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元时代 911
第一章 蒙古之勃兴 911
第一节 成吉思汗之家世 912
第二节 蒙古勃兴以前,四围诸国之形势 912
第三节 蒙古内部之统一 913
第四节 蒙古外部之征伐 914
第二章 元初之内乱 919
第一节 蒙古内乱之远因 920
第二节 阿里克布克之乱 921
第三节 海都之乱 锡喇勒济脱脱木儿之乱与纳延之乱 921
第三章 元初之外征 927
第一节 后高丽之臣服 927
第二节 日本之征伐 928
第三节 缅之征伐 930
第四节 占城、安南之征伐 931
第四章 元室哀乱之原因 933
第一节 历代天子之更迭与大臣之专横 933
第二节 财政之困难 937
第三节 喇嘛之暴横 939
第四节 种族上之轧轹 940
第五节 天灾之流行 942
第五章 元室之衰亡 944
第一节 群雄之蜂起 944
第二节 托克托之南征 945
第三节 群雄之角逐 946
第四节 元室诸将之内讧 948
第五节 太子阿裕锡哩达喇之专权及其对博啰特穆尔之冲突 949
第六章 元代之文化 953
第一节 制度 953
第二节 学术 958
第三节 风俗 962
第四节 宗教 963
第五节 实业 967
第三期 明时代 968
第一章 明室之勃兴 968
第一节 明室之统一 969
第二节 北元之末路 970
第三节 明初之内治 972
第四节 胡蓝之狱 973
第五节 文字狱 975
第二章 亲藩之构难 976
第一节 靖难之变 976
第二节 高煦之乱 978
第三章 明初之外征 980
第一节 朝鲜之降附 980
第二节 鞑靼之征伐 981
第三节 卫拉特之征伐 982
第四节 乌梁海、朵颜、三卫之设置 983
第五节 哈密诸卫之设置 983
第六节 贵州之开拓 983
第七节 安南之叛服 984
第八节 海外诸国之交通 987
第四章 宦官之乱政 990
第一节 宦官握权之由来 990
第二节 仁宣之治 991
第三节 王振之擅权 麓川之役 土木之变 992
第四节 英宗之复辟 曹石之乱 994
第五节 汪直之擅权 万贵妃之专宠 995
第六节 孝宗之治 996
第七节 刘瑾之擅权 武宗之荒淫 宸濠之变 997
第五章 士论之激昂 1001
第一节 明初之士风 1001
第二节 孝庄皇后合葬裕陵议 1003
第三节 大礼议 1003
第四节 严嵩之弄权 1007
第六章 外患之纷扰 1009
第一节 朵颜三卫之南侵与大宁之沦没 1009
第二节 土鲁番之东侵与哈密之沦没 1009
第三节 鞑靼之中衰与卫拉特之南寇 1010
第四节 鞑靼之复兴与河套之论没 1012
第五节 倭寇之猖獗 1014
第七章 言路之多事 1017
第一节 张居正夺情议 1018
第二节 建储议 1019
第三节 梃击案 1021
第四节 东林党之成立 1023
第五节 矿税之虐政 1024
第六节 楚宗、妖书、京察三案 1025
第七节 言官对阁臣之诋诬 1026
第八节 东林党与宣昆党及齐党、楚党、浙党之倾轧 1026
第九节 三案之争论 1029
第八章 宦官与阉党之结合及其对东林党之冲突 1032
第一节 魏忠贤之专横 东林党之末路 1033
第二节 魏忠贤之伏诛 党人之昭雪 1036
第九章 朝鲜之役 1038
第一节 有明中叶以前对日本之交涉 1039
第二节 丰臣秀吉之西侵与中日之冲突 1040
第十章 辽东之役 1042
第一节 满洲之家世 1043
第二节 满洲内部之统一 1043
第三节 辽东之陷落 1044
第四节 孙承宗、袁崇焕之守辽西 1045
第十一章 明室之衰亡 1047
第一节 流贼之蜂起 1047
第二节 后金之南侵 袁崇焕之冤死 1048
