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 3
1.西侯度文化(约180万年前) 3
2.匼河文化(约60万年前) 4
3.丁村、许家窑文化(约10万年前) 4
4.峙峪、下川文化(约2.8万年前~1.6万年前) 8
5.新石器时期(约6000年前~4000年前) 11
6.文献传说中的原始文化 17
附:山西远古至先秦重要文化遗址系列 21
第二章 宗法社会时期 25
7.夏与商两代(前2070年~前1600年~前1046年) 25
8.叔虞封唐与“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26
9.叔虞武功 35
10.晋国建号与地望 36
11.前期晋君世系 38
12.文侯勤王 41
13.曲沃代绛 43
14.献公拓土 45
15.骊姬之乱与秦晋交恶 47
16.重耳复国 49
17.文公称霸 51
18.晋秦战和 54
19.赵氏执政 55
20.晋楚争霸 56
21.悼公复霸 57
22.六卿坐大与三家分晋 60
23.晋国与戎狄 63
24.三晋变法 67
25.秦灭三晋 71
26.三晋经济 72
27.社会制度的变革 78
28.思想、学术、文艺、科技 80
第三章 帝制社会时期 89
29.秦皇巡晋 89
30.西汉政区 91
31.西汉与匈奴 91
32.西汉前期政事与名臣 95
33.汉武建后土祠 96
34.西汉后期政事与名臣 102
35.光武治晋 105
36.东汉与匈奴等族 107
37.郭泰与王允等名士 109
38.曹操治晋 111
39.曹魏时政区 112
40.晋人士族与武圣关公 113
41.鲜卑崛起 115
42.西晋政区 116
43.贾氏乱政与河东权臣 116
44.刘琨守晋阳 119
45.刘汉与后赵 120
46.前秦与前燕争战 124
47.前燕、前秦之亡 125
48.西燕亡国 126
49.北魏建国 126
50.后秦据河东 129
51.北魏平城政权 130
52.北魏汉化改革 133
53.尔朱氏之乱 136
54.高欢晋州起家 138
55.北齐亡国 143
56.北周兴衰 144
57.秦汉至北朝的经济 145
58.秦汉至北朝的文教与科技 152
59.道教佛教初盛 158
60.隋代政区与炀帝北巡 162
61.隋代名臣 167
62.李唐晋阳起兵 168
63.唐代政区与北京太原 171
64.则天女皇 172
65.玄宗与潞州 175
66.唐代政要 176
67.郭、李平叛 178
68.马燧镇汾晋 181
69.潞泽兵乱 182
70.李克用兴兵 183
71.朱李争雄 184
72.李克用取上党 185
73.李存勖建后唐 186
74.后晋代后唐 187
75.后晋屈事契丹 190
76.后汉兴衰 190
77.后周禅位 191
78.隋唐五代的经济 192
79.科举制与世族 196
80.唐廷与突厥等族 198
81.隋唐五代的文化艺术 202
82.隋唐五代的宗教 209
83.宋平潞泽 213
84.宋平北汉 214
85.杨业父子抗辽 215
86.北宋政区 219
87.真宗祀后土 219
88.宋夏战争 221
89.宋代河东经济 222
90.范仲淹治河东 227
91.北宋教育与文化学术 228
92.北宋的宗教及艺术 230
93.辽治晋北与西京大同 235
94.辽代经济 238
95.辽代文化 240
96.金灭辽取河东 242
97.抗金烽火 246
98.金廷汉族政要 248
99.金代经济 250
100.北方文雄元好问 253
101.金代文化教育 256
102.金代佛教建筑 261
103.蒙古国灭金 262
104.蒙古国征服河东 263
105.元代政区及佑文尊儒 267
106.元代名臣 269
107.元代经济 271
108.金元文化艺术 275
109.元朝覆灭 284
110.明代政区 287
111.明代三藩王 288
112.明初经济的恢复 290
113.洪洞大槐树移民 295
114.明初直臣 297
115.永乐、景泰间边事 298
116.山西诸王之腐败与民变 301
117.明中后期经济 302
118.晋商的兴起 308
119.武宗扰晋 312
120.李福达案 313
121.明代名臣 314
122.嘉靖民变与兵变 318
123.明末农民大起义 320
124.明代文教与宗教 323
125.清代政区 327
126.清前期抚惠山西 330
127.清前期的农牧业与手工业 334
128.晋商兴盛与票号 339
129.吏治腐败与民众抗争 345
130.清代文化学术 348
131.民族志士傅山 355
132.清代五名臣 357
133.近代政区设置 363
134.近代商业经济 364
135.鸦片之祸与交文惨案 366
136.洋教与义和团 367
137.慈禧西逃与教案善后 371
138.收回矿权的斗争 374
139.晋商衰落 376
140.近代工业兴起 380
141.丁戊奇荒与壬辰大灾 381
142.太平军、捻军转战山西 383
143.新式学堂与留学生 385
第四章 民国时期 391
144.太原首义与山西光复 391
145.潞安受抚与卢永祥祸晋 398
146.山西都督府成立 400
147.孙中山莅晋 401
148.阎锡山专政 402
149.阎锡山与府院之争 405
150.工业近代化的发展与农业振兴 406
151.阎氏的乡村建设 409
152.五四运动与山西建党 411
153.军阀混战与阎氏保晋 413
154.中共的革命活动 415
155.两次讨奉战争 417
156.中原大战与阎氏下野 418
15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421
158.九一八事变与阎锡山复出 423
159.日本经济侵略与抗日救亡运动 424
160.阎锡山全面防共 426
161.“造产救国”举措 427
162.红军东征 430
163.阎锡山“中的哲学” 431
164.村本政治 432
165.牺盟会与救亡活动 435
第五章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 441
166.平型关之战 441
167.忻口血战与太原失守 443
168.八路军开拓游击区 444
169.牺盟会、战动会 446
170.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447
171.日伪统治与罪行 453
172.百团大战 456
173.日阎媾和与秋林会议 457
174.根据地民主建设与大生产运动 459
175.文教事业 461
176.抗战决胜 466
177.近世才俊与文艺 470
178.上党战役 482
179.阎锡山暴政 483
180.土地改革 486
181.解放山西的战役 487
182.解放太原 491
183.新文化名人 494
主要参考文献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