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中医妇科理论系统的构建 1
第一节 脏腑学说是妇科的理论基础 1
一、胞宫生理的脏腑理论基础 1
二、胞宫生理的经络学基础 8
三、妇科病证的脏腑辨证 11
第二节 奇经八脉学说是妇科的理论框架 19
一、奇经八脉理论的源流 20
二、奇经八脉辨证理论体系 43
第三节 冲任学说是妇科的理论核心 96
一、奇经八脉病证 96
二、冲任与妇科病证 117
第四节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 133
一、中医学与中华传统文化 133
二、中医妇科学的理论发展 143
三、当代中医妇科学的传承与发展 154
四、津沽妇科的传承与发展 157
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中医妇科 164
各论 奇经八脉论治妇科病临证实践 169
第一章 从冲脉论治妇科病证 169
第一节 补肾调冲法 170
一、病因病机 170
二、疾病及其辨证 171
三、用药经验 173
四、古籍记载 175
五、现代研究 176
六、验案举隅 178
第二节 益气固冲法 212
一、病因病机 212
二、疾病及其辨证 212
三、用药经验 213
四、古籍记载 214
五、现代研究 215
六、验案举隅 215
第三节 安冲止血法 222
一、病因病机 222
二、疾病及其辨证 222
三、用药经验 223
四、古籍记载 223
五、现代研究 223
六、验案举隅 225
第四节 清热凉血,调经固冲法 227
一、病因病机 227
二、疾病及其辨证 227
三、用药经验 228
四、古籍记载 229
五、现代研究 229
六、验案举隅 230
第五节 平肝安肾,和胃降冲法 236
一、病因病机 236
二、疾病及其辨证 237
三、用药经验 238
四、古籍记载 239
五、现代研究 239
六、验案举隅 240
第六节 调补冲任,通络下乳法 244
一、病因病机 244
二、疾病及其辨证 245
三、用药经验 245
四、古籍记载 246
五、现代研究 247
六、验案举隅 248
第二章 从任脉论治妇科病证 251
第一节 疏肝通任法 251
一、病因病机 252
二、疾病及其辨证 253
三、用药经验 256
四、古籍记载 258
五、现代研究 258
六、验案举隅 259
第二节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 272
一、病因病机 272
二、疾病及其辨证 273
三、用药经验 273
四、古籍记载 274
五、现代研究 275
六、验案举隅 281
第三节 补肾滋任法 286
一、病因病机 286
二、疾病及其辨证 287
三、用药经验 287
四、古籍记载 288
五、现代研究 289
六、验案举隅 290
第四节 补任填督法 296
一、病因病机 297
二、疾病及其辨证 297
三、用药经验 298
四、古籍记载 300
五、现代研究 301
六、验案举隅 301
第三章 从督脉论治妇科病证 307
第一节 通畅督脉法 307
一、病因病机 308
二、疾病及其辨证 308
三、用药经验 309
四、古籍记载 310
五、现代研究 311
六、验案举隅 311
第二节 温肾填督法 314
一、病因病机 315
二、疾病及其辨证 315
三、用药经验 316
四、古籍记载 317
五、现代研究 317
六、验案举隅 318
第四章 从带脉论治妇科疾病 322
第一节 温脾渗湿,束约带脉法 322
一、病因病机 322
二、疾病及其辨证 323
三、用药经验 324
四、古籍记载 324
五、现代研究 325
六、验案举隅 326
第二节 清利湿热,宣通带脉法 331
一、病因病机 331
二、疾病及其辨证 332
三、用药经验 332
四、古籍记载 333
五、现代研究 333
六、验案举隅 335
第三节 健脾益肾,固摄带脉法 340
一、病因病机 340
二、疾病及其辨证 341
三、用药经验 341
四、古籍记载 342
五、现代研究 342
六、验案举隅 343
第四节 补肾填精,润泽带脉法 344
一、病因病机 345
二、疾病及其辨证 345
三、用药经验 345
四、古籍记载 346
五、现代研究 346
六、验案举隅 347
第五章 从维脉论治妇科病证 350
第一节 化湿通维法 350
一、病因病机 351
二、疾病及其辨证 351
三、用药经验 352
四、古籍记载 353
五、现代研究 354
六、验案举隅 354
第二节 调和维脉法 360
一、病因病机 360
二、疾病及其辨证 361
三、用药经验 362
四、古籍记载 362
五、现代研究 363
六、验案举隅 364
第三节 通维止痛法 368
一、病因病机 368
二、疾病及其辨证 369
三、用药经验 369
四、古籍记载 370
五、现代研究 371
六、验案举隅 371
第六章 从跷脉论治妇科病证 376
第一节 调和阴阳跷脉法 376
一、病因病机 377
二、疾病及其辨证 377
三、用药经验 377
四、古籍记载 378
五、现代研究 379
六、验案举隅 379
第二节 交通阴阳二跷法 390
一、病因病机 390
二、疾病及其辨证 391
三、用药经验 391
四、古籍记载 392
五、现代研究 393
六、验案举隅 393
参考文献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