第三节 明廷剿抚之失机 流寇之大炽 1049
第四节 清太宗之南侵 卢象升之战死 1051
第五节 北京之陷 毅宗之殉国 1053
第六节 福王之绍统 马阮之弄权 1055
第七节 吴三桂之乞师 清兵之南侵 南京之陷福王之被虏 1056
第八节 浙闽之陷 唐王聿键之殉国 1057
第九节 广东之陷 唐王聿?之败没 1058
第十节 广西云、贵之陷 桂王之败没 1059
第十二章 明代之文化 1063
第一节 制度 1063
第二节 学术 1071
第三节 风俗 1077
第四节 宗教 1077
第五节 实业 1080
第四编 近世史 西力东渐时代史 1083
第一期 清室勃兴时代 1085
梁序 清代政治与学术之交互的影响 1085
序论 1115
第一节 近世史之参考书 1115
第二节 近世史之特殊局面 1117
第三节 清室兴亡之原因 1117
本论 1119
第一章 清初之外征 1119
第一节 朝鲜之征服 1119
第二节 内蒙古之征服 1120
第二章 清初之内治 1124
第一节 入关后之设施 1124
第二节 清初诸王之内治 1125
第三节 清初对汉民之高压政策 1127
第四节 鳌拜之专权与圣祖初年之高压政策 1130
第三章 三藩之乱 1133
第一节 三藩之起源 1133
第二节 撤藩议 1134
第三节 吴藩之变 1135
第四节 王辅臣之变 1136
第五节 耿藩之变 1136
第六节 尚藩之变 1137
第七节 陕甘之平定 1138
第八节 广西之平定 1138
第九节 川、湖、云、贵之平定 1139
第四章 台湾之内属 1142
第一节 台湾开辟小史 1142
第二节 郑成功小传 1143
第三节 郑氏之兴亡 1144
第四节 朱一贵之乱 1147
第五节 林爽文之乱 1148
第五章 西力东渐之?矢 1150
第一节 葡人之东渐 1150
第二节 西人之东渐 1153
第三节 荷人之东渐 1154
第四节 英人之东渐 1155
第五节 基督教之输入 1156
第六章 清初对俄之交涉 1159
第一节 清俄接触之始 1159
第二节 清俄之交际及其冲突 1160
第三节 尼布楚条约 1161
第四节 恰克图条约 1162
第五节 恰克图增订商约 1164
第七章 准噶尔之役 1166
第一节 准噶尔之起源 1166
第二节 喀尔喀之内属 准噶尔之东侵 1167
第三节 乌兰布通之战 1168
第四节 昭莫多之战 1168
第五节 噶尔丹之末路 1169
第六节 阿拉善蒙古之内属 1170
第八章 西藏之内属 1171
第一节 黄教之起源 1171
第二节 第巴桑结之挑衅 1173
第三节 策妄阿布坦之扰藏 1174
第九章 康熙时代之内治 1176
第一节 学术之提倡 1176
第二节 治河之绩与南巡北巡西巡之典 1180
第三节 大臣之植党 1182
第四节 诸王之倾轧与储位之废立 1183
第五节 康熙时代之文字狱 1184
第十章 青海之内属 1186
第一节 青海和硕特之起源 1186
第二节 罗卜藏丹津之叛 1187
第十一章 西南夷改土 归流之役 1189
第一节 西南各省土司之由来 1189
第二节 鄂尔泰改土归流议 1190
第三节 台拱之变 1192
第十二章 雍正时代之内治 1194
第一节 庶政之革新 1194
第二节 年羹尧之狱与隆科多之狱 1198
第三节 雍正时代之文字狱 1199
第四节 世宗侦察之严密 1202
第十三章 天山北路之内属 1204
第一节 雍正时代西方之用兵 1204
第二节 准噶尔之内乱 1206
第三节 伊犁之平定 1207
第四节 阿睦尔撒纳之叛 1208
第五节 乌梁海之内属 1211
第六节 土尔扈特之归化 1212
第十四章 天山南路之内属 1214
第一节 天山南北路之形势 1214
