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名著学习纲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振海,赵超凡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805631492
  • 页数:495 页
图书介绍:

列宁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1

一、历史背景 1

二、中心思想 2

三、内容提要 2

四、问题解答 7

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7

2.怎样理解“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8

3.学习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8

第一编 哲学 13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3

一、历史背景 13

二、中心思想 14

三、内容提要 15

四、间题解答 22

1.“提纲”第一条是如何提出和阐述科学的实践观的? 22

2.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4

恩格斯 反杜林论(节选) 26

一、历史背景 26

二、中心思想 28

三、内容提要 29

三版序言 29

一 29

二 30

三 31

引论 31

一、概论 31

二、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略) 34

第一编 哲学 34

三、分类。先验主义 34

四、世界模式 37

五、自然哲学。时间和空间 39

六、自然哲学。天体演化学、物理学、化学 42

七、自然哲学。有机界(略) 45

八、自然哲学。有机界(续完)(略) 45

九、道德和法。永恒真理 45

十、道德和法。平等 47

十一、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 50

十二、辩证法。量和质 52

十三、辩证法。否定的否定 55

四、问题解答 58

1.怎样看待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生及其历史作用? 58

2.什么是杜林哲学体系中的“原则”?为什么说杜林“从原则出发”是唯心主义的? 60

3.为什么说“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 61

4.恩格斯为什么说“黑格尔的‘在时间以外消逝的存在’和后来谢林的‘不可追溯的存在’,同这种时间以外的存在相比还是合理的观念”? 62

5.如何理解“个别的运动趋向于平衡,总的运动又破坏平衡。因此出现静止和平衡,这是有限的运动结果? 64

6.如何理解“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 64

7.如何理解不同阶级的道德中“必然具有许多共同之处”? 66

8.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 66

9.“无论对外部自然界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这两类规律,我们最多只能在观念中而不能在现实中把它们互相分开。”这句话如何理解? 67

10.怎样理解“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思想? 68

11.如何理解“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69

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71

一、历史背景 71

二、中心思想 73

三、内容提要 74

四、问题解答 101

1.黑格尔关于“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著名哲学命题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101

2.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关系是怎样的? 103

3.“黑格尔学派解体”是怎么回事? 104

4.如何理解恩格斯关于辩证法“也有保守的方面”这一著名论断? 106

5.如何理解恩格斯关于“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一科学论述? 107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八封信 109

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1846年12月28日于布鲁塞尔) 109

一、历史背景 109

二、中心思想 109

三、内容提要 110

四、问题解答 113

1.蒲鲁东唯心史观的理论实质是什么? 113

2.蒲鲁东唯心史观的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是什么? 113

马克思致约·魏德迈(1852年3月5日于伦敦) 114

一、历史背景 114

二、中心思想 115

三、内容提要 115

四、问题解答 118

1.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理论的新贡献在哪些方面超越了资产阶级思想家的阶级斗争学说? 118

马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年7月11日于伦敦) 119

一、历史背景 119

二、中心思想 119

三、内容提要 119

四、问题解答 122

1.马克思对价值的研究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价值的研究有什么根本区别? 122

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8月5日于伦敦) 123

一、历史背景 123

二、中心思想 123

三、内容提要 123

四、问题解答 126

1、“正象马克思关于七十年代末的法国‘马克思主义者’所曾经说过的:‘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句话如何理解 126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日—22日于伦敦) 127

一、历史背景 127

二、中心思想 127

三、内容提要 127

四、问题解答 130

1.如何理解下面这段话:“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 130

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于伦敦) 131

一、历史背景 131

二、中心思想 131

三、内容提要 132

四、问题解答 135

1.“现在,这种事情大部分都有相反的作用,至少在各大民族中间是如此:战败者最终在经济上、政治上和道义上赢得的东西往往比胜利者更多。”对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135

恩格斯致弗·梅林(1893年7月14日于伦敦) 136

一、历史背景 136

二、中心思想 137

三、内容提要 137

四、问题解答 139

1.如果狮心理查和菲力浦——奥古斯特实行了贸易自由,而不是卷入了十字军东征,那就可以避免五百年的贫困和愚昧。”应如何理解? 139

恩格斯致符·博尔吉乌斯(1894年12月5日于伦敦) 140

一、历史背景 140

二、中心思想 140

三、内容提要 140

四、问题解答 143

1.“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应如何理解? 143

列宁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节选 144

一、历史背景 144

二、中心思想 146

三、内容提要 147

第一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一) 147

一、感觉和感觉的复合 148

二、“世界要素的发现” 149

三、原则同格和“素朴实在论” 150

四、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 150

五、人是否用头脑思想 151

六、关于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唯我论 152

第二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二) 153

一、“自在之物”或切尔诺夫对恩格斯的驳斥 153

二、论“超越”,或巴札罗夫对恩格斯的学说的“修改” 154

三、费尔巴哈和约·狄慈根论自在之物 155

四:有没有客观真理? 156

五、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或论波格丹诺夫所发现的恩格斯的折衷主义 157

六、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 158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三) 159

