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产品创新》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明新国,余锋,李淼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11546993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首先谈及了当今的一系列世界变革与背景趋势,提出了转型升级的科学发展路径。首先从创新的内涵、常用的创新方法以及流程化创新方法出发,并详细讲述了如何从技术、需求及两者的融合进行创新机会的识别。构建了规范化、模块化、协同化、精益化、最优化的产品创新体系架构,产品创新及其信息化融合与服务创新体系也是本书的重点论述内容。TRIZ与DFSS(六西格玛设计) 作为产品创新的关键技术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而作为中国工业企业产品创新体系的薄弱环境,创新文化与产业链的设计也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本书以若干国内外典型创新案例分析,为中国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与参考。

1 变革与启示 1

1.1 世界变革发展趋势 2

1.1.1 工业4.0 2

1.1.2 相关要素的变迁 3

1.1.3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4

1.1.4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 5

1.2 中国工业企业创新现状 6

1.2.1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6

1.2.2 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模式现状 8

1.3 中国工业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 12

1.3.1 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3

1.3.2 先进的核心技术不可能引进 14

1.4 中国工业企业创新的中国梦 14

1.4.1 工业企业价值链产业转型方向 14

1.4.2 创新需要方法论体系 17

1.4.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工业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撑手段 18

参考文献 19

2 创新内涵 22

2.1 创新的定义与内涵 23

2.2 创新模式 23

2.2.1 封闭式创新 23

2.2.2 开放式创新 24

2.3 创新的层次 26

2.3.1 渐进式创新 26

2.3.2 本质性创新 27

2.3.3 破坏性创新 27

2.4 创新的类型 28

2.4.1 商业模式创新 29

2.4.2 业务流程创新 31

2.4.3 技术创新 31

2.4.4 产品创新 32

2.4.5 服务创新 33

2.4.6 品牌创新 34

2.5 创新分类的价值 35

参考文献 35

3 常用创新方法 37

3.1 常用创新方法概述 38

3.2 逻辑推理型技法 39

3.2.1 移植法 39

3.2.2 类比法 41

3.2.3 KJ法 43

3.2.4 自然现象和科学效应探索法 44

3.3 联想型创新技法 45

3.3.1 智力激励法 45

3.3.2 联想法 46

3.3.3 逆向构思法 47

3.4 列举型创新技法 48

3.4.1 缺点列举法 48

3.4.2 希望点列举法 49

3.4.3 特征点列举法 51

3.5 形象思维型技法 52

3.5.1 形象思维法 52

3.5.2 灵感启示法 53

3.5.3 大胆设想法 54

3.6 组合型技法 56

3.6.1 组合法 56

3.6.2 分解法 57

3.6.3 形态分析法 58

3.6.4 横向思考法 60

3.7 有序思维型创造技法 61

3.7.1 奥斯本检核表法 61

3.7.2 5W1H法 63

3.7.3 和田十二法 64

参考文献 65

4 流程化创新方法 66

4.1 流程化创新过程 67

4.2 创新战略 68

4.2.1 战略三要素 69

4.2.2 创新战略分析方法 69

4.3 市场细分 73

4.3.1 市场细分的意义 74

4.3.2 市场细分的步骤 74

4.4 了解客户 75

4.4.1 客户需求调研流程 75

4.4.2 关键的客户调研工具(方法) 76

4.5 确定机会 79

4.5.1 联合分析法 79

4.5.2 优选法 80

4.6 生成创意 80

4.6.1 创意生成方法 82

4.6.2 创意的管理 82

4.7 评估创意 83

4.7.1 机会计分卡与组合评估 83

4.7.2 优先化创新组合 83

4.8 实施创新 85

4.9 杠杆作用——建设创新文化 86

参考文献 88

5 产品创新机会 90

5.1 驱动创新机会的模式 91

5.1.1 技术驱动创新 91

5.1.2 需求引导创新 91

5.1.3 组合驱动创新 92

5.1.4 引领性创新 92

5.2 技术驱动识别产品创新机会 93

5.2.1 技术驱动产品创新的内涵及特点 93

5.2.2 技术趋势机会识别方法 94

5.3 需求识别产品创新机会 99

5.3.1 需求引导产品创新的内涵及意义 99

5.3.2 用户需求的分类及界定 100

5.3.3 隐性需求的识别及挖掘 102

5.3.4 隐性需求挖掘案例 105

5.4 技术与需求组合识别创新机会 108

5.4.1 进行前卫用户研究 108

5.4.2 实施产品概念测试 108

5.4.3 采用产品联合分析 109

5.4.4 利用质量功能展开图 109

5.4.5 三星公司的技术与需求组合创新 111

5.5 引领性创新识别创新机会 113

5.5.1 引领性创新的内涵及特点 113

