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1
序&王宁 1
绪论 1
一、“三礼”名物词的研究现状 1
二、“三礼”名物词研究的依据及其文本 5
三、“三礼”名物词研究的方法和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6
四、“三礼”名物词研究的学术理论意义及其实际应用价值 7
第一章 “三礼”名物词概况 10
第一节 “三礼”简介 10
一、“三礼”称谓的由来 10
二、“三礼”的内容 12
三、“三礼”版本的流传 18
第二节 名物的定义与名物词的确定 21
一、名物的定义 22
二、名物词的确定 35
第三节 “三礼”名物词的总体面貌 41
一、“三礼”名物词的总量 41
二、“三礼”名物词的音节构成 41
三、“三礼”名物词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内容 45
第二章 “三礼”名物词的物类系统 49
第一节 “三礼”名物词物类类别的划分 49
一、“三礼”名物词物类类别划分的依据 50
二、“三礼”名物词物类划分可供参考的范本 56
第二节 划分“三礼”名物词物类类别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58
一、“三礼”名物词物类类别的层次性 58
二、一词多指与兼属多种物类的问题 60
第三节 “三礼”名物词物类系统的归类 62
一、天文类 63
二、地理类 63
三、人事类 67
第三章 “三礼”名物词特殊的名实对应关系研究 105
第一节 “三礼”名物词“异实同名”现象考察 105
一、“三礼”名物词“异实同名”现象的分析与统计 106
二、“三礼”名物词“异实同名”现象探因 148
第二节 “三礼”名物词“异名同实”现象考察 170
一、“三礼”名物词“异名同实”现象的总貌 172
二、“三礼”名物词“异名同实”现象存在的根源 194
三、《礼记》器用类名物词“异名同实”词汇现象的表现形式 217
第四章 “三礼”名物词的词源义和理据探求 223
第一节 “三礼”名物词的词源义考察 223
一、词源义的界说 225
二、“三礼”单音节名物词的词源义考察 228
三、“三礼”双音节名物词的词源义考察 580
第二节 “三礼”名物词的同源类聚 626
一、具有“直进”义的同源词 627
二、具有“弯(宛)曲”义的同源词 628
三、具有“外廓”义的同源词 629
四、具有“圆而下垂(圆转)”义的同源词 629
五、具有“承(凭)藉”义的同源词 631
六、具有“乾昔”义的同源词 632
七、具有“句曲”义的同源词 632
八、具有“正直”义的同源词 633
九、具有“插刺”义的同源词 634
十、具有“仑(文)理”义的同源词 635
十一、具有“次第(叙)”义的同源词 636
十二、具有“长”义的同源词 637
十三、具有“附著(裨助)”义的同源词 638
十四、具有“聚结”义的同源词 638
十五、具有“细小”义的同源词 639
十六、具有“顺通(通)”义的同源词 640
十七、具有“狭长”义的同源词 641
十八、具有“横”义的同源词 641
十九、具有“回(周)旋”义的同源词 642
二十、具有“高扬”义的同源词 643
二十一、具有“坚”义的同源词 644
二十二、具有“禁持”义的同源词 644
二十三、具有“棱角”义的同源词 645
二十四、具有“连?”义的同源词 646
二十五、具有“绵密(致)”义的同源词 646
二十六、具有“盛大”义的同源词 647
二十七、具有“舒展”义的同源词 647
二十八、具有“作”义的同源词 648
二十九、具有“含合”义的同源词 648
三十、具有“介围”义的同源词 649
三十一、具有“裂分”义的同源词 650
三十二、具有“从由”义的同源词 651
第三节 “三礼”名物词的理据探求 652
一、对名称与实物关系的论争 652
二、对名称与实物关系的基本认识 661
三、“三礼”部分名物词命名理据的归纳 671
第五章 “三礼”名物词的词义系统 683
第一节 “三礼”名物词词义的概况 683
一、概说 683
二、“三礼”名物词词义的研究目标和思路 684
三、“三礼”名物词词义的总体面貌 684
第二节 “三礼”单个名物词的词义 685
一、“三礼”单个名物词的概念义 685
二、“三礼”单个名物词的色彩义 689
三、“三礼”单个名物词的修辞义 698
第三节 “三礼”众多名物词的词义关系 711
一、具有相同词义关系的名物词 712
二、具有相关词义关系的名物词 728
三、具有相对词义关系的名物词 752
第四节 “三礼”名物词词义系统的归纳 765
参考文献 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