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论 增订3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计男著
  • 出 版 社:三民书局
  • 出版年份:2006
  • ISBN:957144149x
  • 页数:598 页
图书介绍:

第五编 诉讼之终结 3

第一章 判决 3

〔壹〕第一审程序之各种判决 3

一、终局判泱 3

(一)全部终局判决 3

(二)一部终局判决 4

二、中间判决 5

(一)各种独立之攻击或防御方法,达于可为裁判之程度者 5

(二)请求之原因及数额俱有争执,法院以其原因为正当者 6

(三)诉讼程序中间争点之先行裁定 7

三、舍弃或认诺判决 7

(一)须由有诉讼能力之当事人为之 8

(二)须当事人对于其所舍弃或认诺之诉讼标的,有自由处分权 8

(三)舍弃或认诺之内容,须非法律上所禁止或反于公序良俗 8

(四)为舍弃或认诺之诉讼须具备诉讼要件 9

(五)舍弃或认诺行为须于言词辩论时,以言词陈述之 9

(六)舍弃或认诺不得附条件 9

四、一造辩论判决 10

(一)须当事人之一造,于言词辩论期日不到场(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项) 10

(二)须不到场之一造,其不到场无正当理由 11

(三)原则上须经到场当事人之声请 12

五、附假执行宣告之判决 15

(一)假执行宣告之意义 15

(二)假执行宣告之种类 18

(三)假执行宣告之声请及裁判 22

(四)宣告假执行之效力 23

(五)假执行宣告之失效与回复原状、损害赔偿 24

六、定有履行期间或分次给付之判泱 39

七、判决确定后因情事变更之更行起诉 41

(一)须起诉时,原确定判决之内容尚未实现 41

(二)须因情事变更,依其情形显失公平 41

(三)须因情事变更之结果,当事人不得依其他法定程序请求救济 42

(四)须起诉请求变更原判决之给付或变其他原有效果 42

〔贰〕判决之范围 44

一、原则 44

(一)法院之判决应本于当事人之声明为之 44

(二)法院之判决仅得于当事人声明之范围内为之 44

(三)法院之判决不得就当事人所未声明之利益,归之于当事人 44

二、例外 45

(一)于终局判决依职权为关于诉讼费用之裁判 45

(二)应依职权或得依职权就判决为假执行宣告 46

(三)得于判决内定相当之履行期间或命分期给付 46

〔參〕判决之确定 46

一、总说 46

二、判决确定之时期 47

(一)不得上诉之判决 47

(二)得上诉之判决 48

三、判决确定证明书 50

〔肆〕判决之效力 51

一、判泱之羁束力 51

(一)对于为判决法院之羁束力 52

(二)对于其他法院之羁束力 53

二、判泱之确定力 53

(一)判决之形式上确定力 54

(二)判决之实质上确定力 54

三、判决之其他效力 82

(一)判决之形成力 82

(二)判决之执行力 84

(三)判决之附随效 84

(四)判决之反射效 85

(五)判决之波及效 86

〔伍〕外国法院确定判决之效力 87

(一)依中华民国之法律,外国法院无管辖权者 87

(二)败诉之被告未应诉者 87

(三)外国法院判决之内容或诉讼程序有违背中华民国之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者 88

