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大有胡气——异域文化与风习在唐代的传播与影响 3
引言 3
第一章 人类历史上,有那样一个使每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的时代 5
第一节 建国与贞观、开元之治 5
第二节 长安——一个国际性的都市 8
第三节 唐君主——“天可汗” 10
第四节 “丝绸之路”与“香料之路” 13
第五节 各地“胡人”纷纷来到内地 15
第六节 简短的结论 25
第二章 唐代社会所存在的异域情调与风气 26
第一节 “胡气”——一种社会风尚 26
第二节 服饰与饮食 31
第三节 建筑、生活器皿及其他 38
第四节 马球与双陆 46
第三章 反映在唐代文化艺术中的异域情调与风格 58
第一节 音乐 58
第二节 舞蹈与歌舞戏 68
第三节 诗歌、笔记及传奇 75
第四节 绘画及其他 82
第四章 宗教及宗教文化 87
第一节 来自西方的宗教 87
第二节 佛教的兴盛 93
第三节 与佛教有关的几种社会风俗 98
第四节 宗教文化 102
最后的几句话 111
智慧的灵光——中国古代哲学 115
引言 115
一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 117
(一)孔子 117
1.“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为仁”——孔子“仁”的学说 118
2.“畏天命”和“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天道观 119
3.“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孔子的认识论 120
4.“执两用中”和“过犹不及”——孔子的中庸之道 121
(二)墨子及后期墨家 122
1.“非命”与“天志”、“明鬼”——墨子的世界观 123
2.“必以众之耳目之实”——墨子的唯物主义经验论 124
3.“兼以易别”——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125
4.墨子思想的修正与发展——后期墨家的哲学思想 126
(三)老子和庄子 128
1.“道,可道,非恒道”与“道”生万物——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129
2.“反者道之动”——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130
3.“物物者非物”——庄子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131
4.“齐是非”、“齐万物”——庄子以相对主义为基础的认识论 132
(四)孟子 134
1.“四端”与“四德”——孟子人性善的伦理道德观 134
2.尽心、知性、知天——孟子的世界观和认识论 135
(五)惠施和公孙龙 136
1.“合同异”——惠施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 136
2.“离坚白”——公孙龙的绝对主义哲学思想 138
(六)荀子 139
1.“明于天人之分”——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140
2.“缘天官”和“征知”——荀子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141
3.“学至于行之而止”——荀子的知行观 142
(七)韩非 143
1.“道理相应”——韩非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143
2.注重“参验”——韩非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144
3.“事有利害,物有生死”——韩非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45
二 独尊儒术:两汉时期的哲学思想 147
(一)董仲舒 148
1.“天人同类”和“天人感应”——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 149
2.“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的形而上学思想 151
(二)王充 153
1.“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154
2.“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王充的唯物主义形神观和无神论 156
3.“疾虚妄”、“重效验”——王充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157
三 玄学及其内部争论: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 160
(一)王弼 161
1.“以无为本”——王弼唯心主义本体论 161
2.“静为躁君” ——王弼形而上学的动静观 162
3.“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象”——王弼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163
(二)裴頠与欧阳建 164
1.“至无者,无以为生”——裴頠的“崇有”论 164
2.“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165
(三)郭象 167
1.“万物独化于玄冥”——郭象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167
2.“冥而忘迹”和“冥此群异”——郭象的神秘主义认识论 168
四 佛学与反佛思潮: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 169
(一)佛教主要流派及其思想 169
1.“般若”学与“涅槃”学——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169
2.“天台”、“法相”、“华严”、“禅宗”——隋唐佛教四大宗派 172
(二)范缜 177
1.“盛称无佛”和“日服千人”——范缜与崇佛者的两次大论战 177
2.“形神相即”和“形质神用”——《神灭论》的主要思想 178
(三)韩愈 180
1.“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韩愈的“道统”论 180
2.“性之品有上中下三”——韩愈的“性三品”说 182
3.“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韩愈的“圣人”史观 182
(四)柳宗元、刘禹锡 183
1.“元气自动”——柳宗元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183
2.天与人“不相预”——柳宗元的无神论思想 185
3.万物“乘气而生”——刘禹锡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186
4.“天与人交相胜”——刘禹锡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187
五 元气本体论:宋明哲学之一 190
(一)张载 190
1.“虚空即气”——张载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191
2.“一物两体”——张载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192
3.“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张载的认识论 194
(二)陈亮、叶适 196
1.“道在事中”——陈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196
2.“勉强行道大有功”——陈亮的功利主义社会历史观 198
