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与人之礼 春秋经传主体思想》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文东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10158686
  • 页数:720 页
图书介绍:春秋经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天道与人伦兼融、学术与治术并包,宏纤毕贯,在近代以前的经学传统中为学者、政治家所重。本书研究《春秋》经及其三传主题思想结构,在对历来研究者关注的哲学、宗教、伦理、政治四大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整理的基础上,辨文析理,认为春秋经传有整体一贯的意义系统,并以天之道与人之礼为核心,从天道、礼义、德行、治道诸方面集中分析和阐释《春秋》经及其三传的主体思想。本书认为,西周传统天道信仰是礼义之精神基础,随着传统天道信仰的变迁、宗周社会礼治崩坏,世道衰微,孔子及其后学固守信仰,针砭时政,探寻天道、礼义、德行、治道,有了《春秋》及其的撰作。春秋三传或据事明理、或微言大义,皆为激扬周道、振作仁义,据守人道价值,影响世道人心,彰显天道信仰。全书分五章。第一章,引论,讲取材、主题和文献,讲天道、礼义、德行、治道在春秋经传中的纵贯。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从天道、礼义、德行、治道四方面分别分析三传的主体思想之表现。第五章,综论春秋三传同异离合。

绪论 1

一、《春秋》经论 2

(一)《春秋》之书名与实 2

(二)史论孔子修《春秋》 5

(三)质疑孔子修《春秋》 19

(四)《春秋》经说与史说 28

(五)《春秋》经史折中说 44

二、《春秋》传论 55

(一)《左传》之修撰 55

(二)《左传》史传论 69

(三)《公羊传》之修撰 76

(四)《公羊传》经传论 85

(五)《榖梁传》之修撰 89

(六)《榖梁传》经传论 97

(七)三传同体与异途 101

三、《春秋》学论 109

(一)《春秋》之志论 110

(二)《春秋》之道论 112

(三)《春秋》之旨论 113

(四)《春秋》之义论 116

(五)《春秋》之例论 120

(六)《春秋》之事论 124

(七)《春秋》之辞论 125

(八)《春秋》之法论 128

(九)《春秋》之制论 131

(十)《春秋》之教论 133

(十一)《春秋》学史论 140

四、本书立场、主旨与取材 149

(一)立场 149

(二)主旨 158

(三)取材 162

第一章 天道论 169

一、《左传》 170

(一)灾异与天命 170

(二)天道与人道 177

(三)君天与民主 180

二、《公羊传》 183

(一)崇古与尊天 183

(二)灾异与天志 184

(三)天人感应论 185

三、《榖梁传》 190

(一)天道秩序 190

(二)法天则天 194

(三)祖由天生 197

第二章 礼义论 201

一、《左传》 203

(一)礼文论 204

(二)礼质论 241

(三)礼法论 257

(四)礼教论 260

(五)礼辞论 263

二、《公羊传》 269

(一)嫡庶论 269

(二)亲隐论 272

(三)名实论 279

(四)君臣论 284

(五)经权论 293

三、《榖梁传》 302

(一)名分论 302

(二)天子论 307

(三)亲亲论 316

(四)尊尊论 320

(五)两性论 324

第三章 德行论 334

一、《左传》 335

(一)君德 335

(二)臣德 348

(三)士德 370

(四)武德 375

(五)女德 391

(六)史德 405

二、《公羊传》 415

(一)君仁 415

(二)臣忠 421

(三)士让 428

(四)正义 431

三、《榖梁传》 442

(一)仁义 442

(二)忠孝 448

(三)友悌 454

(四)贞节 462

第四章 治道论 468

一、《左传》 469

(一)德礼论 469

(二)德刑论 478

(三)德政论 481

(四)德用论 487

二、《公羊传》 502

(一)尊王论与一统论 502

(二)仁政论与德治论 506

(三)夷夏论与本末论 510

三、《榖梁传》 522

(一)道义论 522

(二)君民论 525

(三)荒政论 534

(四)人伦论 542

(五)华夷论 546

第五章 春秋三传综合论析 553

一、春秋三传同异离合 554

(一)体例、内容之总体差别 554

(二)成书、价值与影响之异 565

(三)尊天与重人之总体取向 578

(四)崇礼重德的取向与侧重 593

(五)与孔子思想的关联比较 620

二、评史论事之道德观 642

(一)笔削义深、道德评判 642

(二)伦理叙事、德福相因 645

(三)采善贬恶、褒贬分明 651

(四)重人申民、立君保民 655

三、解经释义之方法论 662

(一)叙事明理、事明义见 663

(二)微言大义、从变从义 673

(三)阐述义例、重视语言 682

(四)察外观内、见微知著 686

(五)存同求异、略小求大 690

参考文献 693

索引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