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渊源·家世·姻缘情(1919~1938) 3
第一章 故乡与家世 3
1.东阳县巍山镇 3
2.北宋魏王赵匡美之后 4
第二章 父亲赵宝卿 7
1.宝卿和翠莪 7
2.东阳中学第一届毕业生,民国后官考第一届县长 8
3.开办律师事务所,任职国民政府司法部门 9
第三章 赵氏三兄弟 11
1.手足情深 12
2.大弟——江南笛王赵松庭 13
3.小弟——物理学教授、声学专家赵松龄 15
第四章 鹣鲽姻缘情 18
1.李品芳·李福简·李含英 18
2.朱熹·朱一新·朱祖芬 19
3.朱谦华 20
第二篇 浙东学子成材路(1931~1948) 25
第五章 东阳初级中学 25
第六章 杭州高级中学 27
1.知识救国思想的启蒙 27
2.防护团 28
第七章 浙江大学史地系 30
1.黄膺白奖学金 31
2.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 32
3.浙江大学史地系系主任张其昀 36
4.抗战时期浙江大学校园生活 43
第八章 浙江大学史地学部 48
1.导师张其昀:中国人文地理学开山大师 48
2.《遵义新志》 51
3.叶良辅教授与《瀚海盆地》 53
4.学衡派与《思想与时代》 55
5.妻子谦华万里寻夫到贵州 58
第九章 漂洋过海留学北美 61
1.到美国去 61
2.美国地理学研究重镇——克拉克大学 62
3.盖伊·伯纳姆索引 64
4.美国的留学生活 66
5.加拿大的哈佛——麦吉尔大学 69
6.归来 73
第三篇 风雨教学科研人生路(1949~1978) 79
第十章 留学归来 79
1.年轻的教授 79
2.暴风雨前的浙大 80
3.浙大解聘 82
第十一章 金陵女子大学 86
1.地理系系主任刘恩兰 87
2.“南京都市地理初步研究” 88
第十二章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南京) 90
1.中国地理研究所 91
2.老校长的邀请 92
3.锻炼成一位真正的地理工作者 94
4.农业地理 98
5.外国地理 102
6.中庸之道和好人政府 103
第十三章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 110
1.搬迁北京 110
2.《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 111
3.治沙工作与“中间突破,两头开花” 114
4.敦煌不用搬迁 119
5.地理学经典译著——《地理学性质的透视》 120
6.北京地理研究所沙漠室与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 125
第十四章 在劫难逃的“文化大革命” 129
1.首当其冲 129
2.“牛棚”生活 131
3.湖北潜江“五七干校” 133
4.春寒乍暖时 135
第四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979~1995) 141
第十五章 走向学术生涯的高峰 141
1.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141
2.中国干旱区研究 151
3.中国综合地理系统研究 161
4.但问耕耘,不问收获 165
第十六章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172
1.接待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沙漠代表团来访 172
2.再次走出国门 175
3.国际学者专家对赵松乔的评价 181
4.结识美国著名作家路易斯·拉莫尔(Louis L’Amour) 190
第十七章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破冰之旅 193
1.台湾文化大学 193
2.台湾文化大学董事长张镜湖博士 195
3.第一位大陆访台学者 197
4.“我看台湾” 201
尾声 207
1.与妻子谦华在美国 207
2.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不展眉 211
3.和女儿在美国的日子 213
4.我还有很多计划 215
附录一 赵松乔主要生平活动年表 221
附录二 赵松乔主要著作目录 230
附录三 赵松乔手稿(节选) 250
附录四 赵松乔文稿(节选) 256
附录五 缅怀赵松乔先生文稿(节选) 275
后记(台湾版) 360
后记(大陆版)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