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崔慧娟,贾立群主编;陈信义等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3227063
  • 页数:452 页
图书介绍:本着简单不失全面,重基础又反应最新进展,中西医并重的原则,尽可能使本书在短的篇幅里集中中西医治疗肿瘤的精华。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中西医对肿瘤的基本认识、肿瘤诊断和治疗概念与化疗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常见肿瘤的具体介绍,包括其诊断、分期、中医及西医治疗;第三部分介绍肿瘤各种并发症的处理、放疗基本知识和各种局部治疗(氩氦刀等)。

上篇 1

第一章 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 1

一、中医学中关于肿瘤的记载 2

二、中医学对肿瘤发病因素的认识 4

三、中医学对肿瘤发病机理的认识 5

四、中医学对肿瘤治疗的认识 5

五、中医学对肿瘤的治疗原则 6

六、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色 7

七、中医药抗肿瘤机理研究 7

第二章 致癌因素 10

一、化学致癌因素 10

二、物理致癌因素 12

三、生物致癌因素 12

四、遗传与肿瘤的关系 13

第三章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15

一、肿瘤的基本知识 15

二、肿瘤的临床表现 17

三、肿瘤的诊断 17

四、肿瘤的治疗 18

第四章 抗肿瘤化学治疗药物 23

一、化疗药分类 23

二、常用化学治疗药物 24

三、化疗药的毒副作用及常规处理 28

第五章 生物靶向治疗药物 32

一、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32

二、分子靶向药物的机制分类 32

三、常见的靶向治疗药物 33

第六章 化疗毒副反应的中医药处理 37

第七章 实体瘤及血液病的疗效标准 46

一、实体瘤的疗效标准 46

二、血液病的疗效标准 48

三、其他常用疗效指标 50

第八章 肿瘤的预防 53

一、预防医学的两个基本内容 54

二、中医学对疾病预防的认识 54

三、个人摄生与防癌的关系 56

四、中医学对预防肿瘤的基本概念 58

五、肿瘤的预防任重道远 60

第九章 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 61

一、生活质量研究的社会需求 61

二、肿瘤治疗最终目标的改变 63

三、生活质量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64

四、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多方面维护 66

五、中医药在维护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67

六、肿瘤疗效标准与生活质量 69

七、个人维护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几点思考 70

第十章 肿瘤患者的饮食及护理 72

一、化疗常见副作用的护理 72

二、放疗患者的护理 74

三、肿瘤患者的饮食护理 76

中篇 81

第十一章 恶性淋巴瘤 81

一、病因 82

二、中医发病机制 82

三、病理 83

四、临床表现 87

五、辅助检查 88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90

七、治疗 93

八、预防与调护 98

九、研究进展 99

第十二章 急性白血病 101

一、病因 102

二、中医发病机制 102

三、病理 103

四、临床表现 103

五、辅助检查 105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06

七、治疗 109

八、预防与调护 113

九、研究进展 114

第十三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17

一、病因 117

二、中医发病机制 118

三、病理 119

四、临床表现 119

五、辅助检查 119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20

七、治疗 121

八、预防与调护 124

九、研究进展 124

第十四章 鼻咽癌 126

一、病因 126

二、中医发病机制 127

三、病理 127

四、临床表现 128

五、辅助检查 131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32

七、治疗 135

八、预防与调护 144

九、研究进展 145

第十五章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46

一、病因 146

二、中医发病机制 147

三、病理 148

四、临床表现 150

五、辅助检查 151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53

七、治疗 156

八、预防与调护 164

九、研究进展 164

第十六章 乳腺癌 165

一、病因 165

二、中医发病机制 167

三、病理 168

四、临床表现 171

五、辅助检查 172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74

七、治疗 179

八、预防与调护 185

九、研究进展 185

第十七章 食管癌 187

一、病因 187

二、中医病因病机 189

三、病理 189

四、临床表现 192

五、辅助检查 193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94

七、治疗 197

八、预防与调护 203

九、研究进展 203

第十八章 胃癌 205

一、病因 205

二、中医发病机制 207

三、病理 208

四、临床表现 211

五、辅助检查 213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214

七、治疗 218

八、预防与调护 223

九、研究进展 223

第十九章 大肠癌 224

一、病因 225

二、中医发病机制 226

三、病理 227

