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水下考古与出水瓷器 1
1.1 水下考古 1
1.1.1 水下考古学定义 1
1.1.2 水下考古学与海洋考古学 2
1.1.3 水下考古学起源 2
1.1.4 水下考古学萌芽 3
1.1.5 水下考古学诞生 4
1.1.6 欧美水下考古学发展 6
1.1.7 亚太地区水下考古学发展 7
1.1.8 中国的水下考古学 8
1.2 出水瓷器 14
1.2.1 陶瓷发展 14
1.2.2 外销瓷发展 15
1.2.3 出水瓷器保护现况 16
第二章 出水瓷病害与常用保护方法 21
2.1 影响水下古陶瓷器保存状态的因素 21
2.2 凝结物去除方法 23
2.3 陶瓷器脱盐方法 24
2.4 保护过程中的二次损伤 25
第三章 凝结物去除 27
3.1 凝结物分析 27
3.1.1 表面凝结物 27
3.1.2 凝结物包裹体 29
3.2 凝结物软化与去除试剂的选取 31
3.2.1 溶解试剂的初步筛选 31
3.2.2 溶解试剂(EDTA-2Na)的复配 40
3.3 凝结物去除 43
3.3.1 器物保存情况 43
3.3.2 凝结物去除操作 45
3.4 包裹体拆解 61
第四章 有害盐脱除 69
4.1 脱盐方法筛选 69
4.2 脱盐终点的判定 79
4.3 大尺寸出水陶瓷器脱盐 92
4.3.1 瓷器含盐量及相关病害分析 92
4.3.2 脱盐方案的选取 99
4.3.3 大尺寸样品脱盐 103
4.4 批量脱盐及终点判断 109
第五章 保护中的二次损伤 110
5.1 分解试剂对陶瓷本体损伤的量化监测 110
5.2 脱盐过程对瓷器表面色度的影响 121
5.3 脱盐过程对瓷器表(断)面显微形貌的影响 126
5.3.1 光学显微镜观测 126
5.3.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 126
第六章 海洋出水文物脱盐设备的应用 132
6.1 文物保存状况 132
6.2 含盐量测定 134
6.3 脱盐设备的应用 138
6.3.1 脱盐设备的运行参数 138
6.3.2 脱盐设备运行监控 139
6.3.3 脱盐终点判断 142
6.4 保护过程安全性评估 146
第七章 华光礁Ⅰ号出水陶瓷文物保护 148
7.1 基本信息、保存现状与文物价值 148
7.1.1 文物基本信息 148
7.1.2 文物保存状况 149
7.1.3 文物价值评估 151
7.2 华光礁Ⅰ号出水陶瓷保护修复方案 153
7.2.1 保护修复方案设计依据和原则 153
7.2.2 保护工作目标 153
7.2.3 保护修复档案 154
7.2.4 陶瓷器保存环境 154
7.3 华光礁Ⅰ号出水陶瓷清洗、脱盐及评估 155
7.3.1 陶瓷器凝结物的清洗处理 155
7.3.2 陶瓷器的脱盐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159
7.3.3 第二批1600件已脱盐陶瓷器分析评估 190
7.3.4 第三批1650件瓷器脱盐分析评估 195
7.4 华光礁Ⅰ号出水陶瓷器修复 201
7.4.1 陶瓷器拍照存档整理 202
7.4.2 陶瓷器修复 213
7.4.3 陶瓷器文物修复及档案登录案例 222
第八章 南海Ⅰ号出水陶瓷文物保护 234
8.1 基本信息与文物价值 234
8.1.1 文物基本信息 234
8.1.2 文物价值评估 234
8.2 前期研究结论 235
8.3 瓷器保护修复方案 237
8.3.1 保护修复方案设计依据和原则 237
8.3.2 保护工作目标 237
8.3.3 拟保护的文物 237
8.3.4 保护修复技术路线 238
8.4 保护修复案例 241
8.4.1 保护修复案例介绍 241
8.4.2 保护修复瓷器的登录 254
第九章 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中的产地研究 279
9.1 有害盐对产地研究的影响 279
9.1.1 样品准备 280
9.1.2 仪器及测试条件 280
9.1.3 出水瓷器的胎体成分 280
9.1.4 胎体成分聚类分析 286
9.1.5 小结 295
9.2 南澳Ⅰ号沉船出水克拉克瓷产地研究实例 295
9.2.1 样品情况 296
9.2.2 成分分析 297
9.2.3 主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298
9.2.4 小结 301
后记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