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课外活动的研究与发展 1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1
一、教师教育备受关注,推动研究持续不断 2
二、教师教育改革,推动教师角色改变 4
三、教学实践需要,推动师范生培养 9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理论研究 12
一、活动理论 12
二、发现学习理论 14
三、情境学习理论 15
四、非正式学习理论 17
五、终身学习理论 19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历史发展 21
一、西方课外活动的历史发展 21
二、中国课外活动的历史发展 23
第四节 师范生课外活动的研究 24
一、师范生课外活动的理论思考 24
二、师范生课外活动的影响探究 27
第二章 课外活动的概念、原则与类型 31
第一节 课外活动的概念 31
一、课外活动的涵义 31
二、课外活动的特点 33
三、课外活动与教育实习的区别 35
第二节 开展课外活动的原则 37
一、课外活动的开展目的 37
二、课外活动的开展原则 38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类型 39
一、学术型课外活动 40
二、教学技能延伸型课外活动 42
三、社会实践型课外活动 42
四、自发组织型课外活动 45
第三章 在校师范生课外活动的量化研究 48
第一节 调查与设计 49
一、问卷内容 49
二、调查方式 53
三、抽样方案 53
第二节 参与、组织课外活动的情况 61
一、师范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 61
二、师范生组织课外活动的情况 73
第三节 课外活动对师范生的影响 80
一、对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作用 80
二、与课程设置的比较 89
三、与教育实习的比较 91
第四节 量化研究的发现 93
一、活动类型之间的差异 93
二、文理科生之间的差异 94
三、男女生之间的差异 95
四、学生干部与否之间的差异 96
第四章 课外活动对师范毕业生影响的质性研究 98
第一节 访谈与设计 98
一、访谈内容 98
二、访谈形式 99
三、访谈方案 99
第二节 基于活动类型的影响 100
一、学术型课外活动的影响 100
二、教学技能型课外活动的影响 110
三、社会实践型课外活动的影响 113
四、自发组织型课外活动的影响 121
第三节 基于教学实践的影响 125
一、对班主任工作的影响 125
二、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影响 129
三、对教师领导力的影响 133
四、对教学技能的影响 137
第四节 质性研究的发现 139
一、协助融入学习共同体 139
二、提升科研意识 140
三、成就复合型人才 141
四、补充第一课堂 141
五、加强师德教育 142
第五章 课外活动的新视角 143
第一节 社会学习网络的搭建 143
一、从“非正式学习”到“社会学习网络” 143
二、社会学习网络的特点与作用 144
三、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使用社会学习网络的必要性 145
第二节 课外活动中的开放教育资源 147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概念 147
二、基于开放教育资源的课外活动设计 149
第三节 课外活动中的社会性网络服务(SNS)工具 155
一、SNS工具的概念 155
二、基于社会性网络服务工具的课外活动设计 157
第四节 课外活动中的高校周边书店 160
一、高校周边书店的概念 160
二、基于高校周边书店的课外活动设计 161
第五节 课外活动中的高等师范院校博物馆 165
一、高等师范院校博物馆的概念 165
二、基于高等师范院校博物馆的课外活动设计 166
第六章 课外活动的现实与未来 172
第一节 课外活动的开展意义 172
一、培养方式的创新 172
二、第二课堂的拓展 173
三、公民意识的提升 173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现实困境 174
一、开展层次不齐 174
二、师范特点孱弱 176
三、专业指导缺乏 176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未来展望 177
一、提供课外活动保障 177
二、建立课外学术研究体系 179
三、扩充课外活动阵地 181
四、纳入课程大体系 182
五、加强教师领导力培养 184
六、融合社会学习网络资源 185
七、建立师范生成就报告 186
附录: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课外活动优秀案例 187
一、学术性课外活动案例 187
(一)学术讲座、学术论坛 187
(二)专业兴趣小组 188
(三)学术科研项目 190
二、教学技能延伸型课外活动案例 191
三、社会实践型课外活动案例 192
(一)志愿者活动 192
(二)寒暑假社会实践 193
(三)家教或教育类兼职 194
四、自发组织型课外活动案例 195
(一)社团 195
(二)师范生专属平台 196
参考文献 199
后记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