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市 2
京城古董市场的“层次” 2
漫忆北京的古董市场 6
潘家园的变迁 12
说说“倒闭潮” 16
古董市场面临货源危机 22
有行无市和有市无行 30
拍卖,已失去信任 34
古玩与文玩 38
台北古董市场掠影 46
让人留恋的地方 52
赝品的名声 56
日本的古董市场 62
也说“捡漏儿” 66
洋古董来袭 70
日本网购趣事 77
老窑的尴尬 80
国际化的烦恼 86
日本的古董广告 92
生意 96
投资三戒 96
永远强势的是下家 99
砍价有窍门 101
必备的学问——“要谎” 104
好玩又吓人的“撮堆儿” 106
精明的选择:顶着买 108
警惕开价 111
另一种销售方式 113
抢货——很纠结的事 115
生意上的机灵劲儿 118
什么叫“活拿” 120
双赢的好办法:寄卖 122
缠人的怪圈 125
不该付的“表情钱” 127
收藏和赚钱,一对“双棒” 129
变现的困境 131
说网购古董 135
日本古董商的厚道 142
古董店对话 144
规矩 150
千万不能“呛行” 150
“打架”,但不伤和气 153
三件事 157
“串货”的规矩 161
一对花架的故事 163
小盒风波 165
鉴定的“讲究” 168
琉璃厂卖书记 170
潜规则:借钱不借道 173
圈子 178
京城古董商的“成分” 178
别把自个儿当专家 181
要有一帮熟朋友 187
圈子里的“风尘气” 191
“人间百态” 197
农民商人小佟 200
行话一品 202
良子的成长 204
最各色的人 207
京城一帮“吃纸的” 210
“做局”,经常发生的事 215
合伙生意 218
就不卖给你 220
物件 224
瓷器为什么大都成对儿 224
附件之美 228
柴木器具清洗一戒 232
动手的后果 234
老工业品的魅力 237
两张饭票的信息 242
留神“改活” 245
鲁班手上“金裹银” 248
绕着墨盒出故事 250
什么叫“原来当儿” 253
梳妆匣小考 257
闲话“铁将军” 262
日本木器是与非 264
杂说熨斗 268
假货的价值 272
一本新中国“职官录” 276
七十多年前的《毛选》 282
修瓷器的悲观 285
古董钟咏叹调 290
几张老照片的故事 298
紫檀手串的祸害 302
对待瓷器 306
要有一个参照物 309
糗事 314
几件懊悔的事 314
《五牛图》的悲剧 317
和洋妞儿抢东西 319
写字台买瞎了 323
笔筒,卖亏了 325
花盆凑对儿的懊恼 327
王世襄:采访之外 330
一首打油诗 333
这种事叫“拴驴” 335
“世古之宝” 338
老头儿的惨剧 340
真正的傻蛋是我 342
送礼 345
“做旧”是经常的 349
日本购物琐记 351
“雅贿” 353
一把马刀的感慨 355
笑谈 358
哭笑不得的“气儿” 358
新词:“不新” 362
“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364
“杂”的好处 367
“宁吃鲜桃一口” 371
市场要常逛 374
切忌“效颦” 376
一条必走的路 378
别太自恋 382
发昏三部曲 385
谁都走过麦城 387
无聊的话题 391
“悲哀” 394
小节里的风险 399
说不清是谁更精 402
穷人:残器也好玩 404
仓储的困境 409
盘道 412
收藏的境界 412
喜欢和需要 416
“清雅”与“精严” 423
赏玩三要素 425
古董摆置的情调 432
充要条件:要有个老师 434
老古董商一席谈 437
古董也有“气质” 439
鉴定的“虚无主义” 442
安定是金 444
鉴赏,得承认有直觉 446
得了强迫症 448
感性与理性 451
藏之道——以藏养藏 457
专家的“法眼”有边 459
红墙金瓦倍关情 463
立言堆锦 学者襟怀 469
聚散苦匆匆 476
收藏的起点 479
先天不足的收藏 482
警察女孩,冰雪聪明 486
电视节目的偏颇 492
后记 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