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士绅之家 1
一 家世渊源 2
二 “慈父严母” 6
三 过渡时代的士绅阶层 17
第二章 水木清华 23
一 “入骨三分,渗透腠理”的留学预备 25
二 自修传统文史典籍 32
第三章 为什么选择了优生学 39
一 19世纪中期以来的西方优生运动 41
二 选择优生学作为专业 46
第四章 负笈美国 55
一 师从达文波特学习优生学 56
二 兼顾社会思想 67
三 从优生学扩展到社会学的逻辑环节 73
第五章 在社会学界的优生学家 83
一 在社会学界的教学研究活动 86
二 “文化与优生学”的论争 95
三 潘光旦与其他几个社会学家 105
四 余言 114
第六章 “全心全意的、有选择性的采择西洋文化” 117
一 种族竞存标准下的中国文化 119
二 与胡适在文化观上的两次讨论 129
三 “中国本位”的内涵 142
四 “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150
五 以“三才通论”分析中西文化的利弊 156
第七章 关于妇女解放的另类观点 165
一 质疑妇女运动 167
二 批评之声渐起 173
三 收敛锋芒并走向全面论述 179
第八章 探索中华民族的优生强种之道 187
一 思想渊源 189
二 对中国民族性的认识 198
三 潘光旦与吴景超关于“民族自信力”先天根据的论争 206
四 潘光旦与张君俊关于提高民族素质途径的论争 215
五 中华民族品质的改进如何可能 225
六 余论 229
第九章 潘光旦、霭理士与中西性文化的融会 233
一 私淑之情 236
二 霭理士在思想倾向上对潘光旦的影响 248
三 潘光旦与霭理士的思想差异 256
四 潘光旦的“贞节”新解与五四后性道德的探讨趋势 268
五 潘光旦对中国性文化史的选择性阐释 280
六 潘光旦对当时涉性事件、言论的评论 288
七 余言 300
第十章 参与民主运动 305
一 简要历史回顾 306
二 观点之一:“宣传不是教育” 311
三 观点之二:“学生不宜加入政党” 316
四 观点之三:“学人论政” 318
五 理想而无力的自由主义者 321
第十一章 人文思想视野下的社会学 325
一 开辟新人文思想的端倪 326
二 独特的社会学观 337
第十二章 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妇女问题论争 343
一 抗战时期围绕《妇女与儿童》的论争 345
二 1948年两篇引起争议的文章的出台 353
三 引起妇运界的反击 357
四 结语 362
第十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后 365
一 期待与观望 366
二 不习惯与困惑 370
三 三反运动中的“铁心皮球” 377
第十四章 在不断的政治运动中仍坚持研究工作 381
一 从建国初到反右之前 383
二 未能躲过反右一劫 387
三 一边改造思想,一边潜心学术 391
尾声 学者之死 399
跋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