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1
论《医宗必读》症因差误治法不合 1
论赵氏《医贯》症因差误治法不合 7
论《内经》、《金匮》中风卒中症因各别治法不同 13
论《内经》、《金匮》阴虚阳虚症因各别治法不同 20
论《内经》、《金匮》水肿腹胀症因各别治法不同 25
论《内经》膈气呕吐噎膈呕吐症因各别治法不同 33
卷一 39
中风总论 39
外感中风症 39
内伤中风论 46
内伤中风症 46
外感半身不遂 50
内伤半身不遂 51
外感四肢不举 53
内伤四肢不举 54
外感口眼斜 56
内伤口眼斜 57
外感口噤不语 60
内伤口噤不语 62
外感痰壅 64
内伤痰壅 65
外感舌音不清 67
内伤舌音不清 68
外感遗尿 70
内伤遗尿 71
伤寒总论 73
中寒论 82
中热中暑总论 84
中热病即无表邪之热病 86
寒热病论 89
寒热病即有表邪之热病 90
发热总论 92
外感发热风寒 温热 93
风寒发热 93
温热发热 94
内伤发热气分 血分 95
气分发热 95
血分发热 96
头痛论 99
外感头痛 99
内伤头痛 103
附:大头症 106
大头见症 106
齿痛外感 内伤 108
外感齿痛 108
内伤齿痛 110
胸痛论 113
外感胸痛 113
内伤胸痛 115
胁痛论 118
外感胁痛运气 感冒 118
运气胁痛 118
感冒胁痛 120
内伤胁痛痰饮 郁火 死血 肝肾虚 122
胃脘痛论 125
外感胃脘痛风寒 暑热 126
内伤胃脘痛 127
腋痛论 132
外感腋痛 132
内伤腋痛 134
肩背痛论 135
外感肩背痛 136
内伤肩背痛 137
腰痛总论 140
外感腰痛 141
风湿腰痛 141
寒湿腰痛 143
湿热腰痛 145
内伤腰痛瘀血停滞 肾阳不足 怒气郁结 肾阴火旺 痰注停积 147
卷二 151
咳嗽总论 151
外感咳嗽 152
伤风咳嗽 152
伤寒咳嗽 153
伤湿咳嗽 154
伤暑咳嗽 156
伤燥咳嗽 157
内伤咳嗽 160
肺经咳嗽 160
脾经咳嗽 162
心经咳嗽 164
肝经咳嗽 165
肾经咳嗽 166
气虚咳嗽 168
血虚咳嗽 169
食积咳嗽 171
积热咳嗽 172
附:诸贤论 173
噎膈论 177
外感噎膈 177
内伤噎膈 179
吐血咳血总论 182
外感吐血 182
内伤吐血 184
嗽血论 186
外感嗽血 187
内伤嗽血 188
衄血论 194
外感衄血 194
内伤衄血 196
牙衄总论 199
外感牙衄 200
内伤牙衄 201
劳伤总论 203
外感劳伤 203
感寒劳伤 203
感热劳伤 204
内伤劳伤 206
心虚劳伤 206
肝虚劳伤 207
脾虚劳伤 208
肺虚劳伤 209
肾虚劳伤 210
精虚劳伤 211
气虚劳伤 212
血虚劳伤 213
饮症论 215
痰饮 215
悬饮 217
溢饮 218
支饮 219
留饮 222
伏饮 223
痰症论 225
外感痰症 225
风痰 225
湿痰 227
燥痰即火痰 228
内伤痰症 229
燥痰 229
湿痰 231
郁痰即结痰,顽痰 232
食积痰 233
丹溪杂治 234
附:诸贤论 237
眩晕总论 239
外感眩晕 240
风寒眩晕 240
暑湿眩晕 242
燥火眩晕 243
内伤眩晕 245
气虚眩晕 245
血虚眩晕 246
痰饮眩晕 248
火冲眩晕 250
喘症论 255
外感喘逆 255
风寒喘逆 255
暑湿喘逆 257
燥火喘逆 258
内伤喘逆 260
内火喘逆 260
痰饮喘逆 261
食积喘逆 263
气虚喘逆 264
阴虚喘逆 266
伤损喘逆 267
附:产后外感喘 268
附:产后内伤喘 269
附:肺胀 271
附:诸贤论 272
哮病论 274
哮病 275
短气论 277
外感短气 277
内伤短气 278
实邪短气 278
气虚短气 280
呃逆论 281
外感呃逆 282
内伤呃逆 284
附:诸贤论 286
呕吐论 288
外感呕吐 289
风气呕吐 289
寒气呕吐 290
暑气呕吐 291
湿气呕吐 292
燥火呕吐 293
湿热呕吐 294
内伤呕吐 295
胃火呕吐 295
胃寒呕吐 297
痰饮呕吐 298
食积呕吐 298
附:吐水类 300
外感吐清水 300
内伤吐清水 301
外感吐苦水 302
内伤吐苦水 303
外感吐酸水 304
内伤吐酸水 306
卷三 309
肿胀总论 309
外感肿症 309
风寒身肿 309
