源 748
二、菜豆的传播与分布 750
第三节 菜豆属的分类 751
一、植物学分类 751
二、栽培学分类 753
第四节 菜豆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757
一、形态特征 757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760
第五节 菜豆的种质资源 762
一、概况 762
二、抗病种质资源 763
三、抗虫种质资源 765
四、抗逆种质资源 765
五、优异种质资源 765
六、特殊种质资源 768
第六节 菜豆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769
一、分子标记与遗传连锁图谱 769
二、转基因研究 771
三、功能基因组研究 772
四、菜豆种质资源创新 773
第二十八章 长豇豆 775
第一节 概述 775
第二节 长豇豆的起源与分布 776
第三节 长豇豆的分类 777
一、植物学分类 777
二、栽培学分类 779
第四节 长豇豆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780
一、形态特征 780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782
第五节 长豇豆的种质资源 783
一、概况 783
二、抗病种质资源 784
三、抗虫种质资源 785
四、抗逆种质资源 786
五、优异种质资源 786
第六节 长豇豆种质资源研究利用与创新 787
一、豇豆的染色体及其核型研究 787
二、同工酶技术在豇豆生长发育研究、种质亲缘关系分析和抗性鉴定中的应用 788
三、分子标记技术在豇豆种质亲缘关系分析、连锁图谱构建和性状分子标记中的应用 789
四、豇豆的原生质体培养与遗传转化研究 790
五、豇豆种质资源创新 790
第二十九章 姜 793
第一节 概述 793
第二节 姜的起源、传播与分布 794
一、姜的起源 794
二、姜在中国的栽培历史 795
三、姜的传播与分布 795
第三节 姜的分类 795
一、植物学分类 795
二、栽培学分类 796
第四节 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797
一、形态特征 797
二、生物学特性 799
第五节 姜的种质资源 800
一、优异种质资源 801
二、姜的近缘植物 804
第六节 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805
一、脱毒培养和离体快繁 805
二、氧化酶(VDE)的分子克隆 807
三、姜的种质资源创新 808
第三十章 芋 811
第一节 概述 811
第二节 芋的起源与分布 812
一、芋的起源 812
二、芋的分布 812
第三节 芋的分类 813
一、植物学分类 813
二、栽培学分类 814
三、野生近缘种 816
第四节 芋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817
一、形态特征 817
二、生育周期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819
第五节 芋的种质资源 819
一、概况 819
二、抗病种质资源 820
三、抗逆种质资源 820
四、优异种质资源 821
第六节 芋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824
一、细胞学研究 824
二、分子生物学研究 825
三、芋种质资源创新 826
第三十一章 魔芋 829
第一节 概述 829
一、魔芋的用途 829
二、魔芋的世界分布和产业现状 830
第二节 魔芋属植物的起源进化与传播 832
一、魔芋属植物的原始类型及其进化途径 832
二、魔芋属植物的起源中心及起源时期 834
三、魔芋属植物的传播及分化中心 836
第三节 中国魔芋植物的分类 837
一、中国魔芋属新增加的种 837
二、中国魔芋学名的订正 838
三、中国魔芋属植物检索表 838
第四节 魔芋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840
一、形态特征 840
二、生长发育周期 844
三、魔芋属植物形态及生长习性的多样性 846
四、开花受粉特性和调控 849
第五节 中国的魔芋种质资源 853
一、中国魔芋种质资源的分布 853
二、可食用种及中国重要的魔芋种 854
三、魔芋的繁殖方法及种质资源的保存 856
第六节 魔芋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859
一、魔芋的细胞学研究 859
二、魔芋的孢粉学研究 860
三、中国部分魔芋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861
四、魔芋种质资源的创新 863
第三十二章 山药 868
第一节 概述 868
第二节 山药的起源与分布 869
第三节 山药的分类 869
一、植物学分类 869
二、栽培学分类 870
第四节 山药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870
一、形态特征 870
二、生育周期 871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872
第五节 中国的山药种质资源 872
一、普通山药 873
二、田薯 874
第六节 山药种质资源研究 875
一、山药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 875