(四)无相互之承认者 90

〔陆〕大陆地区及港澳地区作成之裁判之效力 91

一、大陆地区作成之裁判 91

二、港澳地区作成之裁判 92

第二章 因裁判以外原因之诉讼终结 93

〔壹〕总说 93

一、因当事人诉讼行为而终结者 93

二、因其他之原因而终结者 93

(一)诉讼当事人一方死亡,而该诉讼依法不能承受之情形 93

(二)原告、被告之地位混同之情形 93

〔贰〕诉之撤回 94

一、诉之撤回之意义 94

(一)诉之撤回系原告于起诉后所为之诉讼行为 94

(二)诉之撤回系原告向法院或受命法官所为之诉讼行为 94

(三)诉之撤回为原告之单方行为 95

(四)诉之撤回为原告对其提起之诉,为全部或一部撤回之意思表示 96

二、诉之撤回之要件 98

(一)诉之撤回之时期 98

(二)原告须有诉讼能力 98

(三)诉之撤回须确定,原则上不得附条件 99

(四)被告已为本案之言词辩论者,应得其同意 100

三、诉之撤回之程序 100

(一)诉之撤回之程式 101

(二)被告同意之程式 102

(三)诉之撤回之审查 102

四、诉之撤回之效力 103

(一)诉讼系属自始消灭 103

(二)本案经终局判决者,再行起诉之禁止 103

(三)由原告负担诉讼费用 104

(四)私法上之效力 105

〔參〕诉讼上之和解 105

一、诉讼上和解之意义及其性质 105

(一)诉讼上和解之意义 105

(二)诉讼上和解之性质 106

二、诉讼上和解之要件 109

(一)实体法上之要件 109

(二)诉讼法上之要件 110

三、和解之程序 115

四、拟制和解成立 116

(一)以所定和解方案之告知或送达视为和解成立 117

(二)以所提出之和解方案为当事人所接受时,视为以该方案成立和解 119

五、和解之效力 120

(一)羁束力 121

(二)确定力 121

(三)执行力 123

(四)形成力 124

六、瑕疵和解之救济 125

(一)请求继续审判之合法要件 125

(二)请求继续审判之原因 127

(三)对于继续审判请求之裁判 129

第三章 诉讼标的价额之核定及诉讼费用 131

〔壹〕诉讼费用之意义及种类 131

〔贰〕诉讼标的价额之核定 133

一、诉讼标的价额 133

二、诉讼标的价额之核定 134

(一)核定之准则 134

(二)核定方法 135

〔參〕诉讼费用之计算及征收 139

一、裁判费 139

(一)在第一审法院起诉行为裁判费之计算及征收 139

(二)其他诉讼行为裁判费之计算与征收 141

二、其他诉讼费用 142

三、裁判费之加征 143

四、调解声请费之征收 143

〔肆〕诉讼费用之负担 144

一、诉讼费用负担之义务人 144

(一)当事人 144

(二)参加人 146

(三)第三人 147

(四)国库 148

二、诉讼费用负担之裁判 148

(一)当事人诉讼费用负担之裁判 148

(二)参加人诉讼费用负担之裁判 151

(三)第三人诉讼费用负担之裁判 151

三、诉讼费用额之确定 151

(一)声请确定诉讼费用额之程序 152

(二)确定诉讼费用额之裁判 152

四、诉讼费用负担规定之准用 153

〔伍〕诉讼费用之担保 155

一、声请供诉讼费用担保之要件 155

(一)原告于中华民国无住所、事务所及营业所 155

(二)须经被告之声请 156

二、关于命供诉讼费用担保之裁定 157

三、诉讼费用担保之种类 158

(一)现金 158

(二)有价证券 158

(三)当事人约定之担保物 159

(四)保险人或经营保证业务银行出具之保证书 159

(五)其他第三人出具之保证书 160

四、诉讼费用担保裁定及其担保之效力 160

五、担保物之变换及返还 162

(一)担保物之变换 162

(二)担保物之返还 162

六、诉讼费用担保之补供 165

七、诉讼费用担保规定之准用 165

〔陆〕诉讼救助 165

一、诉讼救助之意义 165