一、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经验? 159

二、普列汉诺夫对“经验”概念的错误理解 160

三、自然界中的因果性和必然性 160

四、“思维经济原则”和“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161

五、空间和时间 162

六、自由和必然 163

第四章 作为经验批判主义的战友和继承者的哲学唯心主义者 164

一、从左边和从右边对康德主义的批判 165

二、“经验符号论者”尤什凯维奇怎样嘲笑“经验批判主义者”切尔诺夫 165

三、内在论者是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战友 165

四、经验批判主义往哪里发展? 165

五、波格丹诺夫的“经验一元论” 165

六、“符号论”(或象形文字论)和对赫尔姆霍茨的批判 166

七、对杜林的两种批判 166

八、约·狄慈根为什么会为反动哲学家喜欢? 166

第五章 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和哲学唯物主义 166

一、现代物理学的危机 167

二、“物质消失了” 167

三、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可想象的吗? 167

四、现代物理学的两个派别和英国唯灵论 167

五、现代物理学的两个派别和德国唯心主义 167

六、现代物理学的两个派别和法国信仰主义 167

七、俄国的“一个唯心主义物理学家” 168

八、“物理学”唯心主义的实质和意义 168

第六章 经验批判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68

一、德国经验批判主义者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漫游 168

二、波格丹诺夫怎样修正和“发展”马克思的学说 169

三、关于苏沃洛夫的“社会哲学的基础” 170

四、哲学上的党派和哲学上的无头脑者 171

五、海克尔和马赫 172

结论 173

四、问题解答 174

1.列宁为什么要批判经验批判主义?他在批判中坚持了哪些基本原则? 174

2.列宁是如何论述辩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在感觉上的对立的? 175

3.如何理解列宁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 177

4.列宁是怎样批判马赫主义主观真理论和怎样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的? 178

5.如何理解列宁提出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原理? 180

6.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 181

列宁 辩证法的要素和谈谈辩证法问题 183

一、历史背景 183

二、中心思想 184

三、内容提要 184

四、问题解答 196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96

2.如何理解“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196

3.如何理解唯心主义两个根源的关系? 197

第二编 政治经济学 201

马克思 工资、价格和利润 201

一、历史背景 201

二、中心思想 202

三、内容提要 203

1.生产和工资 203

2.生产、工资、利润 204

3.工资和货币 204

4.供给和需求 205

5.工资和价格 207

6.价值和劳动 209

7.劳动力 211

8.剩余价值的生产 213

9.劳动的价值 214

10.利润是按照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时获得的 214

11.剩余价值分解成的各个部分 215

12.利润、工资和价格间的一般关系 216

13.争取提高工资或反对降低工资的一些最重要场合 218

14.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斗争及其结果 220

四、问题解答 221

1.马克思说:“这个例子颇使我想起梅涅尼·阿格利巴用过的一个比喻。”是什么意思? 221

2.“李嘉图的伟大功绩”是指什么? 221

3.“亚当·斯密和他的那些法国老前辈”是指哪些人?他们的主要贡献和缺陷是什么? 221

马克思 资本论(节选) 223

一、历史背景 223

第一卷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第二十三章和第二十四章 225

二、(Ⅰ)中心思想 225

三、(Ⅰ)内容提要 226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226

1.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226

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227

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228

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232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234

1.原始积累的秘密 234

7.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236

第二卷 第三篇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239

二、(Ⅱ)中心思想 239

三、(Ⅱ)内容提要 240

第十八章 导言 240

Ⅰ.研究的对象 240

Ⅱ.货币资本的作用 241

第二十章 简单再生产 243

Ⅰ.问题的提出 243

Ⅱ.社会生产的两个部类 244

Ⅲ.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Ⅰ(V+m)和Ⅱc的交换 246

Ⅳ.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 247

Ⅴ.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 249

第二十一章 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251

Ⅰ.第一部类的积累 252

1.货币贮藏 252

2.追加的不变资本 253

3.追加的可变资本 254

Ⅱ.第Ⅱ部类的积累 255

Ⅲ.用公式来说明积累 255

1.第一例 256

2.第二例 258

3.积累时Ⅱc的交换 259

Ⅵ.补充说明 261

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第十章和三十七章 261

二、(Ⅱ)、中心思想 262

三、(Ⅲ)、内容提要 263

第二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263

第十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 263

第六篇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280

第三十七章 导论 280

四、问题解答 288

1.“亚·斯密、李嘉图等人甚至错误地把积累同剩余产品中整个资本化的部分由生产工人消费或转化成追加的雇佣工人混为一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错在哪里? 288

2.“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罗米修斯钉在岩石上钉得还要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89

3.“行会关于学徒和帮工的制度”具体情况和作用是什么? 289

4.“他们借以兴起的手段,同罗马的被释放奴隶成为自己保护人的主人所使用的手段同样卑鄙。”这段话应如何理解? 290

5.“中世纪的顶点——主权城市”是何意思? 291

6.“李嘉图关于生产价格在最坏条件下经营的企业决定的论述”,具体内容是什么?错在哪里? 291

7.“亚·斯密所说的‘自然价格’,李嘉图所说的‘生产价格’、‘生产费用’,重农学派所说的‘必要价格,”,应如何评价? 292

8.斯密是如何说明“用于生产其他农产品(例如:亚麻、染料植物)和经营独立畜牧业等等的资本的地租,是怎样由投在主要食物生产上的资本所提供的地租决定的”?其功绩何在? 293

