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版前记 1
2006年版前记 2
怕和爱 3
蒲宁的“故园” 3
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11
苦难记忆 22
柏林墙的碎片 33
记恋冬妮娅 35
“作家”原义 47
愧对蓝色的死亡 51
萌萌的线团 56
缘分 79
我在的呢喃 79
湖畔漫步者的身影 92
追悼美学热 102
舍斯托夫与尼采 106
轻之沉重与沉重之轻 110
空山有人迹 119
“误解”因“瞬时的理解”而称义 128
“这女孩儿的眼睛为我看路” 139
感念赫尔墨斯的中国传人 152
施特劳斯与基尔克果 157
六译圣人赞 162
随时准备从头开始 175
雪泥鸿爪 181
“文化”基督徒现象的社会学评注 181
“道”与“言”的神学和文化社会学评注 191
金陵与神学 200
灵知主义与现代性 207
神义的千禧 人义的激情 211
修院生活与爱欲神秘论 219
莫扎特与神学家 226
里尔克与个体信仰的现代可能性 228
关于基督教思想史 231
伯纳德特与海德格尔 234
陶伯斯与施米特 237
约瑟夫斯与希腊人 241
自我的棱镜 247
关于“四五”一代的知识社会学思考札记 247
当代中国文学的景观转换 259
流亡话语与意识形态 269
《读书》与读书人的变迁 287
国家伦理资源的亏空 296
知识分子的“猫步” 301
透过她人的欲望看自己 310
也谈“二十一世纪精神” 320
我们做学问究竟为谁? 331
“哲学与文学”座谈纪要 336
学以知远察微[访谈纪要] 344
代跋 我的学术与旧书买卖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