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部分 做人 23
第一章 家 23
(一)祖辈 24
(二)桂林 26
(三)青年时代 35
(四)家庭 39
(五)成年 51
第二章 官 62
(一)从雍正到乾隆 62
(二)危机:1733—1737年广西垦荒事件 76
(三)更多的逆境 92
(四)周旋于清廷官场文化 103
(五)友谊 107
第三章 天 114
(一)天 115
(二)超越理性主义 124
(三)天良:人性的道德实质 130
(四)人情:人类情感反应的力量和恰当性 136
第四章 学 145
(一)主流学术之外 146
(二)理学传统 153
(三)北方新儒家:吕坤和关学 168
(四)实学 178
(五)经世 183
(六)与湖南的关系 194
第二部分 生财 205
第五章 食 205
(一)人口、食品与价格 205
(二)供应 212
(三)粮食进口 218
(四)解决粮食危机 222
(五)流通接济 232
(六)一种可选的经济方式 241
第六章 养 245
(一)民生 246
(二)财产 249
(三)家庭结算(家计) 254
(四)节俭 257
(五)商业 260
(六)利润和私利 265
(七)经济规律 271
(八)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 273
(九)价格 274
(十)私有化 280
第七章 生 285
(一)农业 286
(二)水利 295
(三)农业技术 306
(四)采矿业和制造业 321
(五)发展商业 324
第八章 益 330
(一)政府粮仓 332
(二)库存量 341
(三)每年的粮食回购 345
(四)支出 351
(五)社仓 358
(六)积累和经济增长 372
第三部分 经世 377
第九章 人 377
(一)人之初,性本善(“天良”) 377
(二)种族 380
(三)等级制度 383
(四)富人与穷人 389
(五)社会角色 398
(六)家庭 402
(七)两性 407
(八)个人 420
第十章 治 424
(一)良吏与官僚政府 425
(二)国家应有多大权力? 430
(三)对官僚机构的管束 435
(四)对下级官员的管束 439
(五)县以下的治理 446
(六)管理 451
(七)1744—1745年陕西的“兴除”运动 459
第十一章 公 467
(一)国家还是“公众” 468
(二)慈善和公共福利 473
(三)舆论 480
(四)清朝中叶思想和话语中的“社会” 485
(五)社会单位:乡 490
(六)社会礼仪:乡饮酒礼 493
(七)保甲与乡约 500
(八)家族自治:陈宏谋1742年在江西的试验 507
(九)直接与间接的治国之道 521
第十二章 化 524
(一)教育 526
(二)小学教育 531
(三)在边疆的教化使命 538
(四)妇女教育 549
(五)礼仪 554
(六)家庭礼仪 558
(七)国家礼仪 567
(八)礼、人文教养、文明 571
结论 576
参考文献 589
译者的话 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