二、诉讼救助之要件 166

(一)须依当事人之声请 166

(二)须当事人无资力支出诉讼费用 166

(三)须诉讼非显无胜诉之望 167

三、声请诉讼救助之程序 167

四、诉讼救助之效力 168

(一)关于费用方面 168

(二)关于诉讼程序方面 169

五、诉讼救助之失效 169

(一)受救助人死亡 170

(二)诉讼救助之裁定撤销 170

(三)其他失效原因 170

六、诉讼费用之征收 171

第四章 诉讼卷宗 173

〔壹〕诉讼卷宗之意义 173

〔贰〕诉讼卷宗之编订 173

〔參〕诉讼卷宗之利用 174

〔肆〕卷宗灭失事件之处理 175

第六编 调解程序与简易及小额诉讼程序 179

第一章 调解程序 179

〔壹〕总说 179

〔贰〕调解之意义与性质 181

〔參〕应经调解之事项 183

一、应行强制调解之事件 183

(一)依法律关系之性质、当事人之状况或其他情事可认为不能调解或显无调解必要或调解显无成立之望者 185

(二)经其他法定调解机关调解未成立者 186

(三)因票据发生争执者 186

(四)系提起反诉者 187

(五)送达于他造之通知书,应为公示送达或于外国为送达者 187

(六)金融机构因消费借贷契约或信用卡契约有所请求者 187

二、有起诉前应先经法院调解之合意事件 187

三、人事诉讼事件 187

〔肆〕调解之程序 189

一、调解之声请 189

(一)依当事人之声请者 189

(二)拟制为调解之声请者 189

二、调解之进行 190

(一)指定期日调解 190

(二)命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到场 191

(三)选任调解委员先行调解 191

(四)调解之参加 192

(五)调解之过程 193

(六)法官及调解委员酌定调解条款 195

(七)法官适当方案之提出 196

三、诉讼事件之移付调解 198

四、调解之终结 198

(一)调解成立 198

(二)调解不成立 199

(三)调解之撤回 200

五、调解费用 201

(一)调解成立者 201

(二)调解不成立者 201

(三)调解经撤回者 201

〔伍〕调解成立之效力 202

一、调解成立之效力 202

二、有瑕疵成立调解之救济 202

第二章 简易诉讼程序 207

〔壹〕总说 207

〔贰〕简易事件之第一审程序 208

一、简易事件之范围 208

(一)依诉讼标的金额或价额而定者 208

(二)依事件之性质而定者 209

(三)依当事人之合意而定者 212

二、简易程序特则 213

(一)简易程序在独任法官前行之(第四百三十六条第一项) 213

(二)起诉及其他期日外之声明或陈述,概得以言词为之,起诉时,得仅表明请求之原因事实(第四百二十八条) 213

(三)就审期间之缩短(第四百二十九条第二项) 214

(四)通知书应为特别之表明(第四百三十条) 214

(五)关于准备书状之特别规定(第四百三十一条) 214

(六)两造得自行到庭为言词辩论(第四百三十二条) 215

(七)关于证人、鉴定人之特别规定(第四百三十三条) 215

(八)应以一次期日辩论终结为原则(第四百三十三条之一) 216

(九)言词辩论笔录之简化(第四百三十三条之二) 216

(十)依职权为一造辩论判决(第四百三十三条之三) 217

(十一)裁判书制作之简化(第四百三十四条) 217

〔參〕简易事件之上诉程序 218

一、简易事件之第二审上诉 218

(一)简易事件上诉之管辖法院 218

(二)简易事件第二审诉讼程序中,诉之变更、追加及提起反诉之限制 219

(三)简易事件第二审判决之简化 220

二、简易事件第三审上诉 220

(一)简易事件之第三审上诉理由 222

(二)简易事件之第三审上诉许可条件 222

(三)简易事件第三审上诉合法要件之审查 223

〔肆〕简易事件抗告及再审程序特则 224