四、临床表现 229

五、辅助检查 230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234

七、治疗 236

八、预防与调护 246

九、研究进展 246

第二十章 胰腺癌 248

一、病因 248

二、中医发病机制 249

三、病理 250

四、临床表现 251

五、辅助检查 254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256

七、治疗 257

第二十一章 原发性肝癌 262

一、病因 262

二、中医发病机制 262

三、病理 263

四、临床表现 264

五、辅助检查 266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269

七、治疗 272

八、预防与调护 279

第二十二章 前列腺癌 280

一、病因 280

二、中医发病机制 281

三、病理 281

四、临床表现 282

五、辅助检查 282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284

七、治疗 287

八、预防与调护 292

九、研究进展 292

第二十三章 卵巢癌 294

一、病因 295

二、中医发病机制 295

三、病理组织学分类 296

四、临床表现 299

五、辅助检查 300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302

七、治疗 304

八、预防与调护 310

九、研究进展 311

第二十四章 子宫颈癌 312

一、病因 312

二、中医发病机制 313

三、病理 313

四、临床表现 316

五、辅助检查 317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318

七、治疗 320

八、预防与调护 324

九、展望 324

第二十五章 子宫内膜癌 325

一、病因 325

二、中医发病机制 326

三、病理 327

四、临床表现 328

五、辅助检查 328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330

七、治疗 331

八、预防与调护 336

九、进展 336

第二十六章 肾癌 337

一、病因 337

二、中医发病机制 338

三、病理 338

四、临床表现 338

五、辅助检查 339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341

七、治疗 344

八、预防与护理 346

九、研究进展 347

第二十七章 膀胱癌 348

一、病因 348

二、中医发病机制 349

三、病理 349

四、临床表现 349

五、辅助检查 350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350

七、治疗 352

八、预防与调护 355

九、研究进展 355

第二十八章 骨肉瘤 357

一、病因 358

二、中医发病机制 358

三、病理 358

四、临床表现 359

五、辅助检查 360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363

七、治疗 365

八、预防与防护 369

九、研究进展 369

第二十九章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370

一、病理分类 370

二、临床表现 371

三、辅助检查 37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373

五、治疗 377

下篇 381

第三十章 肿瘤并发症的处理 381

第一节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381

一、概述 381

二、症状和体征 381

三、诊断方法 382

四、治疗 382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 384

胸腔积液 384

一、概述 384

二、症状和体征 384

三、辅助检查 384

四、治疗 385

心包积液 388

一、概述 388

二、症状和体征 388

三、辅助检查 389

四、治疗 389

腹腔积液 391

一、概述 391

二、症状和体征 391

三、辅助检查 391

四、治疗 392

第三节 骨转移、高钙血症 394

骨转移 394

一、概述 394

二、症状和体征 394

三、辅助检查 395

四、治疗 396

高钙血症 399

一、概述 399

二、病因 399

三、诊断 400

四、鉴别诊断 401

五、治疗 402

六、中医辨证施治 404

第四节 脑转移 404

一、概述 404

二、症状和体征 405

三、辅助检查 405

四、治疗 405

第五节 癌性疼痛 407

一、病因 408

二、中医发病机制 409

三、诊断 409

四、治疗 411

第六节 癌性发热 416

一、概述 416

二、症状和体征 416

三、辅助检查 416

四、治疗 417

第三十一章 肿瘤的放射治疗基础 420

第一节 放射物理学基础 420

一、放射线与电离辐射 421

二、放射物理剂量学 421

三、治疗计划的设计与实施 424

四、放射治疗技术简介 426

第二节 放射生物学基础 428

一、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 428

二、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 430

三、分次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432

四、临床治疗中的放射生物学概念 433

第三十二章 肿瘤的微创治疗 438

一、概述 438

二、恶性肿瘤血管介入治疗技术 439

三、恶性肿瘤非血管介入治疗技术 442

四、支架置入技术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444

五、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445

六、胸腔镜、腹腔镜等光纤镜技术 446

七、放化疗微粒子植入技术 447

八、微创治疗的发展趋势 447

附录 449

主要参考文献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