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条长大高速铁路干线(武广高铁)技术创新工程丛书 总体工程设计》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克亮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35281814
  • 页数:3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14章内容,函盖高速铁路的方方面面,力求将高速铁路的工务工程,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动车组,信息系统,运用维修等系统,在设计原则,设计难点,设计方法,工程技术接口,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介绍。本书共14章内容,函盖高速铁路的方方面面,力求将高速铁路的工务工程,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动车组,信息系统,运用维修等系统,在设计原则,设计难点,设计方法,工程技术接口,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介绍。

第1章 概述 1

1.1 既有武广线概况 1

1.1.1 修建简历 1

1.1.2 既有京广线主要技术标准 1

1.1.3 技术设备概况 2

1.1.4 主要运营特征 3

1.2 新建高速铁路必要性分析 5

1.2.1 线路地理位置和径路 5

1.2.2 项目在国民经济与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 5

1.2.3 项目建设必要性 5

1.3 武广高铁项目概况 7

1.3.1 研究范围及设计年度 7

1.3.2 沿线自然特征 7

1.3.3 项目构成 9

1.3.4 全线主要工程概况 9

第2章 经济与运量 12

2.1 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和交通结构 12

2.1.1 社会经济概况 12

2.1.2 交通运输结构 13

2.2 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和交通结构 15

2.2.1 研究区域确定 15

2.2.2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结构 15

2.2.3 区域交通运输结构 17

2.3 路网构成 18

2.3.1 客运专线 18

2.3.2 快速及普通铁路 18

2.4 武广高铁客运量预测 19

2.4.1 运量预测思路和方法 19

2.4.2 全国铁路客运量需求预测 19

2.4.3 无高铁时武广通道趋势客运量预测 21

2.4.4 有高铁时武广通道客运量预测 25

2.4.5 高铁和既有线客流密度、客车对数 29

2.5 武广通道货运量预测 31

2.5.1 地方运量 31

2.5.2 通过运量 31

2.5.3 武广通道货流密度预测 32

2.6 国家要求的远景年输送能力 32

第3章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33

3.1 相邻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33

3.2 主要技术标准比选 34

3.2.1 设计速度 34

3.2.2 最小曲线半径 37

3.2.3 最大坡度 38

3.3 主要技术标准推荐意见 39

第4章 运输组织 40

4.1 运输组织模式 40

4.1.1 跨线列车最高速度研究 40

4.1.2 运输组织方案 41

4.2 客车开行方案 41

4.2.1 高铁与既有线分工 41

4.2.2 客车开行原则 42

4.2.3 客车开行方案 42

4.3 车站分布原则 50

4.4 区间通过能力及适应情况分析 51

4.4.1 武广高铁区间通过能力及适应情况分析 51

4.4.2 武广既有线区间通过能力及适应情况分析 52

4.4.3 列车运行图编制基本原则 53

4.5 天窗设置方式 53

第5章 走向方案与线站设计 54

5.1 引入武汉枢纽方案 54

5.1.1 武汉枢纽客运系统规划 54

5.1.2 引入武汉枢纽方案研究 56

5.1.3 引入武汉枢纽主要工程概况 58

5.2 引入长沙(株洲)枢纽方案 60

5.2.1 长沙(株洲)枢纽客运系统规划 60

5.2.2 引入长沙(株洲)枢纽方案研究 62

5.2.3 引入长沙(株洲)枢纽主要工程概况 65

5.3 引入衡阳枢纽方案 66

5.3.1 衡阳枢纽概况 66

5.3.2 衡阳枢纽总图 67

5.3.3 引入衡阳枢纽方案研究 68

