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研究进展 4
1.3 研究内容 9
第2章 可溶岩力学模型研究 10
2.1 可溶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10
2.1.1 岩盐单/三轴压缩试验 10
2.1.2 石膏岩单/三轴压缩试验 13
2.1.3 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盐细观力学试验 15
2.2 细观-宏观耦合的可溶岩弹塑性损伤耦合机理研究 17
2.3 可溶岩弹塑性损伤耦合模型研究 19
2.3.1 塑性力学理论基础 19
2.3.2 损伤力学理论基础 25
2.3.3 可溶岩弹塑性损伤耦合模型建立的思路 28
2.3.4 可溶岩弹塑性损伤耦合模型的具体描述 32
2.3.5 模型计算方法与计算参数确定 35
2.3.6 模型合理性验证 37
2.4 可溶岩塑性力学模型研究 39
2.4.1 应变硬化-软化模型 39
2.4.2 无溶蚀作用下岩盐塑性力学模型参数确定 45
2.4.3 无溶蚀作用下石膏岩塑性力学模型参数确定 47
2.5 本章小结 49
第3章 可溶岩应力-溶解耦合试验分析 50
3.1 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盐应力-溶解耦合效应的细观力学试验 50
3.1.1 试验简介 50
3.1.2 应力-应变曲线的“微振”现象 52
3.1.3 溶蚀作用对岩盐变形模量的影响 53
3.1.4 应力作用下岩盐溶蚀特性变化规律 55
3.1.5 溶蚀作用下岩盐力学特性变化规律 62
3.1.6 试验影响因素 68
3.2 溶蚀作用下石膏岩力学特性试验 69
3.2.1 试验简介 69
3.2.2 试验结果分析 71
3.2.3 试验的影响因素 74
3.3 三轴应力作用下岩盐溶蚀特性试验 75
3.3.1 试验方案 75
3.3.2 试验数据 76
3.3.3 三轴应力作用下可溶岩溶蚀特性分析 78
3.3.4 三轴应力作用下岩盐溶蚀特性变化机理分析 83
3.3.5 试验影响因素 84
3.4 本章小结 85
第4章 溶蚀作用下可溶岩塑性力学模型研究 86
4.1 溶蚀作用下可溶岩力学性质发生改变机理 86
4.1.1 可溶岩力学破坏机理 86
4.1.2 溶蚀作用下可溶岩力学性质发生改变机理分析 87
4.2 溶蚀作用下可溶岩塑性力学模型的建立 88
4.3 溶蚀作用下岩盐力学参数的求取 89
4.3.1 溶蚀作用下岩盐黏聚力值的计算思路 89
4.3.2 溶蚀作用下岩盐应力状态确定 90
4.3.3 溶蚀作用下岩盐黏聚力值的变化规律 91
4.4 溶蚀作用下石膏岩力学参数的求取 93
4.4.1 遗传规划原理简介 93
4.4.2 溶蚀作用下石膏岩力学参数计算过程 96
4.4.3 溶蚀作用下石膏岩力学参数变化规律 96
4.5 本章小结 99
第5章 应力作用下可溶岩溶蚀模型研究 100
5.1 可溶岩溶蚀机理 100
5.1.1 溶液中的扩散现象 100
5.1.2 溶液中的对流现象 101
5.1.3 溶蚀边界层 102
5.1.4 可溶岩溶蚀物理模型 103
5.2 无应力作用下可溶岩溶蚀模型 104
5.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104
5.2.2 无应力作用下可溶岩溶蚀模型的建立 105
5.3 应力作用下可溶岩溶蚀作用的变化 108
5.3.1 岩盐表面裂纹溶解试验现象 109
5.3.2 岩盐单裂隙渗流-溶解耦合模型及试验研究 109
5.3.3 应力作用下可溶岩溶蚀作用改变的机理分析 114
5.4 应力作用下可溶岩溶蚀模型的建立 115
5.5 应力作用下可溶岩溶蚀模型的计算方法 117
5.5.1 计算思路 117
5.5.2 模型数值方法求解 118
5.5.3 等效扩散系数的确定 122
5.6 本章小结 130
第6章 可溶岩应力-溶解耦合模型与围岩稳定性分析 131
6.1 可溶岩应力-溶解耦合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131
6.1.1 可溶岩应力-溶解耦合机理与模型 131
6.1.2 溶蚀作用下可溶岩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建立 131
6.2 应力-溶解耦合作用下的盐腔围岩稳定性分析 132
6.2.1 盐腔水溶建腔工艺简介 133
6.2.2 应力-溶解耦合作用下的盐腔水溶建腔机制 134
6.2.3 应力-溶解耦合作用下的盐腔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建立 134
6.2.4 具体计算步骤 136
6.2.5 应力-溶解耦合与纯溶解作用下盐腔水溶建腔计算结果比较 142
6.3 溶蚀作用下含石膏岩层围岩稳定性分析 146
6.3.1 具体计算过程 147
6.3.2 含石膏岩层围岩稳定性随溶蚀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分析 148
6.4 本章小结 159
参考文献 160
索引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