二、山药的分子标记研究 876
第三十三章 大蒜 878
第一节 概述 878
第二节 大蒜的起源、传播与分布 879
一、大蒜的起源 879
二、大蒜在中国的栽培历史与传播、分布 880
第三节 大蒜的分类 881
一、根据特征特性分类 881
二、根据栽培特点分类 883
三、根据产品用途分类 884
第四节 大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884
一、形态特征 884
二、生物学特性 885
第五节 中国的大蒜种质资源 888
一、概况 888
二、优异种质资源 889
三、抗逆和抗病、耐病种质资源 894
四、野生近缘种质资源 895
第六节 大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896
一、特性鉴定 896
二、细胞学研究 897
三、分子生物学研究 898
四、种质资源创新 900
第三十四章 大葱 906
第一节 概述 906
第二节 大葱的起源与分布 906
第三节 大葱的分类 907
一、植物学分类 907
二、栽培学分类 908
第四节 大葱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909
一、形态特征 909
二、生物学特性 912
第五节 中国的大葱种质资源 915
一、概况 915
二、抗病种质资源 915
三、抗逆种质资源 916
四、综合性状优良的大葱种质资源 916
第六节 大葱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917
一、雄性不育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917
二、大葱生物技术研究 920
第七节 大葱的近缘作物和种质资源创新 921
一、大葱的近缘作物 921
二、利用远缘杂交创新大葱种质 922
三、利用单倍体培养创新大葱种质 922
第三十五章 韭菜 924
第一节 概述 924
第二节 韭菜的起源与分布 925
一、韭菜的起源 925
二、韭菜的分布 926
第三节 韭菜的分类 926
一、植物学分类 926
二、栽培学分类 928
第四节 韭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930
一、形态特征 930
二、生物学特性 932
第五节 中国的韭菜种质资源 934
一、概况 934
二、优异种质资源 934
三、抗逆种质资源 939
四、韭菜野生近缘种 941
第六节 韭菜种质资源研究利用与创新 943
一、细胞核型的研究 943
二、组织培养的研究 943
三、基因导入的研究 944
四、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与利用 944
第三十六章 洋葱 947
第一节 概述 947
第二节 洋葱的起源、传播与分布 948
第三节 洋葱的分类 949
一、植物学分类 949
二、栽培学分类 949
第四节 洋葱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950
一、形态特征 950
二、生物学特性 951
第五节 洋葱的种质资源 953
一、概况 953
二、优异种质资源 954
三、抗病、抗虫种质资源 956
四、特异种质资源 957
第六节 洋葱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957
一、洋葱雄性不育的研究 957
二、洋葱的细胞学研究 959
三、洋葱抗病性的遗传研究 959
四、洋葱的生化标记研究 960
五、洋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961
六、洋葱种质资源创新 962
第三十七章 菠菜 967
第一节 概述 967
第二节 菠菜的起源与分布 967
第三节 菠菜的分类 969
一、植物学分类 969
二、栽培学分类 969
第四节 菠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970
一、形态特征 970
二、生长发育周期 973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973
第五节 菠菜的种质资源 974
一、概况 974
二、优异种质资源 976
第六节 菠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978
一、菠菜细胞学研究 978
二、菠菜分子生物学研究 978
三、菠菜种质资源创新 981
第三十八章 莴苣 984
第一节 概述 984
第二节 莴苣的起源与分布 985
第三节 莴苣的分类 985
一、植物学分类 985
二、按产品器官分类 986
三、其他分类 988
第四节 莴苣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989
一、形态特征 989
二、生物学特性 991
第五节 莴苣的种质资源 994
一、概况 994
二、莴苣的种质资源 995
第六节 莴苣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1005
一、细胞学研究 1005
二、组织培养研究 1007
三、分子生物学研究 1008
四、莴苣种质资源创新 1011
第三十九章 芹菜 1016
第一节 概述 1016
第二节 芹菜的起源与分布 1017
第三节 芹菜的分类 1017
一、植物学分类 1017
二、栽培学分类 1018
