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宋、元、明时期的福建儒学 16
第一节 宋代闽学的思想渊源 18
一 北方的理学派别 20
二 福建早期的理学家及其思想 23
第二节 朱熹及其考亭学派 30
一 朱熹的生平事迹 31
二 考亭学派主要学者 40
第三节 闽学的基本内容 52
一 哲学思想 52
二 道德伦理观念 60
三 主敬的修养功夫 72
第四节 元、明时期的福建儒学 74
一 元、明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概况 74
二 李贽的反传统思想 79
三 黄道周的儒学思想 84
第二章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闽台儒学的传承 96
第一节 福建儒学在台湾传播的人文基础 96
一 明末清初大陆向台湾移民 96
二 移居台湾的硕儒名士 98
第二节 郑成功的儒学思想 111
一 郑成功求学的时代背景 112
二 南明隆武政权对郑成功的知遇之恩 114
三 郑成功的儒学内涵 115
第三节 明郑时期台湾的儒学思想 130
一 台湾儒学的创办 130
二 明郑时期的闽台儒学传承 136
第三章 清朝统一台湾后闽台儒学的发展 155
第一节 清治时期台湾府县儒学的发展 156
一 清朝的教育政策 156
二 台湾府县学的创办 159
三 清朝对台湾府县儒学的管理 172
第二节 台湾儒生的选拔 175
一 台湾儒学的学额与贡额 175
二 台湾儒学生员的待遇与学业 180
三 台湾贡生的选拔 185
四 台湾乡试与会试 189
第三节 清代朱子学在闽台的复兴与传播 205
一 清代朱子学复兴的背景 207
二 朱子学在闽台的兴起 215
三 闽台朱子学的传承 224
四 台湾文化教育中的儒学思想 235
五 台湾儒生的儒学思想 248
第四节 隐存于清代的明郑儒学思想 255
一 明郑儒学思想隐存的社会基础 255
二 遗民思想与反清起义 260
三 崇尚忠义的精神寄托 265
第四章 鸦片战争后闽台儒学的演变 271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与台湾儒学的重构 271
一 鸦片战争前后闽台的民族危机 271
二 福建经世致用实学的兴起 279
三 沈葆桢治台与明郑儒学的复兴 287
四 台湾儒学风气的变化 294
第二节 台湾建省与儒生的反割台斗争 297
一 台湾建省经过 297
二 刘铭传治台与实学传统的发扬 298
三 反对割台的抗争 303
四 参加武装抗日斗争 309
第三节 儒学对日本在台湾实行殖民文化的抵制 313
一 办书房以传儒学 313
二 结诗社以砺气节 320
三 开鸾堂以崇儒教 328
四 建祠堂以显宗族 334
五 修通史以存历史 338
结语 352
附录 355
一 清代台湾贡生名录 355
二 清代台湾历科文武举人名表 371
三 清代台湾历科文武进士名录 394
参考文献 397
后记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