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1
第一编 建置 人口 21
第一章 建置 21
第一节 境域 21
第二节 沿革 21
第三节 行政村 30
第四节 社区 34
第二章 人口 41
第一节 人口变迁 41
第二节 人口结构 49
第三节 计划生育 62
第二编 自然环境 67
第一章 地质 67
第一节 地层 67
第二节 岩石 71
第三节 构造 71
第二章 地貌 73
第一节 类型及分布 73
第二节 山 岭 岙 74
第三节 水系 76
第四节 岛礁 80
第五节 水道 滩涂 80
第三章 土壤 植被 81
第一节 土壤 81
第二节 植被 82
第四章 气候 83
第一节 四季特征 83
第二节 日照 气温 84
第三节 降水 蒸发 85
第四节 风雷 暴雾 霜雪 87
第五章 自然灾害 89
第三编 开发 93
第一章 港口 93
第一节 新碶渔港 93
第二节 北仑港 95
第三节 北仑港区 95
第二章 口岸 98
第一节 海关 98
第二节 检验检疫 100
第三节 边防检查 101
第四节 海事 102
第三章 开发区 103
第一节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103
第二节 宁波保税区 105
第四章 临港企业 105
第一节 大港公司 105
第二节 物流运输企业 106
第三节 临港企业选介 107
第五章 支援开发建设 109
第一节 征地 110
第二节 拆迁 114
第三节 安置 115
第四编 城区建设 119
第一章 市政建设 119
第一节 街巷 119
第二节 道路 121
第三节 桥梁 124
第四节 公共建筑 126
第五节 排水 128
第二章 公用事业 130
第一节 公共交通 130
第二节 供水 131
第三节 供电 132
第四节 供气 132
第五节 路灯 133
第三章 房产住宅 134
第一节 房产开发 135
第二节 住宅建设 135
第三节 物业管理 137
第四节 建筑队伍 138
第四章 环境保护 139
第一节 环境监测 139
第二节 综合整治 141
第三节 环境卫生 142
第四节 园林绿化 143
第五编 农业 147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49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149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51
第三节 互助合作 153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56
第五节 经济体制改革 157
第二章 粮食作物 159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59
第二节 品种 161
第三节 产量 162
第三章 经济作物 164
第一节 棉花 166
第二节 油菜 167
第三节 蔬果 167
第四章 畜禽业 169
第一节 家禽 169
第二节 家畜 170
第三节 特种养殖业 173
第四节 养殖专业户 173
第五章 农具 175
第一节 传统农具 175
第二节 新型农机具 177
第六章 农田基本建设 178
第一节 平整土地 178
第二节 改造低产田 179
第三节 农田田园化建设 180
第六编 渔业 盐业 林业 181
第一章 渔业 181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182
第二节 海洋捕捞 183
第三节 涂业生产 187
第四节 淡水捕捞 189
第五节 水产养殖 192
第六节 水产品加工 195
第二章 盐业 196
第一节 盐场 196
第二节 盐民 197
第三节 制盐 199
第三章 林业 202
第一节 林业资源 202
第二节 造林 育林 203
第三节 山林特产 204
第七编 水利 207
第一章 滩涂开发 207
第二章 海塘 210
第一节 宋、明古塘 210
第二节 清、民国海塘 211
第三节 新中国海塘 212
第三章 碶闸 213
第一节 三碶 214
第二节 下三山大闸 215
第三节 算山碶 215
第四节 小型碶闸 216
第五节 废碶 216
第四章 水库 218
第一节 千亩岙水库 218
第二节 小型水库 219
第三节 境外协作建库 219
第五章 河道整治 220
第一节 清代疏浚河道 221
第二节 岩河 221
第三节 泰河 221
第四节 沿山大河 222
第八编 工业 223
第一章 手工业 224
第一节 概况 224
第二节 门类 225
第三节 生产关系变革 227
第二章 乡镇企业 228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28
第二节 经营体制改革 229
第三节 社(乡、镇)办工业 230
第四节 队(村)办工业 237
第五节 工业园区 242
第六节 重点企业选介 242
第三章 民营企业 合资企业 243
第一节 民营企业 243
第二节 合资企业 245
第九编 商业 249
第一章 民国时期商业 249
第一节 概述 249
第二节 老街商号 250
第二章 经营体制 254
第一节 私营商业改造 254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255
第三节 合作商业 256
第四节 个体商业 257
第三章 商品购销 258
第一节 粮油及副食品 259
第二节 生活资料 263
第三节 生产资料 265
第四章 经营方式 265
第一节 肩挑叫卖 265
第二节 店铺 265
第三节 地摊 269
第四节 物资交流会(展销会) 270
第五章 集市贸易 270
第一节 集市 270
第二节 夜市 271
第三节 专业市场 271
第六章 服务业 272
第一节 餐饮 273
第二节 中介 273
第三节 其他 274
第十编 交通 邮电 275
第一章 交通 275
第一节 公路 275
第二节 铁路 283
第三节 水上航运 284
第四节 民间交通道路 286
第二章 邮电 293
第一节 邮政机构 293
