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方法与宏观思考 3
说“通”——《中国文学目录学通论·引言》 3
从目录学的角度探论“不歌而诵谓之赋”——马积高先生《赋史》关于赋体论述的启示 6
从《诗赋略》到《文集录》——论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目录的发展 19
“集部”的确立与“文类”的产生——论隋唐宋代文学目录的发展变化 29
论洪迈与朱熹对《高唐》《神女》赋评价的差异——兼及宋玉辞赋批评标准与方法的把握 46
考据·比较·综合——闻一多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述议 57
文士的“不遇”与文学中的“士不遇”主题 68
《春秋》经传与先秦文史研究 81
人的发现与文的新变——春秋时代文学艺术略论 81
《左传》的写人艺术 94
关于《左传》的人物评论 107
《春秋经传类对赋》与《左传》的传播 124
试论《春秋公羊传》的“贤贤”思想 144
从文学史的角度略谈《易经》卦爻辞 162
想起晏婴不更新宅 173
晏子的幽默与齐人风尚 175
从《史怀》看钟惺的经世治国思想——以评《左传》及《史记》《汉书》为重心 185
辞赋及赋话赋论研究 197
赋家之心 苞括宇宙——论汉赋以“大”为美 197
略论赋在汉代的传播及其对作赋的影响 213
班固的“赋颂”理论及其《两都赋》“颂汉”的赋史意义 230
“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魏晋南北朝辞赋中的生命主题 246
从“辞赋不分”到“以赋论赋”——古代赋文体论述的发展趋势及当代启示 263
论赋话的渊源及其演进 285
清谈与赋谈——从《世说新语》看两晋士人的辞赋评论 297
唐代赋论概观 312
虽不适中,要以为贤——论苏轼对屈原的接受 326
论刘埙《隐居通议》“古赋”选评的赋学意义 342
从诗学的角度切入——评朱光潜《诗论》中的赋论 358
新世纪十年:古代赋学研究的繁荣与趋向 374
序跋与评述 391
童心的空间在这里拓宽——《幼儿看图读神话》序 391
《中国赋论史稿》后记 393
《唐代律赋考论》序 396
《中古赋论研究》序 401
《湖北大学学报》“辞赋研究”专栏开栏语 405
难忘昙华林——怀念我的导师石声淮先生 407
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命笔——张国光先生先秦文史研究的启示 414
愿学术之树长青、生命之树长青——齐洲兄从教五十周年感言 428
中国文学史著作宋玉书写的新收获——读方铭主编《中国文学史》之《宋玉及战国赋体文学》 436
辑佚视角下的唐宋《春秋》学研究——读黄觉弘教授《唐宋〈春秋〉佚著研究》 447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读徐志啸教授的《简明中国赋学史》 451
附录 何新文主要著述目录 456
后记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