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3
一、贸易与技术之争 3
二、国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与相对工资差距 8
三、相对工资差距扩大的根源及研究拓展 11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
一、研究思路 14
二、研究方法 15
第五节 主要研究贡献 15
第二章 中国相对工资差距的测算 18
第一节 中国相对工资差距的总体状况 18
第二节 中国不同行业的相对工资差距 21
一、制造业总体的相对工资差距 21
二、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相对工资差距 24
第三节 中国不同地区的相对工资差距 29
第三章 国际贸易影响相对工资差距的理论机制 36
第一节 H-O-S理论所蕴含的价格机制 36
一、H-O-S理论对贸易与工资关系的解释 37
二、H-O-S理论的局限及拓展 38
第二节 国际贸易影响相对工资差距的技术进步机制 40
一、技术创新效应 41
二、技术溢出效应 42
三、资本与技能互补效应 42
四、贸易引致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 43
第三节 国际贸易影响相对工资差距的其他传导机制 45
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细化 45
二、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改变 46
第四章 国际贸易、技术创新与相对工资差距 47
第一节 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效应 48
一、南北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模仿创新 48
二、南南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防御性创新 49
第二节 国际贸易、技术创新与发展中国家的相对工资差距:理论框架 50
一、基本模型 51
二、封闭情形下的均衡 55
三、南北贸易情形下的均衡 57
四、南南贸易情形下的均衡 61
第三节 国际贸易、技术创新与中国的相对工资差距:实证研究 63
一、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63
二、基于劳动者个体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72
三、结论 81
第五章 中间产品进口、技术溢出与相对工资差距 84
第一节 中间产品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 85
一、中间产品进口的技术溢出机制 85
二、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在中国的验证 86
第二节 中间产品进口、技术溢出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差距:理论框架 87
一、基本模型及假设 87
二、竞争性均衡分析 89
三、比较静态分析 92
第三节 中间产品进口、技术溢出与中国的相对工资差距:实证研究 94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 94
二、变量描述及数据来源 97
三、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计量估计及结果分析 99
四、基于劳动者个体微观数据对制造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再检验 110
五、结论 115
第六章 资本品进口、资本与技能互补与相对工资差距 117
第一节 中国资本品贸易现状 117
一、国际贸易商品的分类 117
二、中国资本品贸易规模和商品贸易结构 118
第二节 资本技能互补与相对工资差距:理论框架 120
一、基本模型及假设 120
二、资本技能互补与相对工资差距 122
第三节 资本品进口、资本技能互补与中国的相对工资差距:实证研究 123
一、计量模型 123
二、变量介绍及数据说明 124
三、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126
四、结论 130
第七章 中国外贸发展政策支持体系的调整和完善 131
第一节 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态势 132
一、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132
二、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 136
第二节 入世后中国外贸政策的演进和调整 138
一、入世后中国外贸政策的演进 138
二、中国现行贸易政策带来的问题 140
三、新时期中国外贸政策调整的方向 142
第三节 外贸发展所需的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 146
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就业增长 147
二、提高国内的技术吸收能力,防范就业风险 148
三、实行积极工资政策 148
四、运用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差距 151
第四节 与外贸发展相适应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体系的完善 152
一、完善工资形成机制,促进工资合理增长 153
二、促进劳动力在地区和行业间自由流动 154
三、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增加熟练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156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非熟练劳动力的劳动积极性 157
参考文献 160
重要术语索引表 171
后记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