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2
1.3 研究方法与假设前提 4
1.4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5
1.5 创新与不足 6
2政府与货币制度:理论综述 8
2.1 制度为何重要 8
2.2 政府:行为与职能 10
2.2.1 外生视角下的政府 10
2.2.2 经济人假设、政府内生化和政府职能 11
2.2.3 政府行为的进一步解释:诺思国家模型与寻租理论 13
2.3 政府与货币制度选择 18
2.3.1 货币、金融与经济增长 18
2.3.2 西方现代货币制度:基于传统货币经济理论 20
2.3.3 货币制度选择范围的扩展:基于金融发展理论 25
2.3.4 后危机时代货币制度的共识:基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28
2.4 本章小结 32
3中国货币制度演进:过程与逻辑 34
3.1 信用货币制度构建的历程 34
3.1.1 外部强行植入时期(1845—1896年) 34
3.1.2 政府主导建立时期(1897—1911年) 36
3.1.3 市场内生发展时期(1912—1934年) 37
3.1.4 政府主导控制时期(1935—1952年) 38
3.1.5 政府完全控制时期(1953—1983年) 42
3.2 中国货币制度的“构建”特性与“强政府”传统 45
3.3 本章小结 47
4转型时期货币制度中的政府因素:一般性描述 48
4.1 货币制度结构中的政府作用 48
4.1.1 货币制度中的参与主体——从货币供给模型说起 48
4.1.2 政府与企业 50
4.1.3 政府与中央银行 54
4.1.4 政府与商业银行 57
4.1.5 政府与居民 61
4.1.6 政府、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三位一体体制的延续 63
4.2 货币制度变迁的模式:政府控制下的渐进转型 65
4.3 本章小结 66
5内在货币的外在化与政府控制:一个例证 68
5.1 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的辨析 68
5.1.1 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三重释义之一:因果观 69
5.1.2 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三重释义之二:控制观 71
5.1.3 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三重释义之三:内涵观 74
5.1.4 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三重释义之间的关系 75
5.2 外在人民币创造:债务追索与坏账核销 78
5.3 人民币外生性的实证分析 83
5.3.1 理论模型与数据 83
5.3.2 时间序列数据平稳性检验 92
5.3.3 VAR模型分析与结果 93
5.3.4 实证结论 101
5.4 本章小结 102
6转型时期政府控制货币的经济分析 104
6.1 政府对货币的控制:基于铸币税的分析 104
6.1.1 铸币税的性质及中国计量 104
6.1.2 铸币税最大值与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性 106
6.1.3 抑制通胀的手段:价格控制与利率指数化 108
6.1.4 信贷规模控制达到稳定物价的效果了吗 110
6.2 政府对货币的控制:基于金融剩余的分析 113
6.2.1 金融剩余与体制内增长 113
6.2.2 金融剩余的体制内侵蚀:国有银行坏账 118
6.2.3 金融剩余的体制外侵蚀:国有银行租金 120
6.3 政府控制货币的社会福利分析 123
6.4 政府控制货币的收益计算 126
6.5 关于民间金融 132
6.6 本章小结 135
7政府因素何以进退:一个演化博弈视角 137
7.1 不同模式的货币制度变迁绩效的简单比较 137
7.1.1 制度绩效与政府收益 137
7.1.2 基于新古典信贷均衡模型的四类货币制度绩效比较 140
7.2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货币制度变迁趋势分析 149
7.2.1 演化博弈模型的相关假设 150
7.2.2 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153
7.2.3 分析结果的经济解释 154
7.3 货币制度演进趋势对比——兼谈政府的“进”与“退” 159
7.3.1 中俄对比:基于转型经济的分析 159
7.3.2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西方货币制度演进 162
7.3.3 中国货币制度中政府因素的进退 167
7.4 本章小结 168
8结论和政策建议 170
8.1 全书结论 170
8.2 政策建议 171
附录 175
附录1 外生性与内生性:计量经济学的规定 175
附录2 铸币税最大值的代数推导 177
附录3 政府控制货币的收益计算:数据选取、处理及结果 178
参考文献 187
索引 207
后记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