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体文学史 诗歌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义山,李修生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32549733
  • 页数:483 页
图书介绍:文学通史是从纵向对文学的起源、发展和流变作总的历史考察,而分体文学史则是从一个横断面去具体剖析某一文体的兴衰变化。在这方面,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与鲁迅《中国分体文学史》,共分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四卷,其中《诗歌卷》包括诗、词、散曲上、中、下三编,分别就这些文体的起源、体式特点和历史发展,作了追本寻源、索微钩玄的探讨。全书论述平实,见解精辟,信息量大,不仅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学习古典文学之用,而且视角独特,有助于古典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研究参考。

上编 诗 1

第一章 诗的产生到四言诗——原始歌谣和《诗经》 1

第一节 诗的产生:原始歌谣及其他 1

一、原始歌谣与劳动节奏 1

二、诗与乐及舞的联体共生 4

第二节 四言诗与《诗经》的类型和结构程式 5

一、《诗经》的成书及其分类 5

二、《诗经》的体式:四言诗 7

三、《诗经》的结构程式:重章叠咏 9

第三节 《诗经》的思想艺术造诣 11

一、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11

二、《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18

第四节 四言诗的变迁和式微 21

一、四言诗的变迁:石刻文、郊祀歌及其他 21

二、五言诗的出现和四言诗的式微 22

第二章 辞体、杂言诗及其他——《楚辞》与汉乐府 24

第一节 从楚歌到辞体 24

一、楚辞起源于楚声、楚歌 24

二、楚辞的体制及辞赋之辨 26

第二节 屈原与楚辞的思想艺术造诣 27

一、哀怨起骚人:屈原的生平及创作 27

二、与日月争光的长诗:《离骚》 29

三、情致缥缈的《九歌》与满怀孤愤的《九章》 31

四、悲秋之祖:宋玉《九辩》及其他 33

第三节 从杂言诗到五言诗 36

一、古诗的体制:齐言诗与杂言诗 36

二、从汉乐府看杂言诗的兴衰 36

第四节 汉乐府及其思想艺术造诣 37

一、乐府、乐府诗和《乐府诗集》 37

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乐府的写实倾向 38

三、悲剧性的《焦仲卿妻》和喜剧性的《陌上桑》 41

四、体既轶荡,语复真率:汉乐府的艺术成就 45

第三章 五七言古诗的壮大和新体诗运动——八代诗 47

第一节 五言诗的崛起和“古诗十九首” 47

一、五言诗的诞生及其体制的优长 47

二、“古诗十九首”及其时代、作者 49

三、两地相思与伤时失志:“十九首”的内容 50

四、深衷浅貌,短语长情:“十九首”的造诣 53

第二节 五言诗的蓬勃发展:建安、正始、太康诗人 54

一、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建安诗人 54

二、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正始诗人 60

三、繁文绮合,时见风力:太康诗人 61

第三节 题材开拓和境界提升:陶渊明及六朝诗人的成就 64

一、从玄言诗到田园诗:陶渊明的创举 64

二、回归自然:陶诗开拓的新境界 65

三、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陶诗的造诣 66

四、极貌写物,穷力追新:谢灵运与山水诗 67

第四节 五言诗的律化:新体诗运动 69

一、低昂互节,回忌声病:永明体的产生 69

二、从清新到绮靡:新体诗与宫体诗 70

第五节 五言绝句与南北朝乐府 71

一、五言四句体和南朝乐府 71

二、北朝乐府与《木兰诗》 74