一、简易事件之抗告程序 224

二、简易事件之再审程序 224

〔伍〕程序之适用与误用之问题 225

第三章 小额诉讼程序 227

〔壹〕概说 227

〔贰〕小额诉讼之第一审程序 229

一、适格之小额诉讼 229

二、小额诉讼之管辖 231

三、小额诉讼之提起 232

四、小额诉讼审理之特别规定 232

五、小额诉讼之判泱 236

六、小额事件之上诉或抗告程序 238

第七编 上诉审程序 245

第一章 总说 245

〔壹〕上诉制度及其意义 245

一、上诉限于受不利益判泱之当事人或诉讼关系人始得提起 246

二、上诉系对于未确定之判决声明不服 247

三、上诉系向上级审法院求其废弃或变更原法院之判决 248

四、上诉系对终局判泱为之 248

〔贰〕对于违式裁判之不服 248

〔參〕上诉之要件 250

一、上诉之合法要件 250

(一)原判决须属得声明不服之裁判 250

(二)上诉之提起须合程式,并遵守不变期间 250

(三)上诉人须未舍弃上诉权 250

(四)原判决须对于上诉人系属不利益之情形 251

(五)提起上诉尚须具备一般诉之提起所须具备之诉讼要件 251

二、上诉之有效要件 251

〔肆〕上诉之效力 251

一、阻断判决确定之效力 251

二、移审之效力 252

第二章 第二审程序 253

〔壹〕第二审程序之性质 253

一、覆审主义 254

二、事后审主义 254

三、续审主义 254

〔贰〕第二审上诉之要件 256

一、第二审上诉之合法要件 256

(一)须由有上诉权人提起 256

(二)须非不得上诉第二审者 257

(三)须上诉人之上诉权仍然存在 258

(四)上诉须合于法定程式(第四百四十一条) 258

二、上诉之有效要件 262

〔參〕第二审之言词辩论 263

一、程序上之辩论 263

二、实体上之辩论 263

(一)原则上除适用总则编关于言词辩论之规定(第一编第四章第五节)外,准用第一审通常程序之规定(第四百六十三条) 264

(二)第二审关于言词辩论之特别规定 264

〔肆〕第二审诉之变更、追加及反诉 268

一、第二审诉之变更、追加 268

二、第二审之反诉 269

〔伍〕第二审上诉之裁判 270

一、第二审上诉是否合法之审查及处置 270

(一)原第一审法院之审查及处 270

(二)第二审法院之审查及处置 271

二、第二审之判决 273

(一)驳回上诉之判决 273

(二)变更原判决之判决 275

(三)发回之判决 276

(四)移送之判决 279

(五)其他判决 279

三、第二审关于假执行之裁判 281

(一)以裁定宣告假执行之情形(第四百五十六条) 281

(二)以判决宣告假执行之情形 282

〔陆〕附带上诉 285

一、附带上诉之意义 285

二、附带上诉之合法要件 285

(一)须有他造合法之上诉存在 285

(二)须由被上诉人对上诉人提起 286

(三)须系对于上诉人所上诉之第一审判决声明不服 286

(四)须于言词辩论终结前提起 287

(五)须非对附带上诉而附带上诉 287

(六)须遵守法定程式 288

三、上诉与附带上诉间之关系 288

〔柒〕第二审程序之终结及处理 288

一、因判决而终结 288

二、因裁定驳回上诉而终结 289

三、因撤回上诉而终结 289

四、因和解而终结 290

五、因诉之撤回而终结 290

第三章 第三审程序 291

〔壹〕总说 291

一、第三审为终审且为法律审 291

二、战后各国民事终审审判制度改革之简介 293

(一)日本法制 293

(二)瑞典法制 299

(三)德国法制 300

(四)法国法制 305

(五)奥国法制 307

〔贰〕第三审上诉之要件 309

一、须对于第二审之终局判泱提起或两造合意对第一审法院依通常诉讼程序所为终局判泱迳向第三审法院上诉 309

(一)对第二审终局判决提起第三审上诉 309

