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责任与责任教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淑煌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1560679
  • 页数:23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一到六章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责任教育的内涵,第七章论述基础教育领域,各个教育主体在责任教育中的角色追求。第八章阐述了笔者心目中教师的教育责任。第九章集中阐述了笔者教育理想中的育人理念。第十章从家长与家庭的责任、社区与行业的责任与媒介与社会的责任三个维度,分别阐述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章 中国传统教育的责任范畴 1

第一节 儒家的教育理想 2

一、奠定理念基石 5

二、教化改造社会 6

三、内省完善人格 6

四、求学须先立志 7

五、教学方法先进 7

六、教师为人师表 8

第二节 孔子的家国天下观 9

第三节 士大夫的《师说》 12

一、教师职责 14

二、教师资格 14

三、师生关系 15

第四节 佛教的教诲 16

第二章 国外教育学说的责任意识 21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城邦教育(公民思想) 21

一、苏格拉底教育的问题导向 23

二、现代公民社会法律法治教育的滥觞 25

三、苏格拉底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26

四、苏格拉底的教育实践模式 28

第二节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30

一、责任教育视野中的卢梭社会契约论 31

二、责任教育中的契约意识强化 33

第三节 苏霍姆林斯基的责任教育 35

一、苏霍姆林斯基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公民教育思想与实践 37

二、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后进生”的教育 39

三、苏霍姆林斯基是伟大的教育实践家 40

第三章 现代中国责任教育的历史演变 44

第一节 从“教育救国”到“教育立国” 45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45

二、五四运动翻开中国教育新篇章 50

三、民国教育试验 52

第二节 从“教育立国”到“教育兴国” 55

第三节 从“教育兴国”到“教育强国” 60

第四章 教育责任的内涵 65

第一节 培养有灵魂的人 68

一、爱是灵魂的灵魂 69

二、正义感是灵魂的支柱 71

第二节 培养有责任的人 74

一、纪律是责任的社会开显 75

二、操守是责任的内心加持 77

三、坚守是责任的价值表征 79

第三节 培养有能力的人 81

一、基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教育语境中的能力内涵 82

二、学生的能力培养应当指向敢于运用、善于运用 83

三、如何为国家拔尖人才的培养做些贡献 84

第五章 教育责任的实践维度 87

第一节 有教无类: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长 89

一、信念内化 94

二、法规保障 95

三、资源支撑 95

四、评价导向 95

第二节 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96

第三节 诲人不倦: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就 102

一、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103

二、诲人不倦的新思维 106

第六章 把责任教育作为教育责任 109

第一节 理想的教育激励坚定的信仰 117

第二节 本真的教育培育高尚的道德 121

一、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肯定国家、社会与个人发展导向的教育功利性 124

二、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反对教育的“功利主义” 125

三、我们不赞成虚无化教育,脱离实际空谈教育的去功利化 126

第三节 用心的教育铸造优秀的品格 127

一、忠勇爱国 130

二、崇德尚义 130

三、诚信守礼 130

四、勤奋好学 130

五、自强进取 131

六、团结友善 131

第七章 责任教育的校长追求 133

第一节 校长的价值追求——把莘莘学子送到合适发展的起点去 145

第二节 校长的特色追求——打造一套宽光谱、多能级的课程体系 147

第三节 校长的文化追求——留下一个永续发展的学校内生增长机制 150

第四节 校长的情感追求——享受深藏于五味杂陈的职业征途深处的幸福 153

第八章 责任教育的教师追求 158

第一节 优秀教师成长于健康积极的教学文化 158

一、教学文化的功能是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161

二、教学文化的建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体 162

三、教学文化的导向是集体无意识与教学风俗习惯的形成 162

四、教学文化的终极目标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幸福 163

第二节 专业认同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基础 163

一、教育教学的矛盾冲突,是教师成长的原动力 166

二、教育应然本真与实然功利的矛盾,直面教师的职业认知 166

三、教师工作的重点在于探索知识传承与素质培育的融会贯通 166

四、教师工作的难点在于实化学生政治思想与道德教育的效果 166

五、教师工作的保障在于评价的创新与机制的优化 167

六、教育思维定式与创新理念的矛盾,直击教师的职业惰性 167

七、教师既有素质与教育信息技术的矛盾,直冲教师的职业前沿 168

第三节 “大爱”为本,走在奉献的路上 169

一、教师热爱祖国 169

二、教师热爱科学 170

三、教师热爱大自然 170

四、教师热爱生命 171

五、教师热爱事业 172

六、教师热爱家人 173

第四节 “大智”为纲,走在攀登的路上 173

一、“大智”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174

二、教学艺术是“大智”教学的必备基础 174

三、理论自觉是“大智”教学的坚强支撑 175

四、超越自我是“大智”教学的前行动力 177

第五节 “大雅”为韵,走在快乐的路上 177

一、阅读润心 180

二、雅好养性 180

三、壮游怡情 181

第九章 责任教育的学生追求 183

第一节 当代中学生面面观 184

一、有强烈的国家荣誉感 184

二、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强 185

三、较强的信息社会基本生存能力 185

四、基础知识与能力令世界瞩目 185

第二节 导向主体发展的学习力提升 188

一、学生“主体性”问题 189

二、学生“学习力”问题 191

第三节 有理想的追求是最关键的自主 193

一、用教育的真诚预热追求的动机 195

二、用教育的真实坚守追求的目标 195

三、用教育的理性增强追求的后劲 196

第四节 有意志的约束是最明智的自我 196

一、“道德讨论策略” 198

二、“公正团体模式” 198

第五节 有导向的评价是最有价值的自觉 201

第十章 责任教育的社会支撑 206

第一节 提升家长素质,树立文明家风 206

一、家庭教育观念偏颇甚多 209

二、家庭教育方法欠缺理性 209

第二节 凝聚社会共识,添加正向能量 216

一、网络世界的空间无限性 217

二、网络世界的信息多样性 218

三、进入网络世界的方便性 218

四、网络世界发言的自主性 218

五、网络世界互动的平等性 218

第三节 履行政府责任,优化育人环境 221

一、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是当代教育治理的首要任务 224

二、加强社会依法治理是学校责任教育的最好大课堂 227

三、建立办学质量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学校集中精力实施责任教育 228

参考文献 230

后记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