三、文人联句与绝句的产生 75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七言诗 76

一、七言诗体及文人的早期创作 76

二、俊逸鲍参军:文人七言诗的成熟之作 77

第四章 古近体诗体大备及创作繁荣——李白和初盛唐诗 79

第一节 五言律诗的成立与七言诗的丕变 79

一、中国诗史的光辉篇章:唐诗 79

二、新制迭出,格律形成:初唐的五言律诗 80

三、初唐的七言古诗:四杰体 82

四、以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及其他 83

五、与齐梁划清界限:陈子昂 84

第二节 山水田园诗与五言近体的升华 86

一、“盛唐气象”和唐诗的繁荣 86

二、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87

三、诗中有画,深契禅机:王维的山水诗 88

第三节 边塞诗与七古、七绝的发皇 92

一、边塞诗及其在盛唐的勃兴 92

二、边塞诗的重要体裁:七绝和七古 92

三、慷慨激昂,着眼政治:高适《燕歌行》 94

四、为西部传神写照:岑参的边塞诗 95

五、”七绝圣手”王昌龄及其他 97

第四节 盛唐诗的极诣:诗仙李白 99

一、时代的动荡与李白的生平 99

二、政治、山川、风月:李白诗的题材 100

三、无可仿效的天才发抒:李白的造诣 102

四、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的影响 104

第五章 古近体诗的持续繁荣——杜甫和中晚唐诗 106

第一节 诗界的开拓和律诗的发皇:诗圣杜甫 106

一、离乱中的人生:杜甫的生平 106

二、赋到沧桑句便工:杜甫与时事诗 107

三、晚节渐于诗律细:杜甫与律体 110

四、摅民间疾苦,集诗艺大成:杜甫的影响 113

第二节 诗到元和体变新:白居易等中唐诗人 113

一、稍厌精华,渐趋淡净:大历诗人 113

二、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新乐府 115

三、诗到元和体变新:白居易与叙事诗 117

四、缠绵的元稹诗及言浅讽深的张王乐府 120

五、诗豪刘禹锡与骚人柳宗元 121

第三节 追求奇异之美:中唐另类诗人 123

一、险怪生僻,好为奇崛:韩孟诗派 123

二、瑰奇谲怪,惨淡经营:诗鬼李贺 125

第四节 唯美诗风与迟暮情怀:李商隐等晚唐诗人 126

一、清新俊爽,雄姿英发:杜牧七绝 126

二、典丽精工,余味曲包:李商隐及无题诗 127

三、亡国之音哀以思:韦庄等唐末诗人 129

第六章 古近体诗的另辟蹊径——宋诗 132

第一节 从唐音到宋调:宋初诗人创作轨迹 132

一、主意与主情:宋诗与唐诗风格大较 132

二、从宗唐开始:白体、晚唐体与西昆体 133

三、由古淡到雄赡:梅、苏与欧阳修 135

第二节 宋诗鼎盛与江西诗派:苏轼等元祐诗人 136

一、荆公绝句妙天下:王安石的造诣 136

二、无一字无来处: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138

三、才思横溢,兴味盎然:苏轼的造诣 140

第三节 重大主题与日常题材:陆游与中兴诗人 143

一、南渡前期的感喟哀时之作 143

二、集中十九从军乐:爱国诗人陆游 144

三、陶成瓦砾亦诗材:杨万里的小品诗 146

四、偶回光景到桑麻:范成大与《四时田园杂兴》 148

第四节 从江湖派到遗民诗 149

一、从清空到小巧:江湖派诗人 149

二、诗风野逸清瘦的永嘉四灵 150

三、烈士的悲号与遗民的哀歌 151

第七章 古近体诗的回潮与新潮——元明清及近代诗 154

第一节 守成与出新 154

一、挑战与机遇并存:元明清诗人的创作处境 154

二、江山代有才人出:元明清的诗论与创作 155

第二节 从宗宋到学唐:金元诗人 156

一、推宗苏黄,亲和宋诗:元好问及金代诗人 156

二、近体主唐,古体主选:刘因等元代诗人 158

第三节 明代诗人学唐得失及其他 160

一、诗必盛唐:明代诗歌的创作主流 160

二、涉笔有博大昌明气象:高启与明初诗人 162

三、超元越宋,直攀唐人:前后七子及其他 163

四、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公安派和竟陵派 165

