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社会稳定与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背景研究 1
一、实现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2
(一)社会稳定的基本内涵 3
(二)社会稳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7
(三)当前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紧迫性 10
二、完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稳定 14
(一)弱势群体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14
(二)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17
(三)我国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现状 20
(四)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 23
三、当前该项课题的研究现状 25
第二部分 社会稳定与弱势群体权利保障内在关系研究 31
一、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不足影响社会稳定的内因分析 32
(一)弱势群体的经济权益受损与社会稳定 32
(二)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障碍与社会稳定 34
(三)弱势群体社会参与受抑与社会稳定 37
(四)弱势群体贫困加剧与社会稳定 38
(五)弱势群体阶层流动受困与社会稳定 40
二、弱势群体的行为倾向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41
(一)弱势群体的非组织化阻碍理性协商 41
(二)弱势群体行为易极端化冲击社会运行秩序 42
(三)弱势群体利益表达非司法化阻滞社会稳定 43
三、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础 44
(一)保障弱势群体经济权益,实现社会公正 45
(二)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缓解贫富严重分化 46
(三)保障弱势群体权益,调和社会冲突 48
(四)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塑造政府公信力 49
第三部分 当代中国弱势群体权利面临的主要挑战 51
一、当代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类型学分析 52
(一)农民工 53
(二)城市失业人员 58
(三)农村贫困人口 59
(四)残疾人 64
(五)妇女 88
(六)儿童 99
二、我国弱势群体面临的主要权利问题 112
(一)弱势群体的贫困问题 112
(二)社会排斥对弱势群体的伤害 117
(三)维权成本高 127
(四)利益表达渠道的不畅 134
(五)“血汗工厂”与各类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等 139
第四部分 弱势群体保护的国际经验 147
一、各国弱势群体权利保障制度 148
(一)瑞典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 151
(二)德国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 155
(三)英国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 159
(四)美国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 164
(五)韩国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 174
二、国外弱势群体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176
(一)应当重视立法在保障弱势群体权利中的主导作用 176
(二)应当高度重视司法在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中的基础作用 181
(三)应当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在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中的补充作用 194
第五部分 完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研究之一 201
一、加强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立法原则 202
(一)平等原则和不歧视原则 202
(二)利益平衡原则 204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 204
(四)优先保护弱势群体原则 205
(五)政府责任原则 206
二、加强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执法解决方案 207
(一)建立有针对性的具体制度,强化政府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责任意识 208
(二)推进依法行政,减少随意执法的制度空间 210
(三)建立反歧视专门机构 213
(四)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完善集体谈判制度 214
(五)引导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215
三、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司法对策研究 216
(一)推进司法改革,以制度建设确保司法公正 217
(二)完善对弱势群体权利司法保护的机制 221
(三)创新向弱势群体倾斜的法院司法工作方式 224
四、加强弱势群体法律援助权保护:以农民工法律援助权为例 225
(一)农民工法律援助权的概念 225
(二)农民工法律援助权与意义 228
(三)农民工法律援助权的内容 230
(四)尊重和保障农民工法律援助权的义务和责任 233
(五)中国立法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权的确认 235
(六)农民工法律援助权在中国的实现状况 239
第六部分 完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研究之二 255
一、树立正确的社会稳定观 257
二、建立社会利益的协调与平衡机制 268
(一)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 270
(二)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 272
(三)社会机制的协调和整合 278
三、大力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280
(一)作为社会治理最主要的主体,政府的角色要有新的变化 282
(二)作为社会管理重要主体之一,社会组织要有新发展 285
(三)鼓励社区和公民的自主治理行为 287
四、构建多层次民主参与的新模式 290
五、拓宽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 295
六、强化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301
(一)以权力约束权力 303
(二)专门或独立部门的制约和监督 303
(三)以权利制约权力 304
(四)以程序约束权力 304
七、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05
八、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 308
九、构建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 311
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315
参考文献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