第四节 芹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020
一、形态特征 1020
二、叶用芹菜形态特征的多样性 1021
三、生物学特性 1025
第五节 芹菜的种质资源 1026
一、概况 1026
二、优异种质资源 1027
三、抗逆种质资源 1029
第六节 芹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1030
一、染色体及DNA多态性 1030
二、主要性状的遗传 1030
三、生化和分子标记 1031
四、细胞培养、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1032
五、芹菜种质资源创新 1032
第四十章 蕹菜 1035
第一节 概述 1035
第二节 蕹菜的起源、传播与分布 1036
一、蕹菜的起源 1036
二、蕹菜的传播与分布 1036
第三节 蕹菜的分类 1037
一、植物学分类 1037
二、栽培学分类 1037
第四节 蕹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039
一、形态特征 1039
二、生物学特性 1041
第五节 蕹菜的种质资源 1043
一、概况 1043
二、中国具代表性的蕹菜种质资源 1044
第六节 蕹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1045
一、核型分析 1045
二、分子生物学研究 1046
三、蕹菜种质资源创新 1046
第四十一章 苋菜 1049
第一节 概述 1049
第二节 苋菜的起源与分布 1049
第三节 苋菜的分类 1050
一、植物学分类 1050
二、栽培学分类 1050
第四节 苋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051
一、形态特征 1051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051
第五节 苋菜的种质资源 1052
一、概况 1052
二、抗病种质资源 1052
三、抗逆种质资源 1053
四、优异种质资源 1054
五、特殊种质资源 1055
第六节 苋菜种质资源研究 1056
第四十二章 茼蒿 1058
第一节 概述 1058
第二节 茼蒿的起源与分布 1059
一、茼蒿的起源 1059
二、茼蒿的分布 1059
第三节 茼蒿的分类 1059
一、植物学分类 1059
二、栽培学分类 1059
第四节 茼蒿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060
一、形态特征 1060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060
第五节 茼蒿的种质资源 1061
一、概况 1061
二、抗病种质资源 1061
三、抗逆种质资源 1062
四、优异种质资源 1063
五、特殊种质资源 1064
第六节 茼蒿种质资源利用研究 1064
第四十三章 莲 1066
第一节 概述 1066
第二节 莲的起源与分布 1066
第三节 莲的分类 1068
一、植物学分类 1068
二、栽培学分类 1069
第四节 莲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073
一、形态特征 1073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076
第五节 莲的种质资源 1077
一、概况 1077
二、优异种质资源 1080
三、特殊种质资源 1081
第六节 莲种质资源研究 1081
第四十四章 茭白 1084
第一节 概述 1084
第二节 茭白的起源与分布 1085
第三节 茭白的分类 1086
一、植物学分类 1086
二、栽培学分类 1086
第四节 茭白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089
一、形态特征 1089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090
第五节 茭白的种质资源 1092
一、概况 1092
二、优异种质资源 1094
三、特殊种质资源 1095
第四十五章 慈姑 1097
第一节 概述 1097
第二节 慈姑的起源与分布 1097
一、慈姑的起源 1097
二、慈姑的分布 1098
第三节 慈姑的分类 1098
一、植物学分类 1098
二、栽培学分类 1099
第四节 慈姑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100
一、形态特征 1100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01
第五节 慈姑的种质资源 1102
一、概况 1102
二、抗病种质资源 1103
三、优异种质资源 1103
四、特殊种质资源 1104
第六节 慈姑种质资源研究 1105
第四十六章 菱 1107
第一节 概述 1107
第二节 菱的起源与分布 1107
第三节 菱的分类 1108
一、植物学分类 1108
二、栽培学分类 1111
第四节 菱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112
一、形态特征 1112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14
第五节 菱的种质资源 1114
一、概况 1114
二、优异种质资源 1116
三、特殊种质资源 1118
