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西语“法学”一词的起源及其流变 1
第一章 古代希腊的法学思想 11
第一节 概述 11
第二节 柏拉图的法学思想 14
一、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法学专著《法律篇》 14
二、法的正义理论 15
三、法治的理论 17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 19
一、法治的含义 19
二、法治的根据 20
三、法治的各项措施 21
四、亚里士多德法治论的历史意义 22
第四节 斯多噶学派的自然法思想 23
一、斯多噶学派对自然法的表述 24
二、对斯多噶学派的自然法思想的评价 26
第二章 罗马法学 30
第一节 罗马法学形成的诸种条件 30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 31
二、古代罗马的立法活动 31
三、法律与宗教相分离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 33
四、古代罗马法律教育的兴起 35
五、以自然法为核心的法学观的传播 37
六、职业法学家阶层的形成 39
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 41
第二节 罗马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42
一、罗马法学的产生 42
二、罗马法学的发展 44
(一)共和国后期(公元前202—前27年)罗马法学的发展 44
(二)帝国前期(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罗马法学的鼎盛 45
(三)帝国后期(公元284—527年)的法学发展 51
(四)查士丁尼时期(公元527—565年)的法学 52
第三节 罗马法学的特点 54
一、以私法学为核心 55
二、对法理的精深研究和对概念的缜密表述 56
三、强烈的实践性 59
第三章 中世纪西欧法学 62
第一节 概述 62
第二节 罗马法学的复兴 64
一、注释法学派 64
(一)注释法学派的形成 65
(二)注释法学派的活动及其特点 68
(三)注释法学派的学术成果 71
(四)关于注释法学派的评价 74
二、评论法学派 78
(一)评论法学派的形成 78
(二)评论法学派的学术成就 81
(三)评论法学派的学术特点及其历史贡献 83
三、罗马法学在各国的传播 89
第三节 教会法学和习惯法学 91
一、教会法学 91
二、习惯法学 93
第四节 中世纪西欧的法哲学 94
一、关于法的概念 94
二、关于法的分类 95
第五节 大学法学教育的起源 96
一、概述 96
二、大学的性质 97
三、学生和教师 98
四、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方法 101
五、考试和学位授与 103
六、中世纪西欧法律教育对后世的影响 104
第四章 法国法学 106
第一节 近代以前法国法学的发展 106
一、概述 106
二、评论法学派 106
三、人文主义法学派 107
(一)人文主义法学派的形成 107
(二)人文主义法学派的特点 112
(三)人文主义法学派出现的历史原因 115
四、习惯法学 117
五、博丹和孟德斯鸠的公法学 119
(一)概述 119
(二)博丹的公法学理论 120
(三)孟德斯鸠的公法学理论 121
六、中世纪后期法国的私法学 124
(一)中世纪后期法国私法学形成的社会条件 124
(二)朴蒂埃的私法学 125
第二节 近代以后法国法学的发展 133
一、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拿破仑立法 133
(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制原则的提出 134
(二)拿破仑的系列立法 134
(三)拿破仑立法的历史影响 136
二、法国近代私法学的形成与发展 137
(一)注释法学派 137
(二)科学法学派 152
(三)20世纪法国私法学的发展 155
三、近代以后的公法学 156
(一)概述 156
(二)宪法学 157
(三)行政法学 179
(四)刑法学 196
四、法国现代社会法学的形成 203
第五章 德国法学 205
第一节 中世纪后期德国法学的发展 205
一、罗马法学的继受 205
二、自然法学的形成和发展 206
三、自然法典的编纂 208
第二节 近代以后德国的基础法学 209
一、康德和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 210
(一)康德的法哲学理论 210
(二)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 212
二、萨维尼和历史法学派 214
三、耶林的法哲学理论 221
四、祁克的法哲学理论 228
五、19世纪末至二次大战前其他法哲学理论 234
(一)毕尔林等人的“一般法学” 234
(二)黑克的“利益法学” 235
(三)施塔姆勒的新康德主义法哲学 235
(四)雷纳赫和富塞尔法的现象学 236
(五)利克尔特、柯勒和萨瓦等法的文化哲学 237
(六)巴姆加丁的幸福主义法哲学 239
六、拉德勃鲁赫的法哲学 240
七、韦伯的法社会学理论 242
第三节 近代以后德国的私法学 247
一、黑格尔的私法学理论 247
二、罗马学派 250
三、日耳曼学派 251
四、萨维尼的私法学理论 253
(一)法源论 254
(二)法律解释论 257
(三)法律关系论 259
五、温德海得的私法学理论 261
六、潘德克顿法学 264
七、祁克的私法学理论 265
(一)法源论 265
(二)法人本质论 268
(三)团体人格论 269
八、1900年《德国民法典》及其法学成就 272
九、《德国民法典》施行后民法学的发展 274
第四节 近代以后德国的公法学 276
一、国法学(宪法学) 276
(一)19世纪以后德国统一和民族独立思想的抬头 276
(二)盖尔伯的国法学理论 277
(三)拉邦德的宪法学理论 277
