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 1
1.1.2 城市发展的生态危机 2
1.1.3 研究的必要性 3
1.2 研究内容 5
1.3 研究方法 6
1.4 研究框架 7
2相关理论研究 8
2.1 城市形态的理论 8
2.1.1 城市形态的概念 8
2.1.2 国内外城市形态研究综述 12
2.1.3 城市形态研究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关系 20
2.1.4 城市形态的分析方法与计量方法 22
2.2 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论 24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溯源 24
2.2.2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原则 25
2.3 有关生态学理论 29
2.3.1 城市生态学 29
2.3.2 景观生态学 34
2.3.3 文化生态学 35
2.3.4 生态规划思想 36
2.4 当前影响较大的新型城市形态相关理念 39
3城市形态的演变与动力机制 50
3.1 城市形态的历史演进 50
3.1.1 成都城市概况 50
3.1.2 成都城市形态演变的生态进程 52
3.2 城市形态的演变规律 59
3.2.1 空间扩展规律 59
3.2.2 内部结构演替规律 62
3.2.3 路网演变规律 63
3.2.4 自组织演化规律 65
3.3 城市形态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66
3.3.1 城市形态发展的动力因子分析 66
3.3.2 各种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机制 68
3.3.3 当前动力机制变化分析 70
4城市形态发展的生态可持续性分析 76
4.1 典型城市形态模式 76
4.2 成都城市形态模式现状与环境条件 84
4.2.1 城市形态模式现状总体特征 84
4.2.2 生态环境及资源现状条件 89
4.3 城市形态模式可持续性分析 95
4.3.1 城市形态的紧凑度测定 95
4.3.2 空间经济与人口问题分析 99
4.3.3 成都城市形态发展的空间制约 105
4.4 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110
4.4.1 城市形态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110
4.4.2 指标体系的计算分析 113
4.4.3 成都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117
5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目标 122
5.1 成都城市功能的历史与现状 122
5.1.1 城市功能的历史演进 122
5.1.2 城市功能现状分析 124
5.2 成都城市形态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25
5.3 成都城市功能定位与城市形态发展目标 128
5.3.1 成都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 129
5.3.2 成都城市形态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 130
6基于生态准则的未来城市形态发展对策 132
6.1 城市形态的生态构建思路 132
6.1.1 构建原则 132
6.1.2 模式选择思路 133
6.2 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成都战略 134
6.2.1 绿色模式战略 134
6.2.2 集约发展战略 136
6.2.3 区域发展战略 138
6.2.4 能源利用战略 141
6.3 未来城市形态的生态模型建构 142
6.3.1 多核心轴向空间结构 142
6.3.2 人口规模预测 146
6.3.3 城市形态虚拟 149
6.4 城市形态的可持续性规划策略 150
6.4.1 循环经济下的产业新空间扩展 150
6.4.2 蓝绿交织的城乡融合 153
6.4.3 绿色交通走廊的系统架构 160
6.4.4 城市风貌多样化塑造 163
6.4.5 低碳设计 168
7结论 170
7.1 主要研究结论 170
7.2 主要贡献 171
参考文献 172
图表附录 181
后记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