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5
一 关于“城市病”内涵及其形成机理 5
二 关于“城市病”的现状研究 9
三 关于“城市病”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 11
四 关于“城市病”的病因研究 12
五 关于“城市病”的治理对策选择 16
六 关于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与协同发展的研究 19
七 研究不足及述评 30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34
第四节 主要思路与研究内容 35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主要方法 37
一 研究重点与难点 37
二 研究方法 38
第二章 “城市病”治理的理论回顾 40
第一节 古典社会学理论 40
第二节 人类生态学理论 41
第三节 城市社区理论 43
一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 43
二 社区权力 45
第四节 田园城市理论 46
第五节 宜居城市理论 48
第六节 低碳城市理论 52
第七节 本章小结 58
第三章 “城市病”的演化规律及阶段性特征 60
第一节 “城市病”的内涵界定 60
第二节 “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62
一 人口膨胀 67
二 交通拥堵 69
三 环境污染 72
四 资源短缺 77
五 社会问题 79
第三节 “城市病”演化的阶段性特征 81
一 城市演化的主要阶段 81
二 “城市病”演化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87
三 城市功能与“城市病”演化 90
第四节 产业转型与“城市病”演化的内在联系 93
一 城市产业规模膨胀受多重资源约束 93
二 城市转型升级对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提出挑战 94
第五节 本章小结 96
第四章 “城市病”治理的纽约经验:基于跨区协调的视角 97
第一节 主要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诸多弊病 97
第二节 主要阶段:从城市化向城郊化演进 98
一 城市居住功能的郊区化 100
二 城市商业功能和产业功能的郊区化 100
三 以卫星城镇实现城市综合功能的郊区化 100
四 城市功能的跨区域协同化 101
第三节 主要经验:跨区协同与均等配置 102
一 构建跨区协同机制,强化规划和组织实施 102
二 加强公共住房建设,重视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 103
三 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化解交通拥堵难题 103
四 重视垃圾回收节约能源,加强低碳发展构建绿色纽约 104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07
第五章 “城市病”治理的伦敦经验:基于雾霾治理的视角 108
第一节 伦敦雾霾治理:由雾都变绿都 108
一 伦敦雾霾问题源于1952年的烟雾事件 108
二 雾霾问题延伸至1980年的交通污染 109
三 雾霾治理实现由雾都变绿都 109
第二节 伦敦雾霾治理的主要经验:多种手段齐抓共管 110
一 法律治理:出台《清洁空气法》 111
二 政策治理:收取拥堵费和发展公共交通 112
三 技术治理:利用新型胶水“粘”住污染物 113
四 绿色治理:建设绿地和使用绿色能源 115
五 社会治理:鼓励公众讨论和媒体曝光 116
第三节 伦敦雾霾治理的政策启示 117
一 制定首都空气清洁法规,加强雾霾治理的制度建设 117
二 设立污染检测点,严控尾气排放 118
三 加强雾霾治理的技术攻关,以技术创新促进治理 118
四 发展绿色公共交通,使用清洁低碳能源,减少碳排放 118
五 鼓励社会群众参与首都雾霾治理 119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20
第六章 “城市病”治理的洛杉矶经验:基于空气治理的视角 122
第一节 洛杉矶空气污染的历程与成因 122
第二节 洛杉矶空气污染治理的阶段与经验 125
一 组织法规治理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之间 125
二 市场技术治理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之间 129
三 转型协同治理时期:后金融危机时代 131
第三节 洛杉矶空气污染治理的经验借鉴 132
一 建立跨行政区的空气污染治理机构,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134
二 制定空气质量管理规划和标准,建立严格执行机制 134
三 鼓励市民参与空气污染治理,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135
四 加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建立低碳技术创新机制 136
五 积极建设绿色交通和建筑,建立低碳发展机制 137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38
第七章 “城市病”治理的东京经验:基于副中心建设的视角 139
第一节 东京“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139
第二节 东京“城市病”治理的主要经验 140
一 加强规划和疏解城市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 140
二 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人口分流 142
三 构建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完善公共交通设施 143
四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避免城市公共资源过度集中 149
五 依靠法律治理环境污染等“城市病” 150
第三节 东京“城市病”治理的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 152
一 加强城市副中心建设规划,强化规划执行 152
二 加强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有效疏解城市功能 154
三 引导产业转型、转移和升级,减少人口在中心城区过度膨胀 155
四 加快区域轨道交通网建设,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156
五 完善法规制度,治理城市环境污染 163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64