第二节 回教徒之东渐 和卓木之建国 1216
第三节 大小和卓木之变 1217
第四节 黑水营之战 1218
第五节 乌什之变 1219
第六节 张格尔之乱 1219
第七节 玉素普之乱 1220
第八节 七和卓木之乱 1221
第十五章 葱岭以西诸国之内属 1223
第十六章 缅甸之役 1230
第一节 缅衅之起源 1230
第二节 第一次缅征之役 1232
第三节 第二次征缅之役 1233
第四节 暹罗之内属 1235
第十七章 金川之役 1236
第一节 金川之形势 大小金川之起源 1236
第二节 第一次金川之役 1237
第三节 第二次金川之役 1238
第四节 金川难下之原因 1240
第十八章 安南之役 1242
第一节 安南建国小史 1242
第二节 安南之内乱 1243
第三节 孙士毅之丧师 1244
第十九章 廓尔喀之役 1246
第一节 廓尔喀之起源 1246
第二节 沙玛尔巴之挑衅 1246
第三节 福康安之出师 1247
第二十章 清室之理藩策 1249
第二十一章 乾隆时代之内治 1254
第一节 乾隆初年之宽猛相济法 1254
第二节 乾隆时代之文字狱 1256
第三节 高宗之右文 1262
第二十二章 清室衰乱之原因一 内政之腐败 1274
第一节 高宗之怠荒 1274
第二节 和坤之乱政 1282
第三节 官吏之贪黩 1285
第四节 吏治之败坏 1288
第五节 军官之豪侈 1290
第六节 财政之虚耗 1293
第七节 八旗生计之困难 1298
第八节 八旗满人之汉化 1301
第二十三章 清室衰乱之原因二 汉族之反动 1304
第一节 明末遗民文字之鼓吹与清廷对于汉族学者之压制 1304
第二节 满汉待遇之不平 1306
第三节 秘密会党之结合 1309
第四节 清初汉族之革命运动 1311
第二十四章 清室衰乱之原因三 回族之反动 1314
第一节 河西之变 1314
第二节 马明心之变 1315
第三节 石峰堡之变 1315
第二十五章 清室衰乱之原因四 苗族之反动 1317
第一节 湘、黔苗疆之形势 1317
第二节 石柳邓之乱 1318
第三节 传鼐之苗疆善后策 1320
第四节 赵金龙之乱 1321
第二十六章 白莲教匪之乱 1323
第一节 白莲教之起源 1323
第二节 湖北教匪之起事 福宁之杀降 1325
第三节 四川教匪之起事 1326
第四节 永保、景安之失机 襄贼之北窜与川楚教匪之会合 1327
第五节 襄贼之东西驰突 明亮之坚壁清野策齐王氏、姚之富之败死 1328
第六节 勒保之邀功 诸将之泄沓 罗其清、再文俦之败死 1330
第七节 庙谟之革新 勒保、永保之失机冷天禄之败死 1331
第八节 张汉潮、高均德之败死魁伦之失机嘉陵江、梓潼河之陷 马蹄冈之战 1333
第九节 甘肃之肃清 教主刘之协之伏 诛王廷诏、徐天德之败死 1335
第十节 三省之肃清 教匪之歼灭 1336
第十一节 宁陕新兵之变 1339
第二十七章 东南海疆之乱 1342
第一节 艇盗之扰 1342
第二节 蔡牵之乱 1343
第二十八章 天理教匪之乱 1347
第一节 李文成之变 1347
第二节 林清之变 1348
第三节 天理教匪之平定 1349
第二十九章 嘉、道两朝之内治 1350
第一节 仁宗之优柔 1350
第二节 宣宗之谨慎 1352
第三节 仁宗之去奢宣宗之崇俭 1353
第四节 宣宗之偏听 曹振镛之逢迎士风之丕变 穆彰阿之弄权 1355
第五节 将帅之欺罔 1357
第六节 军政之废弛 1359
第七节 军需之糜费 1360
第八节 河患之频仍 1361
第九节 官吏之奢华 帑藏之虚耗 1363
第十节 官吏之舞弊 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