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彻底解释的三角测量模型 11
一、彻底解释何以“彻底”? 11
二、三角测量:从数学到哲学 18
三、三角测量:从蒯因到戴维森 25
四、三角测量何以规避不可释性? 33
五、三角测量与哲学的整体性 36
第二章 知识的三角构架 42
一、从解释到知识 43
二、从信念到知识 45
三、知识的三种类型 49
四、第二人称知识的证成 61
五、知识的“基线”:心灵的共同体 65
第三章 主观性与第一人称权威 73
一、说话者与说“我”者——“我”之概念分析 74
二、主观知识的性质与第一人称权威 77
三、外部论与第一人称权威如何相容? 82
四、客观自我是否可能? 85
五、蝙蝠的“第一人称权威”与人类的“第四人称知识” 90
第四章 基于先验论证的三角测量 102
一、先验论证:前进还是倒退? 104
二、指向全知解释者的先验论证 109
三、指向交流的先验论证 119
四、外部世界难题:指向世界的先验论证 121
第五章 反思平衡:原理与运用 133
一、信念之关系:反思平衡的契机 135
二、胡塞尔与维特根斯坦:当代反思平衡的先声 144
三、古德曼的反思平衡:推理规则与特殊推理 148
四、罗尔斯的反思平衡:一般道德原则与特殊道德判断 151
五、对反思平衡的新近拓展与批评 155
第六章 语言交流与主观间性 167
一、四种语言观 168
二、约定、规则与交流 170
三、反对逻各斯主义语言观和公共语言观 176
四、个人习语:解释中的意义、意图与意见 185
五、隐喻、玩笑与说谎——个体主义语言观视角 194
六、主观间性:经验之维与超越之维 208
第七章 语言、思想与主观性 213
一、工具,抑或倾向性? 213
二、语言:表达抑或隐瞒思想? 220
三、语言与思想:反思平衡 224
四、意思·意义·意见·意图 230
五、三角关系:心灵、语言与实在 233
第八章 主客观的反思平衡 237
一、主观视角与客观视角 238
二、客观化 240
三、“自我的内战”与“无立场观点” 243
四、反思平衡的五重根 248
五、反思平衡与还原论不可调和?——以自然主义为例 255
结语 261
主要参考文献 267
后记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