(二)对于第一审终局判决合意提起第三审上诉(飞跃上诉) 314

二、须以违背法令为理由 315

(一)法律审与事实审之分际 315

(二)判决违背法令(一般第三审上诉理由) 319

(三)判决当然为违背法令(绝对的第三审上诉理由) 327

(四)除以绝对上诉理由提起上诉者外,提起第三审上诉,须经第三审法院之许可 329

三、须合于法定程式 330

(一)第三审上诉理由书提出之强制 331

(二)第三审上诉理由之表明 331

四、上诉人应委任律师为诉讼代理人 333

〔參〕第二审法院对于第三审上诉之处置 335

一、第二审法院之形式审查 335

二、第三审之答辩状 336

三、诉讼卷宗之交送 336

〔肆〕第三审法院之审理 336

一、形式要件之审查 336

二、实体要件之审查 337

(一)第三审法院应于上诉声明之范围内调查之(第四百七十五条前段) 337

(二)上诉之声明不得变更或扩张之。被上诉人亦不得附带上诉(第四百七十三条) 338

(三)第三审之判决,应经言词辩论为之。但法院认为不必要时,不在此限(第四百七十四条第一项) 339

(四)第三审法院应以原判决确定之事实为判决基础(第四百七十六条) 340

〔伍〕第三审法院之判决 342

一、认其上诉为无理由时之判决 343

二、认其上诉为有理由时之判泱 343

(一)自为判决 344

(二)发回或发交之判决 346

〔陆〕第三审程序之终结 349

(一)因裁定驳回上诉而终结 349

(二)因判决而终结 349

(三)因和解而终结 349

(四)因撤回上诉而终结 349

(五)因撤回起诉而终结 350

第八编 抗告程序 353

〔壹〕总说 353

一、抗告之意义 353

二、抗告之效力 353

(一)关于移审效力方面 353

(二)关于阻断裁定之确定方面 354

〔贰〕抗告之要件 354

一、抗告须为法律所应准许 355

(一)主观要件 355

(二)客观要件 356

二、抗告须于法定期间内为之 360

三、抗告须合于法定程式 360

(一)提起抗告应提出抗告状为之 360

(二)抗告状应提出于为裁定之原法院或原审判长所属法院 361

(三)应缴纳裁判费 362

〔參〕对于抗告之裁判 362

一、原法院或审判长之裁判 362

(一)形式上审查 362

(二)实质上审查 363

二、抗告法院之裁判 364

(一)抗告法院认抗告为无理由者,应为驳回抗告之裁定(第四百九十五条之一第一项、第四百四十九条第一项) 364

(二)抗告法院认抗告为有理由者,应为下列裁定(第四百九十二条) 365

〔肆〕再抗告 366

〔伍〕异议程序 367

一、得为异议之裁定 368

(一)诉讼关系人之异议(第四百八十四条第一项但书) 368

(二)对抗告不合法驳回裁定之异议(第四百八十六条第二项) 368

(三)对于受命法官或受托法官所为裁定之异议 369

二、异议程序 369

(一)管辖法院 369

(二)异议之裁定程序 369

第九编 再审程序 373

第一章 总说 373

〔壹〕再审之意义 373

〔贰〕再审与上诉 373

〔參〕再审与债务人异议之诉 374

〔肆〕再审之诉之构造 375

〔伍〕再审之补充性(或从属性) 375

第二章 再审之要件 377

〔壹〕主观要件 377

一、原判泱之当事人及其继受人 377

二、必要共同诉讼之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提起再审之诉时 377

三、前程序有特别代理权之诉讼代理人 378

四、参加人 378

〔贰〕客观要件 379

一、须为确定之终局判决 379

二、须具备再审事由 380

(一)一般再审事由(第四百九十六条第一项) 380

(二)不得上诉于第三审法院之事件,其经第二审确定之判决,就足以影响于判决之重要证物漏未斟酌者,或当事人有正当理由不到场,法院为一造辩论判决者,亦得提起再审之诉(第四百九十七条) 387