5.5.2 苹果公司的引领性创新 115

参考文献 116

6 产品研发设计创新技术体系 118

6.1 产品创新总体架构 119

6.2 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创新流程 121

6.3 产品研发设计理论 123

6.3.1 产品研发设计的公理化理论 123

6.3.2 全球化产品开发理论 124

6.3.3 产品服务设计理论 126

6.4 产品研发设计的管理 127

6.4.1 产品创新管理 127

6.4.2 产品型谱管理 129

6.4.3 产品研发设计项目管理 130

6.4.4 产品生命周期知识管理 132

6.5 集成产品开发团队 134

6.6 产品开发层次结构 136

6.6.1 规范化 137

6.6.2 模块化 138

6.6.3 协同化 140

6.6.4 精益化 142

6.6.5 最优化 143

参考文献 145

7 产品创新及其信息化融合 148

7.1 产品研发信息化的业务需求 149

7.2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支持创新的系统平台 150

7.2.1 PLM发展概述 150

7.2.2 PLM的功能模块 155

7.2.3 PLM的逻辑层次 159

7.2.4 PLM的实施路径 160

7.3 PLM助力产品创新 163

7.4 PLM的发展趋势 165

7.4.1 社区化的PLM平台 166

7.4.2 由以面向文档为中心转移到以模型为中心 167

参考文献 168

8 服务创新体系 170

8.1 服务型制造兴起 171

8.2 服务创新的意义 175

8.2.1 服务创新延伸产品生命周期 175

8.2.2 服务创新提升客户价值 176

8.2.3 服务创新促进节能减排 177

8.3 服务创新的类型 177

8.3.1 技术的推广 177

8.3.2 服务导向方法 178

8.3.3 产品与服务的整合 178

8.4 服务创新的过程 179

8.4.1 功能服务到价值链服务 179

8.4.2 基本服务到个性化服务 182

8.5 从创新的视角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85

8.5.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集成创新 185

8.5.2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企业创新 187

8.6 服务创新与产品创新的联系 188

8.6.1 服务创新与产品创新的不同点 188

8.6.2 服务创新与产品创新的统一性 190

参考文献 191

9 TRIZ创新方法 193

9.1 TRIZ的基本内容 194

9.1.1 TRIZ的起源 194

9.1.2 TRIZ的基本观点 194

9.1.3 TRIZ的解决问题流程 195

9.2 TRIZ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195

9.2.1 TRIZ的发展历史 195

9.2.2 TRIZ的发展趋势 196

9.2.3 TRIZ在中国的发展 198

9.3 经典TRIZ的工具 198

9.3.1 经典TRIZ的工具体系 198

9.3.2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199

9.3.3 技术矛盾和40个创新原理 199

9.3.4 物理矛盾 200

9.3.5 物场分析和76个标准解 201

9.4 现代TRIZ创新路线图 203

9.4.1 TRIZ创新路线图 203

9.4.2 系统分析和问题描述 204

9.4.3 问题求解与概念开发 212

9.4.4 建立概念情境 212

参考文献 214

10 六西格玛设计 215

10.1 六西格玛设计的背景 216

10.1.1 六西格玛设计的起源 216

10.1.2 DFSS的目标 217

10.2 六西格玛设计的内涵 217

10.2.1 六西格玛设计的概念 217

10.2.2 六西格玛设计与六西格玛的区别 218

10.3 DFSS的模式 219

10.4 DFSS的阶段 220

10.4.1 DMADV路线图 220

10.4.2 定义阶段 221

10.4.3 测量阶段 223

10.4.4 分析阶段 224

10.4.5 设计阶段 226

10.4.6 验证阶段 227

10.5 三星DFSS案例 228

10.5.1 三星推广应用六西格玛和TRIZ创新方法的主要历程 229

10.5.2 三星推广应用创新方法的主要经验 231

参考文献 234

11 产业链创新设计 236

11.1 产业链的典型结构和分类 237

11.2 产业链演化的原因与过程 240

11.2.1 产业链演化的影响因素 240

11.2.2 产业的进入和退出 241

11.2.3 产业链的演化过程 242

11.3 产业链的整合方式 243

11.3.1 产业链的水平整合 243

11.3.2 产业链的纵向整合 244

11.3.3 产业链的跨界混合整合 246

参考文献 248

12 企业创新案例分析 249

12.1 苹果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250

12.1.1 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 250

12.1.2 苹果公司的创新分析 252

12.2 IBM的创新转型 258

12.2.1 IBM的转型历程 258

12.2.2 IBM转型分析 261

12.3 海尔的创新 267

12.4 英格索兰创新案例——创新引领科技,远见开启未来 272

12.4.1 英格索兰的创新史 272

12.4.2 创意生成方法的演进 272

12.4.3 成果导向型创新方法 275

12.4.4 英格索兰在创意生成领域的实践 276

12.4.5 创新助力英格索兰创造新的辉煌 280

参考文献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