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提出 1
一研究的必要性 2
二研究的可行性 3
第二节 文献综述 4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体研究 5
二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 7
三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研究 10
第三节 概念界说 14
一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14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7
三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 19
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一研究目的 21
二研究意义 21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22
一 研究思路 22
二研究方法 24
第六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 25
一研究的重难点 25
二 研究的创新点 26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育人功能的时代意蕴 2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演进 2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体论析 30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30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 3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功能 4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基本功能 40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育人功能的时代内涵 46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育人功能的实现机理 50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育人功能教学实现的理论基础 5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认识的理论基础 55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启示 55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启示 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 65
一后现代教学理论及其启示 65
二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及其启示 69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育人功能教学实现的现实考量 7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认识 76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高校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76
二 将“三个倡导”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必要性 77
三 将“中国梦”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必要性 7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实践 7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顶层设计 79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教材选用 82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 83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效果 86
一领导重视程度 86
二教师认可程度 88
三 学生满意程度 88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育人功能教学实现尚待解决的问题 91
一 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有着积极认知与行动 91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育人功能教学实现尚待解决的问题 93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育人功能教学实现的基本路向 100
第一节 建构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 100
一观念、信念与理念 100
二传统教学理念的分类与检视 101
三教学理念变革的动因分析 105
四 精神相遇教学理念的构建 108
第二节 确立价值渗透的教学目标 113
一宏观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渗透 113
二 中观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课程渗透 114
三微观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课堂渗透 118
第三节 组织紧贴生活的教学内容 118
一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建构 118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119
第四节 选择尊重差异的教师教法 124
一基于课程差异的教师教法选择 125
二基于学生差异的教师教法选择 130
第五节 优化追求实效的学生学法 135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与学科课程知识学习关系辨析 136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中需要正视的问题 141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方法 143
第六节 强化提高效能的时间管理 145
一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堂教学效能 146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堂教学时间的分类 148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独立活动时间管理 149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的独立活动时间管理 151
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互动的时间管理 153
第五章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育人功能的教学质量可视化评价 15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质量可视化评价价值取向 155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质量可视化评价的内涵解读 155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质量可视化评价的价值取向 15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质量可视化评价指标体系 165
一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质量可视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前提:把准六大原则 166
二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质量可视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把住三大要件 168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质量可视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16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质量可视化评价操作系统 172
一评价主体的选择 172
二评价客体的确定 173
三评价过程的设计 174
四 评价方法的运用 177
五评价结果的应用 178
结语 181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81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83
附录 185
参考文献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