(三)为判决基础之裁判,有再审之事由者(第四百九十八条) 388

第三章 再审之诉之提起 391

〔壹〕再审之诉提起之程式 391

(一)当事人及法定代理人 391

(二)声明不服之判决及提起再审之诉之陈述 391

(三)应于如何程度废弃原判决及就本案如何判决之声明 391

(四)再审理由及关于再审理由并遵守不变期间之证据 392

〔贰〕再审之诉之管辖 393

〔參〕再审之诉提起之期间 396

〔肆〕再审之诉提起之效果 396

第四章 再审之诉之审理 399

〔壹〕再审之诉是否合法之审查 399

〔贰〕再审之诉有无再审理由之审查 399

〔參〕本案之审理 400

一、本案辩论及裁判之范围 400

二、本案判决 401

第五章 再审之诉判判决之效力 403

第六章 准再审 405

第十编 第三人撤销诉讼程序 409

〔壹〕总说 409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之意义及其性质 409

〔贰〕第三人撤销之诉之特别诉讼要件 413

一、须对他人间诉讼之终局确定判决提起 413

二、当事人适格要件之特别规定 413

三、须第三人非因可归责于己之事由而未参加诉讼,致不能提出足以影响判决结果之攻击或防御方法 414

四、须请求撤销他人间确定判决对于第三人不利部分 414

五、须无其他法定程序可循请求救济 415

〔參〕第三人撤销诉讼之管辖 416

〔肆〕第三人撤销之诉提起之期间 417

〔伍〕第三人撤销之诉提起之效果 417

〔陆〕第三人撤销之诉之诉讼程序 418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提起之程式 418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之审理范围 418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之审理诉讼程序 419

〔柒〕第三人撤销之诉之裁判 419

一、诉无理由者 419

二、诉为有理由者 419

〔捌〕第三人撤销判决之效力 420

一、于第三人撤销之诉之当事人间 420

二、于原确定终局判泱之当事人间 420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胜诉判泱对第三人之效力 420