5.3.4 引入衡阳枢纽主要工程概况 70

5.4 引入广州枢纽方案 71

5.4.1 广州枢纽客运系统规划 71

5.4.2 新广州站站址选择 74

5.4.3 引入广州枢纽主要工程概况 75

5.5 区间线路走向方案 76

5.5.1 概况 76

5.5.2 岳阳五尖大山地段 76

5.5.3 长沙城区暨浏阳河段 77

5.5.4 郴州南岭地段 80

5.5.5 粤北大瑶山地段 84

5.5.6 韶关天子岭段 88

5.6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89

5.6.1 线路平面 89

5.6.2 线路纵断面 91

5.6.3 曲线超高及线路允许速度 97

5.7 站场设计 99

5.7.1 车站分布 99

5.7.2 站场设计标准与设计原则 100

5.7.3 车站设计 103

5.7.4 客运设施 108

第6章 土建工程设计 110

6.1 路基工程 110

6.1.1 路基工程概况 110

6.1.2 路基主要技术标准 111

6.1.3 一般路基设计 114

6.1.4 路基沉降控制设计 119

6.1.5 特殊条件路基设计 122

6.1.6 过渡段路基结构与变形控制设计 124

6.1.7 填料设计 125

6.1.8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127

6.1.9 路基防排水 128

6.1.10 路基变形观测 130

6.2 桥涵工程 135

6.2.1 桥涵工程概况 135

6.2.2 设计原则与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135

6.2.3 基础工程设计 138

6.2.4 墩台设计 142

6.2.5 常用跨度桥梁设计 146

6.2.6 大跨度桥梁设计和特殊桥梁结构 148

6.2.7 涵洞工程设计 156

6.3 隧道工程 157

6.3.1 隧道工程概况 157

6.3.2 主要设计标准和设计原则 158

6.3.3 洞口设计 160

6.3.4 隧道结构设计 162

6.3.5 长大隧道设计 168

6.3.6 特殊不良地质隧道设计 188

6.4 轨道工程 190

6.4.1 轨道工程概况 190

6.4.2 主要设计原则 191

6.4.3 跨区间无缝线路 192

6.4.4 正线无砟轨道设计 193

6.4.5 正线有砟轨道设计 208

6.4.6 其他线路轨道设计 208

6.4.7 道岔设计 209

6.4.8 扣件类型及技术参数 211

6.5 接口工程 213

6.5.1 站前工程间接口 213

6.5.2 站前与站后工程接口 216

6.6 精密测量和变形观测 230

6.6.1 精密控制测量 230

6.6.2 沉降变形观测 231

第7章 四电工程设计 234

7.1 牵引供电 234

7.1.1 概述 234

7.1.2 牵引变电 235

7.1.3 接触网 237

7.2 电力 244

7.2.1 电力概述 244

7.2.2 用电负荷分布及其等级 244

7.2.3 供电原则及供电方案 245

7.2.4 变配电所 245

7.2.5 柴油发电机组 247

7.2.6 10/0.4kV变电所 247

7.2.7 10/0.4kV箱式变电站 248

7.2.8 沿线区间用电负荷供电方案 248

7.2.9 隧道供电及照明 248

7.2.10 电力线路 250

7.2.11 低压配电及室外照明 250

7.2.12 SCADA、BAS、FAS 250

7.2.13 其他 251

7.3 通信 251

7.3.1 通信概述 251

7.3.2 传输网 252

7.3.3 电话交换及接入系统 253

7.3.4 数据网组网方案 254

7.3.5 移动通信业务网 254

7.3.6 调度通信系统 255

7.3.7 会议电视系统 256

7.3.8 应急救援指挥以及隧道应急通信系统 256

7.3.9 通信综合网管系统 257

7.3.10 同步及时钟分配系统 257

7.3.11 电源系统 257

7.3.12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257

7.3.13 通信线路 259

7.3.14 车站、段(所)综合布线系统 259

7.3.15 通信电源及通信信号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260

7.3.16 其他 260

7.4 信号 260

7.4.1 信号概述 260

7.4.2 信号总体设计原则 263

7.4.3 信号网络系统 263

7.4.4 列控系统 266

7.4.5 联锁系统 276

7.4.6 调度集中系统(CTC) 279

7.4.7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280

