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研究 范式嵌入、理念转型与福利提供》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和红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9600518
  • 页数:2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基于制度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对德国、日本、韩国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立和改革的理论范式、制度框架以及具体运行机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种制度模式建立背后的动因及其适应性,从而提出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及具体政策建议。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1

一、高龄化、失能化催生了长期照护需求 1

二、家庭功能式微,社会安全网络亟需重整 2

三、碎片化的照护供给现状,需整合资源建立社会照护制度 3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 4

一、国外研究 4

二、国内研究 7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0

一、研究思路 10

二、研究方法 11

第四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12

一、长期照护、医学护理和养老服务的异同 12

二、照护需求性与照护需要风险 14

三、长期照护保险与医疗保险的关系及分工 16

第二章 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改革:福利多元主义的范式嵌入 18

第一节 福利多元主义与长期照护保险契合 18

一、福利多元主义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内涵 18

二、福利多元主义理念符合长期照护制度建立与运行 23

第二节 德国社会长期照护制度的建立:福利多元主义内嵌于新公共管理 26

一、德国社会长期照护制度建立背景 26

二、宏观制度架构:新公共管理要素的内嵌于福利多元组合 30

三、微观供给主体:重构福利多元组合 33

第三节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建立:福利多元主义和地方分权改革的融合 37

一、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 37

二、地域共同体与福利责任的下移 39

三、介护保险的市场化服务传递理念 41

四、社会动员策略 43

第四节 韩国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建立:福利多元主义与央地竞争 47

一、韩国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 47

二、保险人的选择:国民健康保险公团与地方政府的竞争 48

三、产业制度化的服务供给者 49

第三章 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理念转型与框架设计 50

第一节 德国制度模式:兼顾普遍主义和成本控制 50

一、普遍主义与成本控制的学理冲突 50

二、依据被保险人收入和职业的差别覆盖 52

三、筹资上强调个人保险责任和保险精算平衡 53

四、给付形式与内容 55

五、给付覆盖范围 58

第二节 日本制度模式:持续的成本控制措施及调整 59

一、日本介护制度初始:慷慨的普享设计 59

二、日本介护政策的调整:持续的成本控制 62

三、施政效果评估 66

第三节 韩国制度模式:多样化的制度类型与筹资渠道 68

一、多样化的照护制度类型 68

二、多样化的筹资来源保障了财务盈余 69

三、给付等级与给付类型 73

四、服务提供机构 79

第四章 社会长期照护保险的管理体制:福利提供(上) 82

第一节 社会长期照护保险的“照护管理”特征 82

一、个案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82

二、长期照护保险中“照护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84

第二节 德国管理机制:“联邦体制+多元保险人竞争” 85

一、保险人 86

二、健康保险医事服务中心 91

第三节 日本:“市町村保险人” 93

一、中央政府:厚生劳动省 94

二、都道府县:保险人援助机关 95

三、市町村:保险人 95

四、国民健康保险团体联合会:审查给付机关 96

第四节 韩国管理体制:“国民健康保险公团统一管理与地方配合” 97

一、保健福利部:监管主体 98

二、市郡区地方政府:支援功能 99

三、国民健康保险公团:保险人 99

第五节 各种管理体制的优劣比较与评价 101

一、各种管理体制的优劣比较 101

二、管理体制设置的考量:纵向权责明晰与横向协调 103

第五章 社会长期照护保险的照护管理流程与人力配置:福利提供(下) 105

第一节 德国照护管理流程 105

一、从提出申请到失能等级核定 105

二、从核定等级到保险给付使用 110

第二节 日本照护管理流程 113

一、从提出申请到失能等级核定 114

二、从核定等级到保险给付使用 128

第三节 韩国的照护管理流程 131

一、从提出申请到失能等级核定 131

二、从核定失能等级到保险给付使用 134

第四节 各国照护管理流程的比较与评价 136

一、各照护流程的优劣比较 136

二、照护流程设置的原则:平等与效率 138

第五节 社会长期照护保险的人力资源配置 139

一、德国 139

二、日本 143

三、韩国 146

四、德国、日本、韩国照护管理人力配置的特征比较 151

第六章 我国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必然性选择:社会保险模式 153

第一节 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历程 153

一、萌芽期(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 153

二、持续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 154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阶段(本世纪初至今) 154

第二节 我国长期照护制度模式的选择:以社会保险为主 157

一、各种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模式的学理比较 157

二、长期护理商业保险只能处于补充地位——美国的经验 162

三、社会保险模式是我国现实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164

四、社会保险模式的再分配效应和逆再分配效应 167

第七章 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与构建 169

第一节 长春、南通和青岛的社会护理保险的制度框架比较 169

一、保障范围 169

二、基金筹集 170

三、给付内容与待遇标准 171

四、定点机构准入 174

第二节 青岛市护理保险的管理体制、流程与人员配置分析 175

一、管理体制 175

二、管理流程 177

三、人员配置 179

第三节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框架设计:普遍主义与财务平衡 180

一、立法明确福利多元主体的权责 180

二、建立责任共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181

三、建立科学的失能等级认定体系 182

四、建立合理的给付类型及给付水平 182

第四节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管理体系建构: 183

一、管理体制:纵向权责明晰与横向协调 183

二、流程管理: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 185

三、人力资源配置:建构国家认证机制和赋予其应有社会地位 186

附录1 德国社会法法典第十一篇 188

附录2 韩国老人长期照护保险法 224

参考文献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