第四节 清诗的复兴和诗界革命 168

一、南朝情结:吴伟业等“江左三大家” 168

二、王士禛“神韵说”及其他 171

三、宗宋派诗人:查慎行与厉鹗 173

四、袁枚“性灵说”及其他 174

五、百样飘零只助才:黄景仁的造诣 177

六、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等晚清诗人 178

七、融新理想入旧风格:黄遵宪与诗界革命 181

中编 词 189

第一章 词的兴起及体式特征 189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特征 189

第二节 声诗和“倚声填词” 192

第三节 词的牌调 194

第四节 词的章法 195

一、词的分片 195

二、词的发端 196

三、词的过片 198

四、词的结拍 199

第五节 词的句法 201

一、词的基本句式 202

二、词的特殊句式 202

三、词的对仗 204

第六节 词的用韵 206

第七节 词的分类 209

一、令 209

二、引 210

三、近 210

四、慢 211

五、小令、中调、长调 212

第二章 从民间走向文坛的唐五代词 214

第一节 倚声之“椎轮大辂”:敦煌词 214

一、众生世相,多彩多姿:敦煌词的内容 214

二、质朴俚俗,不拘一格:敦煌词的艺术特点 216

三、现存最早的词选:《云谣集杂曲子》 217

第二节 由诗向词的演变:唐代文人词 218

一、唐代文人词的发展阶段 218

二、中唐文人词的特点 220

第三节 文人词的典范:花间词 222

一、《花间集》和花间体 223

二、花间鼻祖:温庭筠 224

三、花间别调:韦庄 226

第四节 词的深化和转折:南唐词 228

一、南唐词人的词体观念 228

二、词情深化的冯延巳词 229

三、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词作 230

第三章 五音繁会的北宋词 234

第一节 北宋初期花间词风的延续和新变 235

一、花间南唐词风的延续 235

二、北宋初期词风的新变 238

第二节 慢词的兴起和柳永俚俗词风 240

一、面向下层市民:柳词的题材内容 240

二、追求俗趣:柳永词的特色 242

三、慢词铺叙,雅俗分流:柳词的贡献和影响 244

第三节 苏轼和豪放词风 246

一、以诗为词与词人主体意识的强化 246

二、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扩大词的题材范围 248

三、豪放旷达的阳刚之美:苏词的艺术风格 250

第四节 词艺深化的北宋中后期词坛 252

一、雅俗兼备的黄庭坚词 252

二、辞情兼胜的秦观词 254

三、刚柔兼美的贺铸词 256

四、典雅精工的周邦彦词 258

第四章 继续发展的(南)宋、金词 262

第一节 李清照与南渡词人 262

一、故国之念:南渡词人的创作 262

二、词坛女杰:李清照 265

第二节 辛弃疾与辛派爱国词 268

一、感时而作的内容 268

二、刚柔相济,另造要眇词境的艺术成就 270

三、慷慨纵横的辛派词人 272

第三节 姜夔与清雅词派 275

一、清空骚雅的白石词 275

二、以雅乐入词与诗意的强化:白石清雅词的贡献 278

第四节 主流不彰的宋末词坛 280

一、辛派后劲:刘克庄、刘辰翁 281

二、以吴文英为代表的密丽词风 282

三、以张炎为代表的清疏词风 284

第五节 豪放词风的北延:金朝词坛 286

一、金朝词坛的建立和发展 286

二、得苏、辛风骨的元好问词 289

第五章 走向衰落的元明词 291

第一节 中衰词坛两面观 291

第二节 渐趋衰微的元词 292

一、风向各异的元前期词坛:刘秉忠、白朴等 293

二、雅词再度兴起的元后期词坛:虞集、张翥等 296

第三节 滑入谷底的明词 300

一、绵延余气的前期词:刘基、高启等 301

二、纤弱软媚的中期词:陈铎等 303

三、革新求变的后期词:陈子龙、夏完淳等人的悲歌 305

第六章 再造辉煌的清词 308

第一节 春兰秋菊,流光溢彩:清代词坛的中兴盛况 308

第二节 百派回流、名家辈出的清前期词坛:王夫之、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等 310