7.4.8 信号综合供电系统 280

7.4.9 系统防雷及接地 281

7.5 四电集成 281

7.5.1 四电系统集成总体方案 281

7.5.2 四电系统优化设计 282

第8章 信息系统及防灾系统 285

8.1 信息系统 285

8.1.1 信息系统设计标准与设计原则 285

8.1.2 车站票务系统 286

8.1.3 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 287

8.1.4 动车段所管理信息系统 288

8.1.5 其他信息系统 289

8.2 防灾系统设计 290

8.2.1 防灾系统工程概况 290

8.2.2 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290

第9章 动车组设备及综合维修 293

9.1 动车组运用及维修设备 293

9.1.1 动车组选型 293

9.1.2 动车组交路 296

9.1.3 动车组运用维修设施 296

9.1.4 武汉动车段 298

9.1.5 广州动车段 301

9.1.6 长沙动车运用所 303

9.2 综合检测与维修 304

9.2.1 维修体系 304

9.2.2 维修机构设置 305

9.2.3 维修设施设计 307

9.2.4 综合检测与综合维修 310

第10章 房屋建筑 313

10.1 房屋建筑概况 313

10.1.1 建筑总规模 313

10.1.2 客站概况 314

10.2 客站设计原则与主要技术标准 316

10.2.1 客站主要设计原则 316

10.2.2 站房的主要技术标准 317

10.3 武汉站设计 318

10.3.1 概况 318

10.3.2 站区规划 319

10.3.3 功能布局 319

10.3.4 建筑造型 321

10.4 广州南站 321

10.4.1 概况 321

10.4.2 站区规划 322

10.4.3 功能布局 323

10.4.4 建筑造型 324

10.5 长沙南站 324

10.5.1 概况 324

10.5.2 功能布局 325

10.5.3 建筑造型 326

10.6 衡阳东站 326

10.6.1 概况 326

10.6.2 功能布局 326

10.6.3 建筑造型 327

10.7 其他客站设计 328

10.8 暖通空调卫生设备 333

10.8.1 主要设计原则 333

10.8.2 设计说明 333

10.9 给水排水 334

10.9.1 给水排水工程概述 334

10.9.2 设计标准与设计原则 334

10.9.3 给水设计 335

10.9.4 污水处理设计 336

10.9.5 特殊隧道排水 337

第11章 环境保护 339

11.1 声环境影响预测 339

11.1.1 声环境影响预测 339

11.1.2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340

11.2 噪声治理工程设计 340

11.2.1 噪声防治措施比选 340

11.2.2 噪声治理原则 340

11.2.3 噪声防治措施总汇 341

11.3 噪声治理效果 342

11.3.1 噪声动态检测情况 342

11.3.2 环保验收声环境影响意见 344

11.3.3 噪声防治经验与教训 344

第12章 施工组织设计及概算 345

12.1 施工组织方案 345

12.1.1 工期目标研究 345

12.1.2 施工组织进度计划 346

12.2 主要大临设施 347

12.3 控制性工程简介 348

12.3.1 控制性工程概况 348

12.3.2 重点控制性工程 349

12.4 概预算 350

第13章 经济评价 351

13.1 评价基础资料 351

13.1.1 评价依据及范围 351

13.1.2 基础资料 351

13.1.3 基本参数 352

13.2 财务评价 352

13.2.1 财务评价指标 352

13.2.2 财务分析及结论 353

13.3 国民经济评价 353

13.3.1 评价原则和方法 353

13.3.2 评价的主要价格换算系数及社会折现率 354

13.3.3 费用分析 354

13.3.4 效益分析 354

13.3.5 主要评价指标计算 356

13.3.6 敏感性计算分析 356

13.3.7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356

13.4 综合评价 357

第14章 项目建设及运营初步成效 358

14.1 项目建设简况 358

14.1.1 开工日期 358

14.1.2 关键工程节点工期 358

14.1.3 联调联试及试运行 359

14.2 武广运营初步成效 359

14.2.1 运营初期运量 359

结束语 363

参考文献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