(四)耶利内克的宪法学理论 281
二、行政法学 283
(一)莫尔、冯·迈尔和休泰尔的行政法学理论 283
(二)奥托·迈尔的行政法学理论 285
三、刑法学 288
(一)18世纪以后德国刑法学的观念:康德和黑格尔的学说 288
(二)费尔巴哈的刑法学理论 289
(三)麦克尔的刑法学理论 290
(四)李斯特的刑法学理论 292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二战结束时的刑法学 294
(六)二次大战后德国刑法学的发展 295
第六章 英国法学 297
第一节 中世纪英国法学的发展 297
一、概述 297
二、英国历史上最早的法学著作 299
三、格兰威尔的法学理论 299
四、布雷克顿的法学理论 301
五、布雷克顿同时代的其他法学作品 304
六、利特尔顿的法学理论 305
七、福特斯库的法学理论 306
八、杰曼的法学理论 307
九、科克的法学理论 308
十、弗兰西斯·培根等人的法学理论 310
十一、中世纪英国的《法律年鉴》 313
十二、《判决要录》 315
十三、《令状方式集》 317
十四、中世纪开始发展的英国法律教育 317
(一)学术(基础)教育阶段 320
(二)职业训练阶段 320
(三)实习阶段 321
第二节 近代以后英国的基础法学 321
一、概述 321
二、洛克的法学理论 324
三、布莱克斯通的法学理论 325
四、边沁和奥斯汀的法学理论 330
(一)边沁的法学理论 330
(二)奥斯汀的法学理论 332
五、梅因的法学理论 334
六、波洛克和梅特兰的法史学 337
(一)波洛克的理论 337
(二)梅特兰的理论 339
七、现代时期英国基础法学的发展 340
第三节 近代以后英国的私法学 342
一、概述 342
二、曼斯菲尔德的私法学 343
三、布莱克斯通的私法学理论 345
四、梅特兰的私法学理论 348
五、现代时期英国的私法学理论 349
(一)法人理论 349
(二)信托理论 351
(三)契约理论 353
(四)侵权行为法理论 356
第四节 近代以后英国的公法学 357
一、宪法学 357
(一)中世纪以后英国的宪法思想 357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宪法观念 360
(三)戴雪的宪法学理论 361
(四)20世纪以后英国宪法学的发展 363
二、行政法学 367
三、刑法学 370
第五节 近现代英国法学的基本特征 372
一、判例法学的重要地位 372
二、法学体系的阙如和概念表述的不明确 373
三、公法学起步较晚 374
四、法官在法学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375
第七章 美国法学 376
第一节 美国法学的形成 376
一、概述 376
二、肯特的法学理论 376
三、斯托里的法学理论 377
四、自然法学 379
五、建国前后美国的宪法学理论 380
(一)殖民地的宪法学遗产 380
(二)联邦党人的宪法理论 382
(三)马歇尔的宪法学理论 384
六、法律教育和法律研究 386
第二节 南北战争至19世纪末美国法学的发展 390
一、概述 390
二、民主主义法学思想的流行 391
三、法律教育的改革和法学的发展 392
四、历史法学的倾向 394
五、分析法学的倾向 396
六、私法学的发展 397
(一)契约法理论 397
(二)财产法理论 399
(三)侵权行为法理论 400
(四)公司法理论 402
七、公法学 404
(一)宪法学 404
(二)行政法学 405
(三)刑法学 406
第三节 20世纪以后美国的法学 410
一、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 410
二、法哲学 414
(一)概述 414
(二)霍姆斯和布兰代斯的实用主义法学 414
(三)庞德等人的社会学法学 418
(四)弗兰克和卢埃林等人的现实主义法学 421
(五)实验主义法学和行为科学法学 423
(六)经济学分析法学 424
(七)批判法学 427
(八)德沃金的新自然法学 430
(九)伯尔曼的法律传统的革命学说 433
三、私法学 435
四、公法学 438
(一)宪法学 438
(二)行政法学 443
(三)刑法学 445
第四节 美国法学对英国法学的继承和发展 449
一、美国法学对英国法学的继承 449
二、美国法学对英国法学的发展 450
第八章 日本法学 453
第一节 概述 453
第二节 近代以后日本的基础法学 454
一、法哲学 454
二、法社会学 457
三、法史学 460
四、比较法学 461
第三节 近代以后日本的私法学 463
一、民法学 463
二、商法学 466
第四节 近代以后日本的公法学 467
一、宪法学 467
二、行政法学 471
三、刑法学 472
第五节 日本法学近代化的特点 475
第九章 二次大战后西方法学的发展——以基础法学为中心 478
第一节 二次大战后西方法学发展的一般特征 478
一、学派众多…论战激烈 478
二、高度分化、高度综合 478
三、法学新学科层出不穷 480
四、方法的多元化和科学化 481
五、法学研究的统一化和国际化 481
第二节 法哲学 484
一、概述 484
二、新自然法学 485
(一)格老秀斯等人的古典自然法学传统 485
(二)二次大战后自然法学的复兴 487
(三)富勒的新自然法学 487
三、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489
四、社会学法学 492
五、其他法学流派 493
第三节 法社会学 496
一、法社会学在西方的勃兴 496
(一)法社会学的含义 496
(二)法社会学的产生与早期代表人物 497
二、二次大战后法社会学在西方各国的发展 507
(一)英国 508
(二)美国 510
(三)法国 511
(四)德国 513
(五)日本 516
第四节 法史学 517
一、西方法史学研究的发展 517
二、二次大战后西方法史学研究的新特点 518
第五节 比较法学 521
一、概述 521
二、英国 521
三、美国 523
四、法国 526
五、德国 527
六、日本 528
主要参考文献 530
后记 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