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可持续性问题与地理学任务 1
1.1.2 概念模型与可持续性理论研究 2
1.1.3 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理论模型研究 3
1.2 研究意义 4
1.2.1 理论意义 4
1.2.2 实践意义 4
1.3 有关概念的界定 5
1.3.1 概念模型 5
1.3.2 可持续性 6
1.3.3 城市可持续性 9
1.4 研究方案 10
1.4.1 研究框架 10
1.4.2 技术路线 11
1.4.3 研究方法 12
2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2.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国际差异 13
2.2 国外相关概念模型研究回顾 14
2.2.1 强调模型的理论基础 14
2.2.2 面向规划决策的实践 22
2.2.3 跨专业与跨领域沟通的努力 24
2.3 国内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回顾 26
2.3.1 可持续发展系统学理论探讨 26
2.3.2 可持续发展实践领域 28
2.4 城市科学研究回顾 29
2.4.1 功能理论(城市如何运作的理论) 30
2.4.2 规范理论(关于城市是什么的理论) 31
2.4.3 小结 34
3概念模型构模基础研究 35
3.1 概念模型理论范式研究 35
3.1.1 科学研究的“范式”概念 35
3.1.2 可持续发展模型观点 37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式 43
3.2 可持续发展系统观研究 44
3.2.1 系统方法论演变 44
3.2.2 可持续发展系统观 47
3.3 模型范例分析 48
3.3.1 概念模型内容 48
3.3.2 模型应用 50
3.3.3 启示与思考 51
4城市可持续性背景研究 53
4.1 人地系统的一种生态观 53
4.1.1 环境问题的经济学视角 53
4.1.2 经济活动的自然通则 54
4.1.3 人地矛盾的生态视角 55
4.1.4 可持续的世界观 57
4.1.5 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 58
4.2 经济全球化的一种生态思考 62
4.2.1 经济全球化的正负效应 62
4.2.2 资本主导的景观过程 63
4.2.3 生态意义上的一种诠释 63
4.2.4 世界城市的可持续性议题 64
4.3 城市增长的一种生态视角 65
4.3.1 城市的基本特征 65
4.3.2 能源资源的约束 65
4.3.3 不可持续增长特征 67
4.3.4 内在扩张机制分析 68
5城市可持续性概念模型设计 70
5.1 模型的前提 70
5.1.1 剧变中的城市 70
5.1.2 环境可持续性标准 71
5.1.3 可持续性难题 72
5.2 模型设计路线 74
5.2.1 研究起点 74
5.2.2 设计步骤 75
5.3 概念模型组成 75
5.3.1 区域中的城市 75
5.3.2 城市主体 78
5.4 模型评价 81
5.4.1 作用 81
5.4.2 局限性 82
6概念模型的一种实践思路 83
6.1 整体发展的实践观 83
6.1.1 传统理念及其手段的局限性 83
6.1.2 规划决策的三个层次 85
6.1.3 综合发展的主要任务 86
6.2 可持续整体评估方法概述 87
6.2.1 方法:从愿景到行动 87
6.2.2 内容:ISCAM模型关联 88
6.2.3 目标指数:BAU与SD值的关联 90
6.2.4 可视化用户界面和运用 92
6.3 可持续性评价 93
6.3.1 政策背景 93
6.3.2 整体评估和可持续性评价 93
6.3.3 整体评估操作——可持续性评价 95
6.4 城市与可持续性:扬州实践 97
6.4.1 扬州2020:可持续性目标 97
6.4.2 向可持续性转变的艰难 99
6.4.3 可持续性项目经验 102
7概念的实践:轴线开发模式 108
7.1 网络开发模式 109
7.1.1 理论基础 109
7.1.2 模式评价 109
7.1.3 价值观 110
7.2 轴线开发模式 111
7.2.1 区域开发新背景 111
7.2.2 两个开发实例 111
7.2.3 理论依据 113
7.2.4 主要特征 114
7.2.5 价值观 116
7.3 轴线模式的可行性 117
7.3.1 空间趋势 117
7.3.2 开发方式 118
7.4 扬州开发实证分析 119
7.4.1 背景分析 119
7.4.2 扬州轴线开发格局构想 122
8结语 126
8.1 基本结论 126
8.2 主要创新点 128
8.3 有待探讨的问题 129
参考文献 130
图表附录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