第二节 邮路 294
第三节 投递 296
第四节 邮政业务 297
第五节 电报 298
第六节 电话 299
第七节 移动通信 301
第十一编 财税 金融 303
第一章 财税 303
第一节 田赋 303
第二节 农业税 304
第三节 工商税 306
第四节 其他税 309
第五节 乡(镇)财政 309
第二章 金融 316
第一节 机构 316
第二节 业务 322
第三节 货币 326
第十二编 党派 群团 33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33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331
第二节 基层党组织 333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 335
第四节 历届镇(乡、公社)党委领导人名录 338
第五节 纪律检查 341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342
第三章 民主党派 343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新碶支部 343
第二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新碶支部 343
第四章 群众团体 344
第一节 职工组织 344
第二节 农民组织 344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345
第四节 妇女组织 346
第五节 工商业者组织 347
第六节 其他社会团体 347
第十三编 政权 351
第一章 镇(乡)人民代表大会 351
第一节 代表选举 351
第二节 代表大会 352
第三节 议案处理 357
第四节 北仑区人大常委会新碶街道工作委员会 358
第二章 镇(乡)人民政府 358
第一节 机构沿革 358
第二节 历届镇(乡)长名录 360
第三节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367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镇政府 368
第十四编 军事 371
第一章 驻军 设施 371
第一节 驻军 371
第二节 设施 372
第二章 兵事 372
第一节 抗倭 372
第二节 抗日战争 373
第三节 解放战争 375
第三章 镇(乡)人民武装部 377
第四章 兵役 379
第一节 志愿兵 379
第二节 义务兵 379
第三节 预备役 379
第五章 民防 380
第一节 民兵组织 380
第二节 民兵训练与活动 380
第三节 人民防空 381
第十五编 教育 科技 383
第一章 教育 383
第一节 旧学 383
第二节 学前教育 384
第三节 小学教育 388
第四节 中学教育 395
第五节 高等教育 401
第六节 成人教育 401
第七节 社会力量办学 403
第八节 兴学助学 407
第二章 科技 409
第一节 组织 409
第二节 成果 410
第十六编 文化 体育 卫生 413
第一章 文化机构与设施 413
第一节 文化站 413
第二节 俱乐部 414
第三节 影剧院 415
第四节 图书馆(室) 415
第二章 文化活动 417
第一节 民间文艺 417
第二节 大型文化活动 418
第三节 社区文化 420
第四节 东港剪纸 420
第五节 文艺创作 421
第三章 文化市场 421
第一节 概况 421
第二节 管理 422
第四章 文物 古建筑 422
第一节 文物保护点 422
第二节 名宅 古迹 424
第五章 思想道德建设 427
第一节 公民道德建设 427
第二节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28
第六章 新闻 广播 电影 430
第一节 通讯报道 430
第二节 广播电视 430
第三节 电影 431
第七章 体育 432
第一节 设施 432
第二节 活动 434
第三节 竞赛 434
第八章 卫生 437
第一节 医疗机构 438
第二节 医疗制度 440
第三节 卫生防疫 441
第四节 妇幼保健 442
第十七编 社会 445
第一章 社会治安 445
第一节 机构 445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446
第三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及“法轮功” 446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 447
第五节 禁赌 禁毒 禁娼 447
第六节 交通安全管理 448
第七节 普法教育 449
第八节 消防 450
第二章 民政 451
第一节 拥军优属 451
第二节 优抚安置 452
第三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453
第四节 社会福利 453
第五节 殡葬改革 456
第三章 社会保障 456
第一节 养老保险 456
第二节 医疗保险 457
第三节 失业保险 458
第四节 最低生活保障 458
第四章 人民生活 459
第一节 经济收入 459
第二节 储蓄 462
第三节 居住 463
第四节 小康村建设 465
第五章 宗教 466
第一节 佛教 466
第二节 基督教 466
第六章 侨 港澳 台事务 467
第一节 概况 467
第二节 政策落实 467
第三节 爱乡实绩 467
第七章 风俗 469
第一节 生产习俗 469
第二节 礼仪习俗 471
第三节 岁令习俗 473
第八章 方言 谚语 童谣 475
第一节 方言 475
第二节 谚语 479
第三节 童谣 480
第十八编 人物 483
第一章 人物传略 483
第二章 人物简介 490
第三章 人物名录 493
附录 501
碑记 501
诗文选 505
校歌选 513
民间传说选 514
后记 519
《新碶镇志》资料员名单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