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修道之谓教】 2
一 道与教 2
二 诚则明 3
三 大学之道 4
四 万物皆备 5
五 尽心知性 6
六 教育之弊 7
七 养蒙保性 10
八 子绝四 11
九 择善固执 12
【第二篇 仁智勇】 14
一 良能良知 14
二 弥远弥少 15
三 成人 16
四 仁知庄礼 17
五 道与德 18
六 仁智勇 19
七 省身 20
八 好学 21
九 敬忠以劝 22
十 真知三表 23
【第三篇 因材施教】 26
一 中下有别 26
二 人生七境 27
三 教育四步 28
启蒙 28
博学 28
贯通 29
成才 30
四 通在人文 32
五 孔门四科 33
【第四篇 循循善诱】 36
一 循循善诱 36
二 博文约礼 37
三 诲人不倦 38
四 无隐 39
五 启发诱导 40
六 有教无类 41
七 中和气象 42
八 贵乎三道 43
【第五篇 温良恭俭让】 46
一 温良恭俭让 46
二 孔颜乐处 47
三 好古敏求 49
四 子不语 50
五 择善从之 51
六 生态伦理 52
七 仁远乎哉 53
【第六篇 述而不作】 56
一 述而不作 56
二 默而识之 58
三 文化自信 59
四 为己而学 60
五 友其仁者 61
六 损益 62
七 史之阙文 63
八 三畏 64
九 学思结合 66
【第七篇 下学上达】 68
一 下学上达 68
二 每事问 70
三 以多问寡 71
四 叩其两端 72
五 不嫉不贪 73
六 交友以义 74
七 克己复礼 75
八 修己安人 76
九 君子固穷 77
十 取利于义 78
【第八篇 游于艺】 80
一 博学无名 80
二 诗礼乐 82
三 适道权变 85
四 孝治天下 86
【第九篇 摄生养性】 90
一 子之所慎 90
二 心胸坦荡 91
三 饮食之礼 92
四 顺应四季 94
五 养性五难 97
六 蓄养精神 98
七 无为养生 100
八 耕道合修 101
【第十篇 内圣外庸】 104
一 天人境界 104
二 无信不立 109
三 三复白圭 110
四 过犹不及 111
五 明远 112
六 父父子子 113
七 正己 114
八 危行言逊 115
九 谦虚 116
十 义然后取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