一、出处各异的清初词人:王夫之、吴伟业等 310

二、陈维崧与声势浩大的阳羡词派 313

三、朱彝尊与清空醇雅的浙西词派 317

四、纯任性灵的纳兰词 319

第三节 吟风弄月、蚌病成珠的清中叶词坛:厉鹗、郑燮、张惠言等 321

一、浙西词风的盛行:厉鹗、王昶等人的崇尚清空 321

二、阳羡词风的余响:郑燮、黄景仁等人的郁勃苍凉 323

三、张惠言与常州派词的崛起 325

第四节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晚清词坛:龚自珍、王鹏运、秋瑾等 327

一、道、成衰世之词:龚自珍等人的幽愤心歌 328

二、同、光之词:文廷式、王鹏运、秋瑾等人的悲情绝唱 330

下编 散曲 339

第一章 散曲的形成及其体式特征 339

第一节 散曲之称名及其体式演化 339

第二节 曲乐新声和文体风貌的形成 342

一、曲乐新声的形成 342

二、曲辞通俗自然的文体风貌的形成 345

第三节 曲的宫调与曲牌 348

第四节 散曲的体式 350

一、小令 350

二、套数 351

三、带过曲 352

第五节 曲的衬字与押韵 353

一、曲的衬字 353

二、曲的押韵 355

第六节 曲的语言与修辞 357

一、曲的语言 357

二、曲的修辞 359

第二章 元散曲的繁荣 362

第一节 元散曲的繁荣盛况及时代特征 362

一、元散曲的繁荣盛况 362

二、叛逆的时代思潮:元散曲的思想特征 363

三、俗趣的高扬:元散曲的艺术特征 366

第二节 词曲并行的演化期 367

一、元散曲的发展分期与词曲并行的早期曲坛 367

二、首开风气的遗民曲家:元好问、杜仁杰 368

三、以雅从俗的达官显宦曲家:刘秉忠、商挺等 371

第三节 元散曲的始盛期:关汉卿、白朴、卢挚等人的风采 372

一、滑稽调侃、张扬俗趣:关汉卿、王和卿等勾栏曲家 373

二、避世情怀:居士白朴和卢挚、姚燧等仕宦曲家 377

第三章 元散曲的鼎盛与衰落 383

第一节 元散曲的鼎盛与豪放、清丽两派之特征 383

一、空前绝后的鼎盛状况 384

二、豪放、清丽两派之特征 385

第二节 马致远、贯云石等人的豪放本色 386

一、元代散曲的冠冕:马致远及其散曲成就 386

二、少数民族的骄傲:贯云石、薛昂夫 390

三、豪放派的强大阵容:冯子振、张养浩、睢景臣等 393

第三节 张可久、乔吉等人的清丽风韵 401

一、位卑才高的多产作家:张可久 401

二、披风抹月的圣手:乔吉 404

三、清丽派的缤纷羽翼:徐再思、任昱、周文质等 406

第四节 元散曲的衰落与元末曲家的创作 410

一、豪放派的尾声:刘庭信、汪元亨、杨维桢 410

二、清丽派的余波:鲜于必仁、王举之 412

第四章 明代散曲的发展与演变 415

第一节 冷落萧条的明初曲坛 416

一、百年冷落:明初曲坛概观 416

二、两位有成就的曲家:汤式、朱有燉 417

第二节 明中叶北派曲家的雄风:康海、王九思、冯惟敏、常伦、李开先等人的曲作 420

一、散曲复兴盛况:明中叶曲坛鸟瞰 420

二、北曲复兴的功臣:康海和王九思 421

三、明代散曲的巨擘:冯惟敏 424

四、北派散曲中的猛将:常伦和李开先 427

第三节 明中叶南派曲家的雅丽:陈铎、王磐、沈仕、杨慎、黄峨等人的曲作 429

一、江浙曲坛英杰:陈铎、王磐、沈仕 430

二、西蜀曲坛伉俪:杨慎、黄峨 434

第四节 散曲词化的晚明曲坛:梁辰鱼、沈璟、薛论道、施绍莘等人的曲作 437

一、散曲词化的明后期曲坛 437

二、香奁体南曲作家的代表:梁辰鱼、沈璟等 439

三、独树一帜的边塞曲家:薛论道 443

四、别具一格的南派曲家:施绍莘 446

第五节 明代通俗文艺一绝:时尚小曲 448

一、时尚小曲的流行及其精神风貌 448

二、刘效祖、冯梦龙等文人曲家的模仿创作 450

第五章 清代散曲的衰落 454

第一节 黍离悲歌与传统题材并行的清初曲坛 455

一、江山易主的悲歌:沈自晋、夏完淳、徐石麒等 455

二、清初传统题材的变化:沈谦、朱彝尊等 462

第二节 清中叶散曲创作的纷零不振 465

一、尚奇求新的曲家:金农、郑燮、徐大椿 466

二、清雅复古的曲家:厉鹗、吴锡麒等 469

三、豪放本真的曲家:黄图珌、赵庆熺等 473

第三节 晚清散曲的式微 476

一、凌丹陛等人的劝世曲 476

二、杨恩寿、易顺鼎等末世曲家 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