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第三节 文献综述 4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二 研究现状评价 11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一 研究内容 14
二 研究方法 16
第五节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7
一 重点和难点 17
二 创新点 18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0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20
一 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 20
二 基层社会治理与农村社会治理 21
三 农村公共产品(或服务) 22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23
一 社会学相关理论 23
二 新公共管理(服务)理论 25
三 科学发展观 27
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8
小结 29
第三章 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历史和现状 31
第一节 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 31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社会治理 32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社会治理 36
第二节 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现状 39
一 农村社会治理取得的成就 39
二 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 40
小结 47
第四章 统筹城乡发展对农村社会治理提出的新挑战 49
第一节 抽样调查情况简介 51
第二节 农民对农村社会状况的满意度 54
第三节 农民眼中的城乡社会差距 56
第四节 “城乡差距——农民满意度”IPA分析 59
一 “IPA交叉分析”的主要思路 59
二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61
三 不同状况村庄的比较 63
四 不同位置村庄的比较 65
小结 67
第五章 农村社会治理的整体性考察:“五位一体”的角度 69
第一节 农村社会治理的“五位一体”研究思路 69
一 研究农村社会治理需要更广阔的视野 69
二“五位一体”研究思路的基本内容 71
第二节 各种要素对农村社会治理的独立影响 72
一 经济要素对农村社会治理的影响 72
二 政治要素对农村社会治理的影响 73
三 文化要素对农村社会治理的影响 75
四 社会要素对农村社会治理的影响 76
五 生态环境要素对农村社会治理的影响 77
第三节 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农村社会治理的综合影响 78
一 农村社会治理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 78
二 各种要素之间的卡方独立性检验 79
三 要素合力对农村社会治理的影响 83
第四节 “五位一体”的农村社会治理 86
一“五位一体”农村社会治理的要点 86
二“五位一体”农村社会治理的一般过程 87
小结 88
第六章 农村社会治理:目标与差距 90
第一节 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及总体要求 90
一 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的含义 90
二 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的基本内容 91
三 农村社会治理的总体要求 92
第二节 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的阻力和挑战 93
一 治理主体多元化的阻力和挑战 93
二 治理行动协同化的阻力和挑战 96
三 治理机制民主化、法治化的阻力和挑战 98
四 治理手段多样化的阻力和挑战 101
小结 101
第七章 农村社会治理及其创新:农民的需求与逻辑 103
第一节 农民认为最重要的社会问题 103
一 农民对不同社会问题的重要性评价 103
二 不同类型农民对社会问题重要性评价的比较 105
第二节 农民解决社会问题的逻辑 112
一 农民认为最难解决的社会问题 112
二 农民视角的公共服务问题解决——以教育和养老为例 115
三 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态度和方式——以垃圾清运为例 118
四 农民解决矛盾纠纷类问题的逻辑 123
小结 126
第八章 农村社会治理及其创新:主体培育与发展 128
第一节 农村社会治理主体的职责与角色 128
一 乡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引导者和凝聚者 128
二 农民个体:参与者和实践者 130
三 农村社会组织:组织者和推动者 132
第二节 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 133
一 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及类型 133
二 治理主体作用发挥所面临的困境 134
第三节 参与质量与参与主体的素质提升 136
一 治理主体的参与主动性 136
二 治理主体的参与质量 138
三 能人带动效应 139
四 治理主体的素质提升 141
第四节 现代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 142
一 现代农村社会组织的使命与特征 142
二 现代农村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 143
小结 144
第九章 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机制重构与运行 146
第一节 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 146
一从“维稳”到“善治”的转变 146
二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治理 147
三 树立“五位一体”的治理理念 148
四 农民中心地位及提升组织化程度 150
第二节 农村社会治理机制构成及其运行 151
一 社会自治机制 152
二 社会动员机制 153
三 矛盾化解机制 154
四 和谐构建机制 155
第三节 农村社会治理的配套措施 156
一 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创新 156
二 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160
三 城镇化与流动人口管理 162
小结 163
参考文献 164
后记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