第十一编 督促程序 423

〔壹〕督促程序之意义 423

〔贰〕督促程序之要件 423

一、须为给付请求权 423

二、须声请人无对待给付之义务 424

三、支付命令之送达,须非于外国为之,或依公示送达为之者(第五百零九条) 425

〔參〕支付命令之声请程序 425

一、管辖法院 425

二、声请之程式 428

(一)当事人及法定代理人 428

(二)请求之标的及其数量 428

(三)请求之原因事实。其有对待给付者,已履行之情形 428

(四)应发支付命令之陈述 428

(五)法院 428

〔肆〕支付命令声请之裁判 429

一、声请是否合法之审查 429

二、声请是否为有理由之审查 429

〔伍〕支付命令之送达 431

〔陆〕支付命令之失效 431

一、因三个月内不能送达于债务人 431

二、债务人之异议 431

(一)异议之期间 431

(二)异议之程式 432

(三)异议之效果 432

(四)异议之撤回 433

〔柒〕支付命令之确定 433

第十二编 保全程序 437

〔壹〕保全程序之意义 437

〔贰〕假扣押程序 437

一、假扣押之意义 437

二、声请假扣押之要件 438

(一)合法要件 438

(二)有效要件 440

三、假扣押裁定声请事件之审查及裁判 443

(一)对于假扣押裁定声请事件之审查 443

(二)关于假扣押声请之裁判 444

四、假扣押裁定之撤销 447

(一)假扣押裁定撤销之原因 447

(二)假扣押裁定撤销之程序 451

(三)假扣押裁定撤销之效力 452

〔參〕假处分程序 454

一、假处分之意义 454

二、通常假处分裁定之声请 456

(一)合法要件 456

(二)有效要件 456

(三)假处分裁定声请之调查与裁判 457

(四)假处分裁定之撤销 461

三、定暂时状态之假处分 461

(一)定暂时状态假处分之意义 461

(二)声请定暂时状态假处分之特别要件 462

(三)定暂时状态假处分之声请裁定前之紧急处置 464

(四)定暂时状态之裁定因第五百三十一条之事由被撤销时之赔偿责任 465

〔肆〕自助行为之处理程序 465

一、概说 465

二、处理程序 466

(一)押收财产或被拘束自由之债务人之送交法院 466

(二)债权人应向法院为假扣押或假处分裁定之声请 467

(三)法院对于假扣押或假处分裁定声请事件之审判 467

(四)法院对于债权人将所押收债务人财产或被拘束自由之债务人送交法院之处置 468

第十三编 公示催告程序 473

〔壹〕公示催告之意义及其性质 473

〔贰〕一般公示催告程序 473

一、声请公示催告之要件 473

(一)须以得背书转让之证券或法律有规定者为限 474

(二)须相对人不明 474

(三)须由有声请权人为之 474

二、声请公示催告之程式 475

三、公示催告声请之裁判 475

(一)驳回声请之裁定 475

(二)准许声请之裁定 475

四、权利之申报 477

五、除权判决 477

(一)除权判决之声请 477

(二)除权判决声请事件之审理 478

(三)除权判决声请事件之裁判 480

(四)撤销除权判决之诉 481

六、公示催告程序之合并 484

〔參〕宣告证券无效之公示催告程序 484

一、管辖法院 484

二、声请人及声请之程序 485

(一)声请人 485

(二)程序 485

三、公示催告之方法 485

四、权利之申报 486

五、除权判决 486

六、禁止支付之命令 487

第十四编 人事诉讼程序 491

第一章 总说 491

〔壹〕人事诉讼程序之意义及性质 491

〔贰〕人事诉讼程序之基本特则 494

一、职权探知、实体真实主义 494

二、全面解决主义 495

三、扩大当事人之诉讼能力,使当事人本人有直接参与诉讼之可能 495

四、其他特别规定 495

第二章 婚姻事件 497

〔壹〕婚姻事件之种类 497

一、婚姻无效之诉 497

二、撤销婚姻之诉 497

三、确认婚姻成立或不成立之诉 498

四、离婚之诉 498

五、夫妻同居之诉 499

〔贰〕婚姻事件之管辖 499

〔參〕婚姻事件之当事人适格要件 500

(一)由夫或妻起诉者,以其配偶为被告(第五百六十九条第一项) 501

(二)由第三人起诉者,以夫妻为共同被告,但撤销婚姻之诉,其夫或妻死亡者,得以生存者为被告(同条第二项) 501

(三)以一人同时与二人以上结婚为理由之婚姻无效之诉,由结婚人起诉者,以其余结婚人为被告;由第三人起诉者,以结婚人全体为共同被告(同条第三项) 501

〔肆〕婚姻事件之诉讼能力 502

〔伍〕关于婚姻事件程序之特别规定 503

一、起诉前之特别程序 503

二、关于起诉之特别规定 504

(一)诉之合并、变更、追加及反诉 504

(二)别诉禁止 506

(三)附带请求定对于未成年子女权利义务之行使或负担之内容及方法 507

三、关于言词辩论之特别规定 509

(一)不适用关于认诺之规定 509

(二)不适用关于自认及不争执事实效力之规定 510

(三)法院得斟酌当事人所未提出之事实 510

(四)当事人本人或法定代理人不从法院之命到场者,得科处罚锾 511

(五)得命停止诉讼程序 512

(六)得合意不公开审判 512

(七)关于第五百七十二条之一事件之特别规定 512

四、婚姻事件终结之特别规定 515

五、婚姻事件关于承受诉讼之特别规定 516

〔陆〕婚姻事件判决之效力 516

第三章 亲子关系事件程序 519

〔壹〕总说 519

