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汇聚同道示范后学&王战 1
历史传统与当代语境——我的探索之路&陈伯海 1
上 编 11
陈伯海先生学术贡献的意义——为陈伯海先生八十寿辰及《文集》出版而作&董乃斌 11
陈伯海先生及其唐诗学研究&蒋凡 20
形上之思的深刻意义&陈超南 25
从《唐诗品汇》到陈伯海先生建构的唐诗学体系&张寅彭 28
诗性生命的理性重构&詹丹 31
眼光与方法:唐诗学建设工程&查清华 35
本色是书生,立意在创新——略谈陈伯海先生的为人为学特点&祁志祥 43
唐诗学和唐诗接受史的演进——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几个片段&朱易安 49
整体观照与理论自觉——读陈伯海先生文集心得&杨万里 64
从新生命哲学看陈伯海先生的儒家情怀——《回归生命本原》读后&刘 强 69
中国诗学的三个界限——陈伯海先生著作三种重温有感&朱生坚 76
下编 87
“左图右史”的传统及图像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刘跃进 周忠强 87
略说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傅刚 101
唐诗文本论纲&陈尚君 112
中国抒情技艺的一个秘密&胡晓明 128
张华《情诗》的意义&曹旭 143
苏联理论模式与中国学术重建&夏中义 162
“演义”考&谭帆 168
多民族特点与世界性眼光——《中国诗歌通史》撰写中的理论思考&赵敏俐 185
关于王元化年轻时的信念——读陈伯海先生“至老弥坚”说有所思&陆晓光 209
欧化白话文潮流为什么没有在明末清初时兴起&袁进 233
《庄子·庚桑楚》析义&张文江 244
论审美意象的创构&朱志荣 270
北宋前期太湖流域经济圈形成及其文化影响&傅蓉蓉 282
古典文学中的“心香”意象考索&朱红 297
实斋论稗——观念、文本与指向&许蔚 309
附录 321
口述小传&陈伯海 321
“学”与“思”——我的学术人生谈&陈伯海 329
当代学人如何面对传统(《文汇报》访谈录)&陈伯海 李纯一 342
陈伯海先生与上海古籍出版社&高克勤 350
我所接触的陈伯海先生&徐培均 353
一个真实的人&胡光波 356
历史传统与当代语境——《陈伯海文集》出版座谈暨学术研讨会综述&朱红 370
恭贺陈伯海先生八十寿辰(五言古诗四首)&夏咸淳 374
贺新郎(《陈伯海文集》出版有感)&蒋哲伦 376
为陈师研讨会敬贺&傅新营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