9.凯里“企图把地租这种土地所有权的特有经济表现,说成和利息一样的东西。其观点为什么说是荒谬的? 293

10.“剩余产品和地租的这种混同,在达夫先生那里,有不同的表现。”达夫何许人也?其观点错在哪里? 293

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 295

一、历史背景 295

二、中心思想 298

三、内容提要 298

四、问题解答 312

1.马克思为什么写《哥达纲领批判》? 312

2.德国工人运动中的两派各是什么样的组织? 312

列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315

一、历史背景 315

二、中心思想 316

三、内容提要 317

序言 317

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 318

一、生产集中和垄断 319

二、银行和银行的新作用 321

三、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322

四、资本输出 323

五、资本家同盟分割世界 324

六、列强分割世界 325

七、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 326

八、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 328

九、对帝国主义的批评 329

十、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330

四、问题解答 331

1.如何理解“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331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进到帝国主义阶段,就使生产走到最全面的社会化,它不顾资本家的愿望和意识,可以说是把他们拖进一种从完全自由竞争过渡到完全社会化的新的社会制度”? 333

3.如何理解列宁所说的代替旧资本主义的“是新资本主义,这种新的资本主义带有某种过渡的现象的鲜明特征,某种自由竞争和垄断的混合物的鲜明特征”? 334

4.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是发展到最高阶段的商品生产”? 335

5.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英国当权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反对殖民政策,而到了19世纪末英国当权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极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336

6.如何理解“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化的无产阶级”? 337

7.为什么说“如果以为帝国主义的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呢? 338

第三编 科学社会主义 342

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343

一、历史背景 343

二、中心思想 344

三、内容提要 345

四、问题解答 358

1.社会主义是怎样从空想变成科学的? 358

2.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359

3.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有何现实意义? 361

马克思和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363

一、历史背景 363

二、中心思想 365

三、内容提要 366

七篇序言提要 366

正文提要 368

一、资产者和无产者 369

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373

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376

1.反动的社会主义 376

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378

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78

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379

四、问题解答 380

1.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380

2.《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规律的? 381

3.《共产党宣言》是怎样论述两个决裂的思想的? 382

4.《共产党宣言》对建党学说提出了哪些基本原则? 383

5.《共产党宣言》是如何分析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 384

6.《共产党宣言》的科学价值及其伟大意义是什么? 385

列宁 国家与革命 387

一、历史背景 387

二、中心思想 388

三、内容提要 389

初版序言 389

第二版序言 389

第一章阶级社会和国家 389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89

2.特殊的武装队伍、监狱等等 391

3.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392

4.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 394

第二章 国家与革命1848—1851年的经验 396

1.革命的前夜 396

2.革命的总结 398

3.1852年马克思对问题的提法 399

第三章 国家与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马克思的分析 400

1.公社社员这次尝试的英雄主义何在? 400

2.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呢? 401

3.议会制的消灭 402

4.组织民族的统一 403

5.消灭寄生物——国家 404

第四章 续前 恩格斯的补充说明 404

1.“住宅问题” 405

2.同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405

3.给倍倍尔的信 406

4.爱尔福特纲领草案批判 407

5.1891年为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所写的导言 409

6.恩格斯论民主的消除 411

第五章 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412

1.马克思如何提出问题 412

2.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413

3.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415

4.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416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被机会主义者庸俗化了 418

1.普列汉诺夫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419

2.考茨基与机会主义者的论战 419

3.考茨基与潘涅库克的论战 420

第七章1905年和1917年俄国革命的经验 421

四、问题解答 421

1.如何理解列宁所说的“半国家”?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不是半国家? 421

2.如何理解“公社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了”?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 422

3.如何理解列宁所说的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 423

列宁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425

一、历史背景 425

二、中心思想 427

三、内容提要 427

一 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俄国革命具有国际意义? 427

二 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428

三 布尔什维主义历史的几个主要阶段 430

四 布尔什维主义是在反对工人运动内部哪些敌人的斗争中成长、壮大和得到锻炼的? 432

五 德国“左派”共产党人。领袖、政党、阶级、群众间的相互关系 435

六 革命家应当不应当在反动工会里做工作? 437

七 参加不参加资产阶级议会? 440

八 不作任何妥协吗? 442

九 英国“左派”共产主义者 445

十 几点结论 447

增补 450

一 德国共产党人的分裂 451

二 德国的共产党人和独立党人 451

三 意大利屠拉梯之流 452

四 由正确的前提作出的错误结论 452

五 453

四、问题解答 453

1.如何全面理解列宁关于“无政府主义往往是对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罪过的一种惩罚。这两种畸形东西是互相补充的”论述? 453

2.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只反对个人恐怖,而不一般地反对恐怖? 454

3.如何理解列宁关于苏维埃的历史使命是充当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以及整个资产阶级民主的“掘墓人、后继人和继承人”的论述?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