〔贰〕收养事件之程序 519

一、收养事件之种类 519

(一)收养无效之诉 519

(二)撤销收养之诉 520

(三)确认收养关系成立或不成立之诉 520

(四)终止收养关系之诉 521

二、收养事件之管辖 521

三、收养事件之当事人适格 522

(一)收养无效及确认收养关系成立或不成立之诉 522

(二)撤销收养之诉 522

(三)终止收养之诉 522

四、收养事件之诉讼能力 523

五、收养事件之特别程序 524

(一)起诉前之特别程序 524

(二)诉讼程序之特别规定 524

〔參〕亲生子女关系事件程序 525

一、亲生子女关系事件之种类 525

(一)否认子女之诉 525

(二)认领子女之诉 526

(三)认领无效之诉 527

(四)撤销认领之诉 527

(五)就母再婚后所生子女,确定其父之诉 528

二、亲生子女关系事件之管辖 529

三、亲生子女关系事件之当事人适格 529

(一)否认子女之诉 529

(二)认领子女之诉 530

(三)认领无效之诉 531

(四)撤销认领之诉 531

(五)说母再婚后所生子女确定其父之诉 531

四、亲生子女关系事件关于诉讼能力之特别规定 531

五、亲生子女关系事件之特别规定 532

(一)认诺及诉讼上自认或不争执事实效力之限制 532

(二)法院得斟酌当事人所未提出之事实 532

(三)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本人不到场者,得予罚锾之制裁 532

(四)声请假处分 532

(五)诉讼视为终结 532

(六)判决效力之扩张 533

(七)诉之合并、变更、追加及反诉之特别规定 533

(八)其他亲子关系事件之准用婚姻事件规定(第五百九十六条) 533

〔肆〕亲权事件之程序 534

一、总说 534

二、亲权事件之种类 534

(一)宣告停止亲权之诉 534

(二)撤销停止亲权宣告之诉 534

三、亲权事件之管辖 535

四、亲权事件之当事人适格 535

(一)宣告停止亲权之诉 535

(二)撤销停止亲权宣告之诉 536

五、亲权事件程序之特别规定 536

(一)认诺及诉讼上自认或不争执事实效力之规定,于亲权事件不适用之(第五百九十四条) 536

(二)法院得斟酌当事人所未提出之事实,但应令当事人有就该事实为辩论之机会(第五百九十五条) 536

(三)婚姻事件程序规定之准用 536

第四章 禁治产事件程序 537

〔壹〕总说 537

〔贰〕禁治产宣告程序 537

一、管辖法院 537

二、声请人 538

(一)本人 538

(二)配偶 538

(三)最近亲属二人 539

(四)检察官 538

三、声请之程式 539

四、关于禁治产宣告审理之特别规定 539

(一)法院得于禁治产之程序开始前,命声请人提出诊断书(第五百九十九条) 539

(二)禁治产之程序,不得公开行之(第六百条) 540

(三)职权调查 540

(四)法院应于鉴定人前讯问应禁治产人。但有碍难讯问之情形或恐有害其健康者,不在此限(第六百零二条) 540

(五)法院应就禁治产人之心神状况讯问鉴定人 541

五、禁治产声请事件之裁判 541

(一)驳回禁治产声请之裁定 541

(二)宣告禁治产之裁定 542

六、保护禁治产人之必要处分 542

〔參〕撤销禁治产之程序 543

一、撤销禁治产宣告之诉 543

(一)管辖法院 543

(二)当事人之适格 543

(三)诉讼能力之特别规定 544

(四)撤销禁治产宣告之诉提起之期间 544

(五)别诉合并之禁止 544

(六)诉讼程序之其他特别规定 544

(七)撤销禁治产宣告之诉之裁判 545

二、声请撤销禁治产程序 546

(一)管辖法院 546

(二)声请人 547

(三)声请撤销禁治产之原因 547

(四)声请撤销禁治产之程式及其审理程序 548

(五)声请撤销禁治产事件之裁判 548

(六)第六百二十四条第二项撤销之诉,其诉讼程序之特别规定 550

第五章 宣告死亡事件程序 553

〔壹〕总说 553

〔贰〕宣告死亡之程序 553

一、宣告死亡之声请人 553

二、管辖法院 554

三、声请之程式 554

四、死亡宣告之公示催告 555

(一)公示催告之程式 555

(二)公示催告之方法及其陈报之期间 555

五、宣告死亡判泱之程序 556

(一)宣告死亡判决之声请 556

(二)宣告死亡判决之审理 556

(三)宣告死亡之判决 557

〔參〕撤销死亡宣告之程序 558

一、当事人之适格 558

(一)原告之适格 558

(二)被告之适格 559

二、管辖法院 559

三、撤销死亡宣告之事由 559

四、提起撤销死亡宣告之诉之期间 560

五、撤销死亡宣告之诉提起之程式及程序之特别规定 560

(一)提起之程式 560

(二)诉之合并 561

(三)其他人事诉讼程序之准用(第六百三十九条) 561

六、撤销死亡宣告之诉之裁判及其效力 561

(一)判决确定前之善意行为不受影响(第六百四十条第一项但书) 562

(二)因宣告死亡取得之财产,仅于现受利益之限度内负归还财产之义务(第六百四十条第二项) 562

附录 565

相关条文检索 573

司法院解释 583

司法院大法官解释 583

大理院裁判 583

最高法院裁判 583

最高法院民庭庭推总会决议 587

事项索引 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