寒湿身肿 312
湿热身肿 313
燥火身肿 314
黄汗身肿 315
内伤肿症 318
肺虚身肿 318
肺热身肿 320
脾虚身肿 322
脾热身肿 324
肝肾虚肿 325
外感腹胀 327
伤寒腹胀 327
风湿腹胀 328
湿热腹胀 329
寒湿腹胀 331
内伤腹胀 332
气结腹胀 332
气散腹胀 334
肺虚腹胀 335
肺热腹胀 336
脾虚腹胀 338
脾实腹胀 339
肝火腹胀 340
肝肾虚胀 342
食积腹胀 343
虫积腹胀 344
痰饮腹胀 345
血臌腹胀 346
脏寒腹胀 347
六腑腹胀 348
黄疸论 351
外感黄疸 351
黄汗 351
正黄疸 352
内伤黄疸 354
谷疸 354
酒疸 356
女劳疸 357
阴黄 358
三消总论 360
外感三消 360
燥火三消 360
湿火三消 361
内伤三消 363
积热三消 363
精虚三消 364
不得卧论 366
外感不得卧 366
表热不得卧 366
里热不得卧 367
半表半里热不得卧 368
血热不得卧 369
气热不得卧 370
余热不得卧 372
虚烦不得卧 373
内伤不得卧 374
肝火不得卧 374
胆火不得卧 375
肺壅不得卧 376
胃不和卧不安 378
心血虚不得卧 379
心气虚不得卧 380
痿症论 381
外感痿症 382
风湿痿软 382
湿热痿软 383
燥热痿软 385
内伤痿症 386
肺热痿软 386
心热痿软 387
肝热痿软 388
脾热痿软 390
肾热痿软 391
附:筋挛 392
外感筋挛 392
内伤筋挛 395
痹症论 401
外感痹证 401
风痹 401
寒痹 403
湿痹 404
热痹 406
内伤痹证 407
肺痹 407
心痹 409
肝痹 410
肾痹 411
脾痹 413
肠痹 414
胞痹 415
胸痹 417
酸软论 419
外感酸软 420
风湿酸软 420
湿温酸软 422
内伤酸软 423
痰饮酸软 423
积热酸软 425
卷四 428
疟疾总论 428
外感疟疾 429
寒疟《内经》寒邪伤营名寒疟 429
风伤卫疟《内经》亦名温疟 430
阳明瘅疟《内经》名瘅疟,仲景名温疟 433
湿疟即暑疟 434
肺热瘅疟 436
肾经疟 437
风发疟即《金匮》少阳热疟 438
瘴疟 440
内伤疟疾 440
牡疟 440
疟母 442
食积疟即胃疟 443
三疟 445
游疟 448
附:诸贤论 451
痢疾论 453
外感痢疾 454
寒湿痢 454
湿热痢 456
燥热痢 460
疫痢有外感无内伤 462
内伤痢疾 464
七情痢 464
劳役痢 467
饮食痢 468
外感休息痢 471
内伤休息痢 473
泄泻论 477
外感泄泻 478
外感风泻 478
外感寒邪泻 479
外感中暑泻 482
外感中热泻 483
外感湿泻 484
内伤泄泻 485
积热泄泻 485
积寒泄泻 487
痰积泄泻 488
食积泄泻 489
脾虚泄泻 491
附:五更泄泻 492
肾虚五更泄泻 492
酒积五更泄泻 493
寒积五更泄泻 494
食积五更泄泻 495
肝火五更泄泻 496
附:食泻 497
附:诸贤论 499
霍乱论 501
外感霍乱 502
湿气霍乱 502
风气霍乱 503
热气霍乱 505
寒气霍乱 506
内伤霍乱 507
痰饮霍乱 507
食气霍乱 508
外感霍乱转筋 509
内伤霍乱转筋 510
外感霍乱烦渴 511
内伤霍乱烦渴 513
附:干霍乱即绞肠痧 513
附:诸贤霍乱论 514
附:诸贤转筋论 515
腹痛论 518
外感腹痛 518
风气腹痛 518
寒气腹痛 519
暑湿腹痛 521
燥火腹痛 522
痧胀腹痛 524
内伤腹痛 525
热积腹痛 525
寒积腹痛 527
食积腹痛 528
痰积腹痛 530
酒积腹痛 531
虫积腹痛 532
血滞腹痛 533
血虚腹痛 534
气结腹痛 536
气虚腹痛 538
附:肠痈腹痛 539
小便不利论 540
外感小便不利 541
运气小便不利 541
伤寒小便不利 542
阴寒小便不利 545
内伤小便不利 546
热结小便不利 546
偏渗小便不利 548
气虚小便不利 550
阴虚小便不利 551
阳虚小便不利 552
大便秘结论 554
外感便结 555
伤寒便结 555
温热便结 557
内伤便结 558
积热便结 558
气秘便结 559
血枯便结 561
跋 563
方剂索引 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