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澜集 1
序 3
英国文学概略 5
白体诗里的想象世界——论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导言 30
春天,想到了莎士比亚 45
成熟的开始——评《请君入瓮》的演出 55
读蒲伯 57
萨克雷的《名利场》——兼评一个好译本 66
难忘的《骑马乡行记》 73
汉译《英国湖畔三诗人选集》序 81
汉译《英诗金库》序 85
《彭斯诗选》序 88
读《草叶集》 129
勃莱的境界 157
詹姆斯·赖特和他的诗 170
通过一个选本看美国短篇小说 179
小说短论一束 184
一、华盛顿·欧文:《瑞普·凡·温克尔》 185
二、纳撒尼尔·霍桑:《教长的黑面纱》 186
三、赫尔曼·麦尔维尔:《闺女的地狱》 188
四、安布罗斯·毕尔斯:《空中骑士》 192
五、亨利·詹姆斯:《四次会见》 193
六、西奥多·德莱塞:《老罗根姆和他的特丽萨》 195
七、薇拉·凯瑟:《汤姆·奥特兰的故事》 196
八、舍伍德·安德森:《我想要知道为什么》 198
九、凯瑟琳·安·波特:《中午酒》 200
十、厄纳斯特·海明威:《弗朗西斯·麦康勃短促的快乐生活》 203
十一、威廉·福克纳:《熊》 206
十二、罗勃特·潘·华伦:《春寒》 210
十三、詹姆斯·阿瑟·鲍德温:《桑尼的布鲁士》 212
十四、约翰·奇弗:《贾丝蒂娜之死》 215
一位善于讲故事的作家——纪念欧·亨利诞生100周年 219
中国第一本美国文学史——评《美国文学简史》(上册) 230
令人鼓舞的五月演出——《推销员之死》观后感 237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西方现代派 242
谈谈西方现代派文学 249
借鉴与创新——在一所大学科学讨论会上的发言 257
读书随感录 261
风格和风格的背后 269
序 271
关于当代英文散文 273
读艾德蒙·威尔逊的书信集 280
另一种文论:诗人谈诗 293
《英国诗选》序 307
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一个回顾 317
译诗和写诗之间——读《戴望舒译诗集》 342
穆旦的由来与归宿 361
刘译伯吉斯《莎士比亚传》序 373
白体诗里的想象世界——一论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376
白体诗在舞台上的最后日子——二论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391
中楼集 413
序 415
读小说札记 417
作为散文家的罗素 428
读艾德蒙·威尔逊的书信集 441
读《牛津随笔选》 454
另一种文论:诗人谈诗 459
语言之间的恩怨 473
与友人论文采书 483
文学史在古中国的先驱 487
一种尝试的开始 500
文学史写法再思 513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与文化 520
密尔顿 529
介绍《唐璜》 566
文学翻译中的语言问题——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 572
我为什么要译诗——一本译诗集的自序 577
附录诗评与译诗——与王佐良教授一席谈 580
学府、园林与社会之间——英法两月见闻 584
浙江的感兴 607
想起清华种种——80校庆感言 610
白色建筑群下的思绪 614
上图书馆 617
萧的笑声——北京人艺演出《芭巴拉少校》观后 620
谈穆旦的诗 623
怀珏良 631
《周珏良论文选》序 636
《袁鹤年文集》序 641
两篇有关西方新文论的文章述评 643
我想看到的几本书 657
关于繁荣人文科学的几点想法 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