第六节 菱种质资源研究 1118
第四十七章 黄花菜 1121
第一节 概述 1121
第二节 黄花菜的起源与分布 1122
第三节 黄花菜的分类 1122
一、植物学分类 1122
二、栽培学分类 1123
第四节 黄花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123
一、形态特征 1123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25
第五节 黄花菜的种质资源 1125
第六节 黄花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1128
一、细胞生物学研究 1128
二、组织培养与种质资源创新 1129
第四十八章 百合 1131
第一节 概述 1131
第二节 百合的起源与分布 1132
一、百合的起源 1132
二、百合野生近缘植物的主要种类及分布 1132
三、食用栽培百合的主要种类与分布 1133
第三节 食用百合的分类 1134
一、食用百合分类系统 1134
二、分种检索表 1135
第四节 百合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137
一、形态特征 1137
二、生物学特性 1139
第五节 百合的种质资源 1141
一、概况 1141
二、抗病种质资源 1142
三、抗寒种质资源 1142
四、耐热种质资源 1143
五、耐碱种质资源 1144
六、耐旱种质资源 1144
七、特异种质资源 1145
第六节 百合种质资源研究 1145
一、组织培养研究 1145
二、细胞学研究 1146
三、分子生物学研究 1147
第四十九章 枸杞 1151
第一节 概述 1151
第二节 枸杞的起源与分布 1152
一、枸杞的起源 1152
二、枸杞的分布 1152
第三节 枸杞的分类 1152
一、植物学分类 1152
二、栽培学分类 1153
第四节 枸杞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153
一、形态特征 1153
二、生物学特性 1155
第五节 枸杞的种质资源 1157
一、概况 1157
二、优异种质资源 1158
三、特殊种质资源 1159
第六节 枸杞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1159
一、枸杞的细胞学研究 1159
二、枸杞的组织培养研究 1160
三、枸杞的细胞工程研究及体细胞突变体筛选 1161
四、基因工程 1162
第五十章 笋用竹 1164
第一节 概述 1164
第二节 竹子的起源与分布 1165
一、中国竹子的分区 1165
二、中国笋用竹的分布 1166
第三节 笋用竹和竹笋的分类 1167
一、主要笋用竹种分属(以营养体特征为主要分类依据)检索表 1168
二、竹笋的分类 1169
第四节 竹子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169
一、形态特征 1169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72
第五节 笋用竹的种质资源 1173
第六节 竹子种质资源研究 1174
第五十一章 食用蕈菌 1177
第一节 概述 1177
第二节 食用蕈菌的起源与分布 1178
一、人类对食用蕈菌的认识 1178
二、食用蕈菌的栽培起源 1178
三、食用蕈菌的发展与分布 1179
四、中国栽培食用蕈菌的分布 1180
第三节 食用蕈菌的分类 1180
一、分类地位 1180
二、主要类群 1182
第四节 食用蕈菌的形态特征 1183
一、菌丝体 1183
二、菌核与菌索 1183
三、子实体 1184
第五节 食用蕈菌的生物学特性 1184
一、生态与营养类型 1184
二、营养来源 1185
三、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86
四、生长与繁殖 1187
第六节 食用蕈菌遗传学及生物技术研究 1188
一、生活史及其有性繁殖特征 1188
二、担子菌的性与遗传 1189
三、无性繁殖与准性生殖 1189
四、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背景的相似性 1190
五、基因工程研究 1190
六、同工酶分析技术 1190
七、DNA指纹技术的应用 1190
第七节 人工栽培的食用蕈菌 1191
一、糙皮侧耳及其近缘种 1191
二、香菇 1194
三、黑木耳 1196
四、双孢蘑菇及其近缘种 1198
五、金针菇 1201
六、草菇及其近缘种 1203
七、银耳 1204
八、滑菇 1205
九、猴头及其近缘种 1206
十、鸡腿菇 1207
十一、茶薪菇 1208
十二、杏鲍菇 1209
十三、白灵菇 1210
十四、竹荪 1211
十五、灰树花 1213
十六、真姬菇 1213
十七、鲍鱼菇 1215
十八、金耳及其近缘种 1216
十九、榆黄蘑 1217
二十、元蘑 1218
二十一、牛舌菌 1218
二十二、榆耳 1219
二十三、大球盖菇 1220
二十四、人工栽培医用蕈菌资源 1221
第八节 中国野生食用蕈菌资源 1222
一、主要种类和分布 1222
二、正在驯化的主要种类和分布 1222
三、野生蕈菌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1223
附表1各种蔬菜每100g食用部分所含营养成分表 1226
附表2中国常用蔬菜的名称及学名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