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 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的路径问题 1
1.2 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路径与企业的创新主体角色 3
1.3 拥有一批创新型企业是创新型国家更本质的特征 5
1.4 创新型企业对现有企业理论的挑战 8
1.5 本书研究的内容 10
第2章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组织形式:技术创新网络 12
2.1 产业的网络化趋势 12
2.1.1 垂直一体化的分解 12
2.1.2 企业网络:交易成本与互补资源的视角 14
2.1.3 网络的一般特征 16
2.2 技术创新网络 19
2.2.1 技术创新的网络化特征 19
2.2.2 技术创新网络的界定 21
2.2.3 技术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 23
2.2.4 技术创新网络的成因 25
2.2.5 技术创新网络的功能:关系嵌入 28
第3章 网络环境中的企业创新行为 35
3.1 自我中心网络与企业的网络能力 35
3.1.1 自我中心网络或网络中的托勒密体系 35
3.1.2 企业创新的自我中心网络模型 37
3.2 网络能力、创新绩效与网络地位:刘兰剑的实证研究 41
3.2.1 企业核心能力的新内涵 41
3.2.2 理论假设 44
3.2.3 变量测量 47
3.2.4 问卷设计与数据描述 53
3.2.5 模型分析与修正 56
第4章 在创新中生存与发展:迈向创新型企业 68
4.1 开放式创新与创新价值网络 68
4.1.1 开放式创新 68
4.1.2 开放式创新与技术审计 70
4.1.3 从创新价值链到创新价值网络 72
4.2 知识产权资产经营与创新型企业 75
4.2.1 知识产权资产经营 75
4.2.2 创新型企业理论 77
第5章 创新型企业的商业模式与类型 80
5.1 企业商业模式及其概念框架 80
5.1.1 企业商业模式问题 80
5.1.2 商业模式概念框架 82
5.2 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网络与商业模式 84
5.2.1 基础知识活动 85
5.2.2 创新活动 86
5.2.3 知识产权经营活动 87
5.2.4 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网络 87
5.2.5 创新型企业的外部价值网络与网络环境 89
5.2.6 创新型企业的价值主张与价值网络定位 91
5.3 创新型企业的基本类型及其典型案例 92
5.4 王云美的跨案例分析 109
5.4.1 跨案例研究的意义 109
5.4.2 创新型企业跨案例分析框架 110
5.4.3 主要研究结论 115
第6章 创新型企业成长的条件 118
6.1 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层次 118
6.1.1 企业知识理论 118
6.1.2 知识管理的层次 120
6.1.3 企业知识产权资产管理系统 122
6.2 社会化知识密集型服务及其网络化发展 125
6.2.1 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 125
6.2.2 KIBS与技术创新的互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126
6.2.3 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网络及其演化 128
6.2.4 社会化服务网络的复杂性水平 132
6.3 企业进化史与创新型企业起源:王云美的分析 136
6.3.1 历史上的四代企业 138
6.3.2 四代企业的社会条件、内部管理与商业模式比较 141
第7章 创新型企业成长之路 147
7.1 传统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型:以宝钢为例 148
7.1.1 宝钢集团转型发展的阶段 149
7.1.2 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 159
7.1.3 宝钢模式对创新型企业的培养及路径选择的启示 164
7.2 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发展:以孵化器为例 166
7.2.1 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一般特征 166
7.2.2 孵化器及其服务 169
7.2.3 孵化器的商业模式及类型 172
7.2.4 孵化器的演化 177
7.2.5 重新认识英菲尼迪 179
7.3 从科技创业开始:硅谷模式 181
7.3.1 科技创业与科技园:以硅谷为例 181
7.3.2 硅谷模式的一般意义 183
7.3.3 硅谷模式可以学习吗? 189
7.3.4 硅谷模式中的成功创业者 192
7.3.5 硅谷模式中的“失败者” 194
第8章 结束语 199
8.1 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主要结论 199
8.1.1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组织形式与创新行为 199
8.1.2 创新型企业的内涵、价值网络与商业模式 200
8.1.3 创新型企业成长的条件与培育创新型企业的路径 201
8.2 与本书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一些问题 202
参考文献 204
附录 218
附录1 企业的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方法 218
附录2 创新型企业跨案例研究方法 223
附录3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234
附录4 创新型企业试点方案主要内容要求 238
附录5 国家科技部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 239
附录6 上海市孵化器评估体系 240
索引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