3.“物之所在,道则在焉”——叶适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199
4.“弓矢从的”——叶适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200
(三)王廷相 201
1.“理根于气”和“气化”——王廷相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202
2.“博于外而尤精于内,讨诸理而尤达于事”——王廷相的认识论 204
六 理学唯心主义:宋明哲学之二 206
(一)程颢、程颐 206
1.“惟理为实”——二程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206
2.“致知在格物”——二程的认识论 208
(二)朱熹 209
1.“理本气末”和“理先气后”——朱熹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209
2.“理主动静”和“定位不易”——朱熹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思想 211
3.“即物而穷其理”和“心包万理”——朱熹唯心主义认识论 213
4.“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和“存天理,去人欲”——朱熹的人性论和道德观 214
七 心学唯心主义:宋明哲学之三 217
(一)陆九渊 217
1.“万物皆备于我”和“心即理”——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宇宙观 217
2.“切己自反”和“存心去欲”——陆九渊的先验主义认识论 218
3.“鹅湖之会”与书信论辩——陆九渊与朱熹哲学之异同 219
(二)王守仁 220
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221
2.“致良知”而“不假外求”——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223
3.“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行观 224
八 旧哲学的总结:明末清初的哲学思想 226
(一)王夫之 226
1.“太虚一实”、“理依于气”——王夫之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227
2.“太虚本动”、“气化日新”——王夫之的辩证发展观 228
3.“能必副其所”和“行可兼知”——王夫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230
(二)戴震 232
1.“理者,存乎欲者也”——戴震的伦理观 232
2.“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戴震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234
千古往事千古书——中国古代历史学 239
一 古代史学的童年时期——先秦至汉初 239
(一)史学的兴起 239
1.远古的神话 239
2.最初的历史记载 241
3.最早的史官 244
(二)春秋战国时的史学 246
1.《春秋》:标志着史学著作的正式出现 246
2.《左传》和《国语》 248
3.先秦时期的其他史书 254
(三)诸子百家的史论及其影响 256
二 古代史学的发展时期——两汉至唐初 263
(一)《史记》:史家之绝唱 264
1.《史记》的作者 264
2.《史记》是怎样一部书? 266
3.《史记》所表现的历史思想 270
4.《史记》:一部文学名著 274
5.《史记》的续补及注释 277
(二)《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77
1.《汉书》的作者 277
2.《汉书》的编纂体例 278
3.《汉书》的特点和价值 280
(三)《三国志》 283
1.《三国志》的作者 283
2.《三国志》概述 283
3.《三国志》的地位与影响 286
(四)《后汉书》 287
1.范晔其人 287
2.《后汉书》概述 288
3.《后汉书》的思想特点与影响 290
(五)南北朝的三部史书 292
1.《宋书》 292
2.《南齐书》 294
3.《魏书》 296
(六)初唐八史 299
1.《梁书》 299
2.《陈书》 300
3.《北齐书》 301
4.《周书》 302
5.《隋书》 302
6.《晋书》 304
7.《南史》和《北史》 307
(七)刘知几及其《史通》 308
1.《史通》的作者刘知几 309
2.《史通》论述的主要问题 310
3.《史通》的意义与影响 314
三 古代史学的繁荣时期——中唐至元 315
(一)《通典》:政书体史书的开山之祖 315
1.杜佑与《通典》的编撰 316
2.《通典》在体例上的新贡献 317
3.杜佑的史学思想 318
4.《通典》的影响 320
(二)中晚唐时期的几部地理志著作 321
1.《元和郡县志》 321
2.《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 322
3.《蛮书》 322
(三)北宋的几部正史 323
1.《旧唐书》和《新唐书》 323
2.《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 327
(四)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329
1.《资治通鉴》的作者及其编撰过程 329
2.《资治通鉴》的编撰特点和历史价值 331
3.《资治通鉴》的缺点与不足 333
4.《资治通鉴》的影响及注本 334
(五)南宋史著:《通志》及其他 336
1.《通志》:南宋最著名的一部史书 336
2.南宋的其他几部史书 339
(六)元代官修史书与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341
1.元代的官修史书 341
2.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345
四 古代史学的衰落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 348
(一)明清官修史书 349
1.《元史》 349
2.《明实录》 350
3.《大明会典》 351
4.《明史》——“正史”的殿军 352
(二)明清之际的著名史学家及其著作 354
1.黄宗羲与《明儒学案》 354
2.顾炎武与《日知录》 355
3.王夫之与《读通鉴论》 356
(三)乾嘉学派:清代三大考史名著 358
1.王鸣盛及《十七史商榷》 359
2.钱大昕与《廿二史考异》 359
3.赵翼与《廿二史札记》 360
(四)古代史学的句号:章学诚的《文史通义》 362
1.研究历史,要以经世致用为宗旨 362
2.史学三要素,以“义”为贵 363
3.方志为史 364
4.“三长”之外,还有史德 364
5.其他一些史学观点 365
五 尾声:近、现代史学概说 366
中国文史人物故事(三篇) 371
苏武和李陵 371
前言 371
一 不眠之夜 372
二 出使匈奴 377
三 祸从天降 382
四 宁死不屈 387
五 坚持斗争 394
六 北海牧羊 399
七 草原春意 404
八 祸不单行 409
九 李陵被俘 412
十 老友劝降 418
十一 夜访汉使 423
十二 光荣归汉 428
十三 尾声 432
唐玄宗与杨贵妃 434
前言 434
一 贵妃入宫 435
二 百花园里 440
三 将相之间 444
四 沉香亭边 449
五 宫中饮酒 454
六 贵妃被贬 459
七 献发表心 464
八 七夕之誓 471
九 禄山叛乱 478
十 玄宗西逃 483
十一 马嵬之变 489
十二 思念深深 495
十三 尾声 501
岑参 502
前言 502
一 草堂松风 503
二 献赋京城 508
三 生活的转折 515
四 边塞之路 520
五 塞上风云 528
六 长安交游 535
七 二入边塞 542
八 “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 547
九 蜀道难 552
十 最后的岁月 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