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合理用药的重要因素 1
药物剂量与剂型 1
给药时间、次数和疗程 2
联合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 2
机体方面的因素 4
第二辑 合理用药的原则 8
第三辑 感染性疾病用药 9
链球菌感染 9
肺炎球菌感染 12
葡萄球菌感染 13
类丹毒 14
炭疽 16
破伤风 16
气性坏疽 18
厌氧菌感染 18
百日咳 19
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感染 21
淋球菌感染 25
革兰氏阴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 28
绿脓杆菌感染 35
伤寒、副伤寒感染 37
流感杆菌感染 39
软性下疳 43
军团杆菌病 44
腹股沟肉牙肿 45
布氏杆菌病 46
兔热病 48
鼠疫 49
霍乱 52
肺结核 54
麻风病 60
梅毒 63
钩端螺旋体病 68
回归热 69
莱姆病 71
非梅毒性螺旋体病 75
支原体感染 76
衣原体(披衣菌)感染 77
立克次体病 78
深部真菌病 81
皮肤真菌感染 82
放线菌病 84
奴卡菌病 85
疟疾 86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疾病 9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96
第四辑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100
高血压病 100
慢性心力衰竭 103
心率失常 107
风湿热 110
心绞痛 112
动脉导管未闭 114
四肢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115
雷诺病 115
静脉血栓形成 116
第五辑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 118
哮喘 118
肺炎 121
新生儿窒息 123
第六辑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124
慢性活动性肝炎 124
肝性脑病 127
十二指肠溃疡 128
伪膜性肠炎 131
复发性口疮性溃疡 131
第七辑 泌尿系统疾病用药 133
急性肾功能衰竭 133
肾源性尿崩症 136
水肿 136
特发性高尿钙症 143
第八辑 免疫系统疾病用药 144
血管炎综合征 144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147
类风湿性关节炎 147
脊柱关节病 150
强直性脊柱炎 151
贝切特病(白塞病) 151
系统性红斑狼疮 153
复发性多软骨炎 153
过敏性休克 154
第九辑 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 155
嗜铬细胞瘤 155
垂体功能低下 157
垂体性尿崩症 159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160
多毛症 161
第十辑 血液、造血系统疾病用药 162
血友病 162
缺铁性贫血 163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66
第十一辑 生殖系统疾病用药 169
更年期综合征 169
前列腺增生 170
产后出血 171
第十二辑 运动系统疾病用药 173
佝偻病和骨软化病 173
骨质疏松 174
佩吉特骨病(变形性骨炎) 176
纤维组织炎 176
第十三辑 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178
偏头痛 178
痛性抽搐 179
遗尿症 181
癫痫 182
重症肌无力 184
发作性睡眠 186
新生儿惊厥 187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多神经病 189
细菌性脑膜炎 190
结核性脑膜炎 191
脑脓肿 192
第十四辑 精神疾病用药 193
精神分裂症 193
躁狂抑郁症 195
酒精中毒戒断综合征 198
焦虑症 199
第十五辑 抗肿瘤药物 201
抗肿瘤药物分类 201
常用抗肿瘤药物 202
恶性肿瘤的预防 211
第十六辑 眼科疾病用药 213
青光眼 213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15
视网膜母细胞瘤 216
第十七辑 药物中毒及解救 218
胆碱能中毒 218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防治 225
急性中毒的治疗 225
慢性中毒的治疗 226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226
第十八辑 皮肤病用药 227
脂溢性皮炎 227
痤疮 228
白癜风 231
银屑病(牛皮癣) 235
黄褐斑 237
雀斑 239
第十九辑 西药 240
第二十辑 中成药 289