第八章 “城市病”治理的鲁尔经验:基于产业升级的视角 165
第一节 发展历程:鲁尔区产业升级的重要缘由 165
一 工业繁荣阶段:依托煤炭资源推动鲁尔区传统工业发展 166
二 工业衰退阶段:逆工业化引发鲁尔区“城市病”问题 167
三 工业改造阶段:鲁尔区加强综合整治,实现低碳发展 168
第二节 重要经验:鲁尔区产业升级的主要模式 169
一 工业遗产之路的区域整治模式 171
二 工业设施翻修的博物馆模式 171
三 工业景观融合的公共游憩空间模式 172
四 购物娱乐中心的综合开发模式 173
五 工业改造升级的低碳发展模式 173
第三节 政策建议:鲁尔区产业升级的低碳发展启示 174
一 重视文化改造,制定区域整治规划,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175
二 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选择产业升级的低碳发展模式 176
三 加强多元化资金筹措,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177
四 提高低碳发展意识,加强城市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178
五 加强产业优化升级,重视技术创新,发展低碳产业 178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79
第九章 北京“城市病”问题的表现和成因 180
第一节 北京“城市病”问题的主要表现 180
一 人口增速放缓,人口总量持续攀升 181
二 交通总量持续增长,“首堵”问题长期存在 186
三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疏解低端产业困难重重 190
四 能源消费总量攀升,雾霾问题严重,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195
第二节 北京“城市病”形成的原因分析 200
一 缺乏“城市病”治理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机制 201
二 缺乏替代GDP考核的科学机制,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208
三 缺乏人口控制治本之策,优势资源不疏解,难以遏制人口膨胀 214
四 缺乏机动车总量控制目标,轨道交通建设滞后 217
五 缺乏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雾霾防控措施不力 221
六 缺乏社会群众的有效参与,没有形成“城市病”治理的合力 227
第三节 本章小结 228
第十章 北京“城市病”治理及京津冀低碳协同发展对策 229
第一节 落实首都功能定位,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 229
一 落实首都功能定位,明确城市发展方向 229
二 以构建和谐宜居之都为目标,加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235
三 加快城市规划转型与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240
第二节 改变GDP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44
一 改变传统GDP为主导的单一政绩考核体系,重视协调发展 244
二 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245
三 改变土地财政体制,严格限制产业用地,扩展生态用地 246
四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248
第三节 加强优质资源均衡布局,引导人口有序分流 250
一 核心区减少增量但不降低服务质量,创新人才合理流动机制 251
二 非核心区与核心区共建分支机构,促进人口有效疏解 252
三 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互动作用,促进均衡发展和有序分流 253
第四节 加快京津冀城市圈轨道交通建设,有序控制机动车增长 254
一 核心区的轨道交通建设要加密 255
二 远郊区县和周边区域要广覆盖 255
三 拆除城市围墙,加快分支道路和断头路建设 256
第五节 深化首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263
一 加强经济体制创新,建立生态产业体系 263
二 加强环境管理体制创新,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265
三 加强社会体制创新,积极培育生态环保组织 278
四 加强文化体制创新,形成重视生态环保的文化氛围 279
第六节 建立社会参与机制,破解社会问题,形成治理合力 280
一 加强市民素质教育,提升城市市民文明程度 281
二 建立畅通的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和机制 281
三 培育首都“城市病”治理的各类社会组织 282
四 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实现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283
第七节 推进京津冀低碳协同发展,加快非首都功能疏解 283
一 加强京津冀低碳协同发展的宏观布局 286
二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分工,建立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286
三 加强低碳技术人才培养,为京津冀合作提供保障 287
四 开展京津冀碳交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287
五 打造低碳自主品牌,加强低碳产业集群发展 288
六 疏解非首都功能,打造京津冀低碳协同发展六大服务圈 288
第八节 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推动城市智能化,建设智慧首都 291
第九节 本章小结 295
第十一章 总结与展望 296
第一节 研究总结 296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300
附录一 芝加哥多中心模式对中国城市转型的启示 301
附录二 基于“城市病”治理的超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11
附录三 新常态下城市低碳发展的公共治理转型 324
附录四 基于低碳创新的城市规划转型研究 339
附录五 基于低碳陷阱的中国城市低碳发展对策 352
附录六 美丽中国视域下的低碳创新城市建设 368
参考文献 378
致谢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