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
1.2.1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2
1.2.2 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 5
1.2.3 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 11
1.2.4 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评述 12
1.2.5 流域生态补偿的关键问题 12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16
1.3.1 流域水土资源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关系 16
1.3.2 界定补偿主体对象 17
1.3.3 确定补偿标准 17
1.3.4 研究目标 17
1.4 技术路线 17
1.4.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理论框架 17
1.4.2 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19
1.4.3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证研究 20
1.5 研究创新点 21
1.6 小结 22
第2章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23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
2.1.1 外部效应理论 23
2.1.2 公共产品理论 24
2.1.3 生态资本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 25
2.1.4 水资源价值论 25
2.1.5 人地关系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7
2.2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计算 28
2.2.1 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定义 28
2.2.2 流域生态服务功能类型 28
2.2.3 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构成 29
2.2.4 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定量评价方法 31
2.2.5 流域生态服务功能空间流转 35
2.3 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框架 40
2.3.1 流域生态补偿的依据及意义 40
2.3.2 流域生态补偿的原则 41
2.3.3 流域生态补偿的目标 42
2.3.4 流域生态补偿主体对象的界定 43
2.3.5 补偿标准 48
2.3.6 补偿的模式:政府主导,市场推进 50
2.3.7 补偿阶段及方式的选择 52
2.4 小结 54
第3章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 55
3.1 渭干河流域范围及概况 55
3.1.1 自然概况 55
3.1.2 社会经济概况 57
3.2 渭干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 59
3.2.1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 59
3.2.2 渭干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61
3.2.3 渭干河流域土地净变化速度与变化幅度 75
3.2.4 渭干河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 77
3.3 渭干河流域土地利用效益 87
3.3.1 土地利用程度 87
3.3.2 土地利用效益 88
3.3.3 土地利用程度与区域发展相互关系 89
3.4 渭干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 90
3.4.1 驱动因子的作用机理 90
3.4.2 土地利用分类与驱动因子指标选取 92
3.4.3 驱动因子分析 93
3.5 小结 97
第4章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99
4.1 渭干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 99
4.1.1 数据来源 100
4.1.2 研究方法 100
4.1.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102
4.1.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特征分析 103
4.1.5 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 104
4.1.6 结论 106
4.2 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影响因素 107
4.2.1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及选择 107
4.2.2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的方法 109
4.2.3 数据来源 111
4.2.4 渭干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111
4.2.5 渭干河流域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113
4.2.6 渭干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因子分析 113
4.2.7 结论与讨论 116
4.3 农业用水的生态服务价值与经济价值 117
4.3.1 农业用水效益评价模型 117
4.3.2 耕地资源产出价值评估 119
4.3.3 渭干河流域上游耕地价值、边际效益及弹性的计算 121
4.3.4 农业用水的经济产出与生态产出 122
4.3.5 农业用水边际效益及弹性分析 123
4.3.6 农业用水弹性分析 125
4.3.7 结论与讨论 126
4.4 小结 127
第5章 流域生态补偿主体对象及标准 130
5.1 流域上游生态服务功能分析及价值结构变化 130
5.1.1 上游保护水源产生的生态效益分析 130
5.1.2 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 131
5.1.3 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特征分析 133
5.1.4 上游地区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及分析 135
5.2 研究区生态补偿主体与对象 144
5.2.1 生态补偿主体与对象的定性分析 144
5.2.2 生态补偿主体与对象的定量评价 146
5.2.3 补偿主体与对象的确定 147
5.3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148
5.3.1 生态服务价值损益法 148
5.3.2 机会成本法 153
5.3.3 条件价值评估法 164
5.3.4 结论与讨论 178
5.4 小结 179
第6章 流域生态补偿效果分析 181
6.1 上游拜城县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景分析 181
6.1.1 马尔可夫模型 181
6.1.2 初始状态矩阵的确定 182
6.1.3 转移概率矩阵的确定 183
6.1.4 模型精度检验 183
6.2 不同补偿水平下土地利用情景模拟 184
6.2.1 无补偿条件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184
6.2.2 现有补偿条件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184
6.2.3 足额补偿条件下流域居民福祉变化 185
6.3 小结 187
第7章 流域生态补偿实施保障体系的构建 188
7.1 水资源产权制度的完善 188
7.2 资金筹集和管理 189
7.2.1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189
7.2.2 生态补偿资金的有效配置 191
7.3 组织管理体系 191
7.4 法律制度框架 192
7.5 小结 193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194
8.1 结论 194
8.1.1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94
8.1.2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差异显著,土地利用程度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194
8.1.3 流域上游土地、水资源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关系极为密切 195
8.1.4 界定了渭干河流域的补偿主体和对象 196
8.1.5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空间流动性和溢出效应 196
8.1.6 确定了最高、最低和参考3种补偿标准 197
8.1.7 不同的补偿情景对土地利用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和受偿区域居民的福祉 197
8.1.8 提出了流域生态补偿保障措施 197
8.2 展望 198
8.2.1 生态服务功能演变规律及方法研究 198
8.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空间流转过程与机制分析 198
8.2.3 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关系及机制研究 199
8.2.4 补偿标准的确定 199
8.2.5 生态补偿实施的保障措施研究 199
参考文献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