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测试与分析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介强,徐红燕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122289476
  • 页数:232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粉体试样的取样方法 1

1.1 二分法 1

1.2 圆锥四分法 2

1.3 层叠交替铲分法 3

1.4 旋转划分机 3

1.5 料流切断法 4

1.6 超微粉体的取样 5

参考文献 5

第2章 粉体的表观特性及其测试技术 6

2.1 粉体粒度及其测试技术 6

2.1.1 单颗粒尺寸的表示方法 6

2.1.2 颗粒群尺寸的表示方法 8

2.1.3 粉体粒度的测量技术 9

2.2 粉体颗粒形状与表征 18

2.2.1 颗粒形状因数 18

2.2.2 颗粒形状的分形表征 19

2.2.3 颗粒形状的观测 21

2.3 粉体比表面积与孔分析 22

2.3.1 粉体比表面积与孔的基本概念 22

2.3.2 粉体比表面积与孔分析表征原理 22

2.3.3 粉体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方法 31

参考文献 38

第3章 粉体的密度与测定 39

3.1 粉体有效密度的测定 39

3.1.1 测试原理 39

3.1.2 测试设备 41

3.1.3 试样测定 41

3.2 粉体松装密度的测定 42

3.2.1 漏斗法 42

3.2.2 斯柯特容量计法 43

3.2.3 振动漏斗法 44

3.3 粉体振实密度的测定 45

参考文献 46

第4章 粉体晶态结构与成分测试 47

4.1 粉体晶态结构测试与分析 47

4.1.1 粉体晶态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析法 47

4.1.2 粉体晶态结构的电子衍射分析法 50

4.1.3 粉体晶态结构的中子衍射分析法 50

4.2 粉体的化学成分测试 51

4.2.1 特征X射线分析法 52

4.2.2 原子光谱分析法 54

参考文献 58

第5章 粉体表面特性及其测试技术 59

5.1 粉体表面成分分析技术 59

5.1.1 俄歇电子能谱法 59

5.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61

5.2 粉体表面能及其测试 64

5.2.1 粉体表面能特点 64

5.2.2 粉体表面能测量技术 66

5.3 粉体表面电性及测试 67

5.3.1 颗粒表面电性起源与带电结构 67

5.3.2 颗粒表面ζ电位的测定 71

参考文献 72

第6章 粉体显微分析技术 73

6.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74

6.1.1 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与成像原理 74

6.1.2 扫描电镜的粉体试样制备与显微分析 76

6.1.3 扫描电镜的能谱仪和波谱仪分析 78

6.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79

6.2.1 透射电镜的基本结构与成像原理 79

6.2.2 透射电镜的图像衬度及电子衍射 80

6.2.3 透射电镜的粉体试样制备与显微分析 82

6.3 扫描隧道显微镜分析 83

6.4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86

6.4.1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86

6.4.2 原子力显微镜的粉体样品制备 88

参考文献 89

第7章 粉体的分子光谱测试与分析 90

7.1 红外光谱分析 91

7.1.1 红外光谱分析法的原理 91

7.1.2 红外光谱测试粉体样品制备及分析 92

7.2 拉曼光谱分析 95

7.2.1 拉曼光谱分析法的原理 95

7.2.2 拉曼光谱在粉体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96

7.3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的比较 98

7.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99

7.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原理 99

7.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在粉体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100

参考文献 102

第8章 粉体的力学性能及其评价方法 103

8.1 粉体易磨性及其评价方法 103

8.1.1 相对易磨性及其测定方法 103

8.1.2 Bond粉碎功指数法 104

8.1.3 相对易磨性系数和Bond粉碎功指数的比较 107

8.2 粉体分散性及其评价方法 109

8.2.1 粉体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 109

8.2.2 粉体分散性的评价方法 110

8.3 粉体流动性及其评价方法 113

8.3.1 粉体的内摩擦角和休止角 114

8.3.2 粉体摩擦角的测试方法 115

8.3.3 粉体流动性的评价方法 118

8.4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 119

8.4.1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简介 119

8.4.2 粉体特性参数的测试过程 120

参考文献 128

第9章 超微粉体理化特性的基本理论 129

9.1 粉体纳米化后的电子能态特征 129

9.1.1 纳米颗粒的电子结构 129

9.1.2 纳米颗粒中的电子关联和激发 130

9.1.3 电子能级的离散特性 130

9.1.4 库仑堵塞和量子隧穿 131

9.2 粉体纳米化后的基本效应 132

9.2.1 量子尺寸效应 132

9.2.2 小尺寸效应 132

9.2.3 表面效应 133

9.2.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134

9.2.5 介电限域效应 135

参考文献 135

第10章 超微粉体的物理特性与测试 136

10.1 超微粉体的热学性能 136

10.1.1 基本表现 136

10.1.2 粉体的可烧结性及其评价方法 137

10.1.3 纳米流体的热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138

10.2 超微粉体的磁学性能 141

10.2.1 基本概念 141

10.2.2 超微粉体的磁性测量 145

10.3 超微粉体的电学性能 145

10.3.1 超微粉体的导电性 145

10.3.2 超微粉体的巨磁电阻效应 147

10.4 超微粉体的光学特性 148

10.4.1 宽频带强吸收 148

10.4.2 超微粉体的发光特性 149

10.4.3 超微粉体分散体系的光学性能 157

10.5 纳米颗粒的抗磨减摩性及其测试 159

10.5.1 纳米颗粒的抗磨减摩机理 159

10.5.2 纳米抗磨剂的抗磨减摩性能测试 161

参考文献 165

第11章 超微粉体的化学特性与测试 166

11.1 超微粉体的吸附特性 166

11.1.1 基本原理 166

11.1.2 粉体吸附水中污染物性能的测试 166

11.2 超微粉体的催化特性 168

11.2.1 粉体的非均相催化特性 168

11.2.2 粉体的光催化特性 170

11.2.3 粉体光催化性能的测试 172

11.3 超微粉体的电化学可循环储能特性 174

11.3.1 可充电电源与电极活性材料 174

11.3.2 粉体活性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176

11.3.3 以粉体为活性材料组装超级电容器及其性能测试 182

11.4 超微粉体的敏感特性 185

11.4.1 粉体气敏性能的基本原理 186

11.4.2 粉体气敏性能的评价 188

11.4.3 粉体气敏性能的测试 189

参考文献 193

第12章 细微颗粒物的危害性及其监测 195

12.1 大气中细微颗粒物的来源与种类 195

12.2 显微镜下的PM2.5 197

12.3 细微颗粒物的危害性及其机制 199

12.3.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 199

12.3.2 对生物的危害性 201

12.3.3 对空气能见度及气候的影响 202

12.3.4 对粉尘自燃和爆炸的影响 202

12.4 细微颗粒物的监测技术 204

12.4.1 PM2.5 与空气质量标准 204

12.4.2 PM2.5 监测技术 205

12.4.3 粉尘爆炸监测技术 210

参考文献 212

附录Ⅰ 激光衍射法粒度测试中各种材料的折射率 213

附录Ⅱ 配制悬浮液不同粉体材料所适用的液体介质及分散剂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